王洋 刘峰 王凤 姜亚杰
甘薯(Ipomoea betatas Lam)属旋花科甘薯属草本植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食品加工、化工、能源的原料作物。甘薯原产于美洲,引进我国已有400多年历史,因其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已成为我国当前低投入、高产出的主要粮食作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甘薯营养、保健的重视,特别是甘薯抗癌保健作用为世界所公认后,人们对甘薯的消费观念进一步增强,甘薯市场持续走强,甘薯已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作物之一。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是目前我国最北的甘薯种植区一部分,因甘薯生长期,昼夜温差大,甘薯干物质积累多,营养丰富,甘薯食味佳,甘薯的高品质已成为吉林省甘薯独有的特点,加之,甘薯的保健作用、独特的碱性食物,具有促进和保持人体血液酸碱平衡的功能,在东北几乎不用农药的生产特点,使甘薯成为吉林人餐桌上非常受欢迎的食品,在此背景下,吉林的甘薯生产效益持续上涨,农民的生产热情高涨,甘薯已成为吉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
1 吉林省甘薯栽培历史和生产方式
目前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甘薯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的70%~75%,单产达到19t/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0%。
吉林省甘薯种植,据李宝树文章,清朝末年(1900年前后)传入吉林省,首先在公主岭市的范家屯和吉林市郊区栽培。甘薯在吉林省一直是耐脊救饥作物,早期,种植面积基本没有统计,80年代统计面积在10万亩左右,2000年后,研究者对甘薯的功能不断开发,甘薯抗癌保健作用为世界所公认,甘薯不再是传统的耐脊救饥作物,而被定位为营养最均衡的食品,甘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近年来,吉林省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且品种的功能性得以考虑,特用紫薯开始推广种植。
在栽培学上,一般认为甘薯性喜高温,适于在年平均气温10℃以上,全生长期的积温至少在3000℃的地区栽培。吉林省年活动积温平均在2700~3200℃,部分地区似乎不适合甘薯栽培,但调查发现,吉林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有甘薯栽培,吉林省甘薯按我国的划分方法属于北方春薯区,一年一季,种植春薯。栽培基本模式是,温室、土炕、小温棚等方式育苗,5月中下旬定植,9月中旬收获。
2 吉林省甘薯生产特点、发展潜力
吉林省甘薯受地域和消费习惯的制约表现出明显区域生产特点,从生产时间看,有季节性的严格限制,育苗、栽植时间,收获时间相对固定,产品供应市场时间短而集中,一般在9月中旬至春节前;从用途上看,吉林省甘薯基本都用作鲜食,就鲜食本身吉林地产甘薯又主要用于蒸、煮,菜用的炸、烤产品,以及超市的紫甘薯主要来源于山东等地;从经济效益上看,吉林省甘薯单季栽培,生长季节相对较长,按照现代甘薯生产技术,甘薯基本产量在35000kg/公顷,市场价格按1.5元/kg,则产值在52500元/公顷,较同为薯类作物的马铃薯效益更为可观;从产区条件看,吉林省甘薯产区基本坐落在松辽平原上,土壤为黑沙壤土,土地肥沃,而且,新区特点明显,整个生育期基本无病虫害,基本无需打药;从储藏上看,吉林省到11月中旬就进入冬季储藏期,农民一般利用土炕或取暖的空屋进行小量的储藏,极少数的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利用暖窖、暖室进行种薯的储藏。吉林省甘薯有其独有的特点,就有其发展的潜力空间。
2.1 市场潜力
吉林省甘薯市场以鲜薯食用、菜用为主,90%是山东、辽宁甘薯,特别是炸、烤产品,以及超市的紫甘薯,以前受消费习惯和自身没有重视的制约,市场完全为外省所占有,吉林省无特用甘薯品种,随着吉林省本地甘薯的发展,靠其品质优的特点,有能力抢占自己的市场,潜力巨大。
2.2 产量提升
吉林省甘薯生产处于半原始生产状态,品种杂乱,脱毒种薯利用率极低,生产技术粗放,现代甘薯领域研究的先进技术没有得到利用,集约化生产程度低,生产的随机性强,致使吉林省甘薯产量较底,改变农业生产技术,会极大提高甘薯产量。
2.3 品种更新提升效益
吉林省甘薯都为传统鲜食型品种,炸、烤类型以及紫甘薯专用品种没有得到开发,而烤地瓜类型产量高,效益更高,特用紫薯价格高,效益好,开发不同专用品种对吉林省甘薯效益有较大提高。
2.4 生产规模
吉林省甘薯生产处于简单生产阶段,提高技术,增加效益,市场拉动,可快速加大生产规模,预计未来几年,吉林甘薯可发展到百万亩。
2.5 产品加工
甘薯加工产品众多,淀粉、粉条、薯条,花青素等产品附加值非常高,随着吉林省甘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甘薯产品加工必然会得到发展。
3 吉林省甘薯产业发展优势
吉林省甘薯生产存在很多问题,但也有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有地处东北冷凉的不利因素,却有一年一季生长期长的优势,有新区技术相对落后的缺点,却也有新区病虫害轻的好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的优势,扬长避短,发展吉林省甘薯产业。
