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2015-04-29 14:07赵建丽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3期
关键词:活动孩子学生

赵建丽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它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的束缚,适应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学习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能力和态度”。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展示这种特殊的课程形态,做到“活”有目标,“动”有所得呢?我认为应该抓住以下几点进行有效切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一、选题生活化,营造“快乐大本营”

对于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教师既不要主观的内容,硬性地“教”活动,也不要推卸指导的责任,任由学生海阔天空地去“学”活动,应该倡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内容,进而主动地实践内容”。在亲历亲为中真正感受到实践的魅力,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1. 走进生活实际。综合实践活动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选题要走进日常生活,让教育与生活“零距离”。如,“我爱劳动”这一主题就源于开学初的那次大扫除,看着被学生擦得像京剧花脸似的地面,我组织了一轮难度较大的“擦玻璃比赛”。看着越擦越脏的玻璃,孩子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劳动能力,然后,我给孩子们一周的时间,让他们边实践边琢磨,怎样才能把玻璃又快速又安全地擦干净。第二次的擦玻璃异彩份呈,孩子们的工具五花八门,有的用玻璃刷,有的用一擦净,连最基本的抹布被分给几道程序,“各负其责”。擦玻璃的方法更是各有千秋,有白酒去污法,有洗涤灵去污法……甚至还有茶叶去污法,孩子们看着亮闪闪的玻璃,别提多高兴了。本次活动内容的开展使孩子们正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真实经验。既培养了实践能力,又在历练中体味了劳动的乐趣。

2. 捕捉生活素材。综合实践活动要面向孩子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孩子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要敏锐地捕捉“具有生成性的素材”,为孩子们营造实践空间。我任课的班级有一名品兼优的孩子,忽然在极短的时间里变得性格怪僻,甚至不想上学。我在做了细致的调查后了解到,孩子的父母离异了,我就及时调整了实践计划,开展了“心贴心”活动,同学们自发地组织了许多小分队,家庭住址较近的孩子们组成“形影不离”小组,主动与该生一起上、下学,一起写作业,关系亲密的孩子们组成“快乐你我他”小组,利用课间和该生说悄悄话,做喜欢的游戏,秘密庆祝生日,有些孩子还“搬动”家长去做该生父母的和解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该生重新融入了班集体中,恢复了往日自信。其他同学也再一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更加亲近同学热爱班级。

3. 再现生活情境。通过精心设制的场景,将活动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生活化。孩子们对“吃”可谓津津乐道,可对做吃的却无人问津。我倡议孩子们做“金牌小厨师”,引导他们自由组合成八个小组,自己选择菜谱,自行分配任务,组内安排练习时间,然后在同一时间里,将饮具、配料等拿到班级,在万众注目之下亲自演练,孩子们切菜、倒油、炒菜、装盘,忙而不乱,合作默契,然后互相品评,根据色、香、味,营养价值等几方面选出最佳小厨师。如此,再现了自己下厨房的情景,孩子们倍感亲切,活动自然妙不可言。实践结束,许多学生都将活动内容习作的形式呈现了出来,有的写活动过程,有的写活动中的典型人物,有的写自己成为“最佳小厨师”的经过,有的写某一菜式的做法,还有的写内心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真挚热爱。

二、活动个性化,展现“非常6+1”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遵循“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亲身经历“丑小鸭”走星光大道蜕变成“白天鹅”的过程,实现自己的梦想。

1. 活动方式个性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开展活动,做“平等中的首席”。在进行社会实践性课题“白城的发展”时,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孩子们有的自己收集了一家几辈人具有代表性一组照片,通过摄影手段的进步,以及照片上人物、背景等的变化,展示白城的新面貌。有的几个人合成一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城乡居民的住房情况、就业情况、投保情况等,有的多个人汇成一大组,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白城在政治、经济、城市建设等方面的资料。然后全班同学集中在一起,交流自己的实践收获,汇报自己的心得体会,共享研究成果,从而真正走出“象牙塔”,了解社会以,认识社会,为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设计思路个性化。我们在进行每项综合实践之前都要有周密的设计,这个经过推敲的活动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活动中的人是几十个生动的个体。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会在孩子们的头脑里不断地生成,因而,我们要重视这种生成性,使其发展得具有实效性。我结合语文学科的能力培养设计了一个课题“校园里的菜篮子”,最初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种植的各种蔬菜的生长情况,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已不满足于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开始“另擗蹊径”有的开始研究“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有的开始琢磨“如何防治蔬菜病虫害”,有的亲自动手栽种蔬菜……显然,把这些孩子的个性取向加以纠正百弊而无一利的,于是我围绕他们的兴趣点,组织孩子们重新设计新课题,拟定实践计划。

3. 教学评价个性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更具个性化。我们采取的基本方法有作品展、竞赛、表演,多向互评等。另外,活动进行中的即时性评价对孩子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如,“你的方法巧妙了!”“你的汇报太精彩了,我投你一票!”“继续实践,给大家一个惊喜。”等。

三、拓展提升,实现“走向未来”

活动之后,可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实践、探索,延伸活动内容,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发展。

1. 研究性学习领域。“研究”是一种学习手段,可以为未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调查液化汽“涨价”的原因后,我倡导学生对使用液化汽和电哪个更便宜进行研究,因为三年级的孩子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最后证明用电便宜,虽然这个结果从表面上看无足轻重,但孩子们亲历亲为的研究过程,却是纸上谈兵式的数字计算无法比拟的。

2. 信息技术领域。在一次信息资料展示性的活动之后,我倡导学生重视信息,确立“信息就是金钱,信息就是发展,信息就是生存”的思想。让他们随时随地掌握新的信息,所以,我班“贴吧”上的信息总是满满的,小到“白菜7分钱一斤”、“一个鸭蛋两层皮”,大到“国家大事新进展”。应有尽有。

3. 操作性领域。我常常鼓励学生把在实践活动掌握的与人交流的技巧应用到社会生活中,一年来,我们的孩子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涌起出一批“最受欢迎的小顾客”、“有礼貌的小公民”甚至是“砍价大王”。

总之,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开发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必然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在“快乐大本营”式的活动中展示个性,成为“非常6+1”星光大道上耀眼的明星,带着“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活动孩子学生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赶不走的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