3.1 科研生产日益得到重视
吉林省甘薯科研多年来一直是个空白点,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甘薯已由过去的杂粮作物,成为粮饲兼用、工业原料为主的经济作物,随着人们对甘薯抗癌保健功能的认识,消费量的增加,甘薯在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吉林省科技厅和长春市科技局已经将甘薯的新品种选育和甘薯的产业化发展列入了科研计划,开始予以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设立了专业甘薯研究室,该研究室主要工作是开展甘薯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同时,也开展脱毒种苗繁育、技术培训推广、产品加工示范等工作,立足吉林,面向东北,全力推动甘薯产业化发展。
3.2 甘薯的消费市场广阔
甘薯作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吉林省甘薯消费市场消费量持续增长,我国东北地区甘薯种植以辽宁、吉林为主,黑龙江仅有少部分地区种植,而进入秋季的鲜食甘薯需求和冬季大量的烤地瓜用量,使吉林甘薯市场出现大量缺口,专用型品种的缺乏使得甘薯市场供应主要依靠外调。面对吉林巨大的鲜薯消费市场,现有生产能力无疑于杯水车薪。随着甘薯加工业的发展,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也成为我省甘薯产业化发展的有利契机。
3.3 甘薯的种植效益极高
甘薯的平均产量稍高于同是块根、块茎类地下作物的马铃薯,而市场销售价近乎成倍高于已是经济作物的马铃薯,与其它大田作物比经济效益就更为突出,加之,甘薯本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东北病虫害轻或不发生,即使遇到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特别是近年推广地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适宜种植区域扩大,单产水平大幅提高,高的公顷产量可达70000千克以上。公顷纯收入可达40000~50000元,比种植其它粮食和经济作物高3~6倍,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
利用这些优势,我们要抓住契机大力发展具有吉林特色的甘薯产业。
4 大力推广吉林省甘薯栽培技术
4.1 示范、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
吉林省在改进品种的,使用脱毒种薯(苗)的基础上还比较落后,甘薯在我省是小作物,科研推广工作未被重视,近年来,我国南方产区普遍推广的脱毒种苗技术、高剪苗技术,薯蔓不翻秧技术,大垅双行技术等现代甘薯栽培技术、管理技术,在吉林省产区普及程度和认识深度上都极为有限,农户在甘薯生产中、认识上存在着许多误区。例如,施肥上由过去大量施用氮肥变为超量只施磷肥,对高剪苗技术不信任,为防止薯蔓疯长,采用了不灌水、怕消耗养分采取提蔓、翻蔓等错误作法,导致甘薯需求营养失衡,地上茎蔓生长量不足,使甘薯的高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降低了经济效益。要想把吉林省的甘薯产业做大,必须就当前我省甘薯生产技术落后问题,应积极示范推广更多的先进栽培技术。
4.2 高剪苗技术急待推广利用
我省甘薯生产中使用的甘薯种苗大部分都是经过苗床育苗后,拔苗栽植,在产量、防病以及生产率上都落后于高剪苗生产方式,因此,积极提倡改变此落后的生产技术。选用高剪苗的优点:剪苗可以减轻薯苗甘薯黑斑病、甘薯茎线虫病等病原物的携带量,薯块携带的病菌从根部缓慢向苗顶部移动,高剪苗可极大地减少带菌量;其次,剪苗比拔苗采苗量多(剪苗不破坏芽原基),拔苗造成薯皮破坏,易感染病害,引起烂床;另外,剪苗栽插后发根返苗快,新生根容易发育成块根,从而增加产量,拔苗的薯苗基部带有须根,这些根不容易形成薯块,有影响栽插入土节数,影响产量。
4.3 甘薯不翻蔓生产技术
吉林省甘薯生产传统观念认为,薯蔓节间处接触地面产生的细根消耗养分,造成减产,传统上通过翻蔓切断这种根系,让叶片朝下,架空茎部,不使其接触地面。多处试验表明,翻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原因是:翻蔓打乱了均衡的茎叶分布,藤蔓反转后有一周时间,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翻蔓时扯断茎蔓,造成减产;甘薯育种单位在不翻蔓条件下育种,新品种适应自然生长状态,不需要费力、废时进行翻蔓,不翻蔓对产量没有影响,应推广此项先进技术。
5 结束语
吉林省甘薯品质独特,但甘薯生产技术落后,空白点多,发展潜力大,需做的工作多,经过努力可成为吉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
参考文献
[1] 李宝树,齐心.寒地甘薯栽培讲座(1).吉林蔬菜,2005(1).
[2] 杨志刚.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志[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76-384.
[3] 邱瑞镰.我国甘薯综合加工利用及其前景[J].中国甘薯,1988(2):75-79.
[4] 刘庆昌.甘薯在我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导报,2004(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