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呈现

2015-04-29 14:07徐思思陈薇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3期
关键词:图画书蚂蚁绘本

徐思思 陈薇

小学图画书教学如何才能区别于幼儿园图画书教学?美国《两只坏蚂蚁》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两方面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引言

近年来,图画书教学不仅纷纷走进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课堂,而且延伸到中高年级的课堂,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小学图画书教学目前大致存在两种教学模式,一是不少一线教师的“教内容”的教学模式,其过程多为教师一页页地引导学生走进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共同欣赏图画书内容、理解故事传达出的情感;①二是一些优秀教师对图画书文本的解读相对深入,呈现出“教方法”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重在教学生阅读图画书的方法,比如根据细节和色彩的变化、暗示伏笔、前后的关联等来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体会主人公心情的变化等。②应当承认,“教方法”的模式优于“教内容”的模式,其指导思想是将图画书作为例子,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图画书乃至其它图文并茂文本的阅读方法。观察这些异彩纷呈的图画书教学课堂,不由让人产生一丝疑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③即汉语书面语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作为教材用于教学的图画书,其特征之一就是图画远远多于文字,理解图画书内容的途径、图画书阅读的方法,与理解纯文字文本的方法、途径会有迥异之处,那么,图画书是否可以进入小学语文课堂?进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图画书应该教什么才能符合《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图画书教学应如何进行才能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国际阅读协会(美国)官网上的图画书《两只坏蚂蚁》教学设计④,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图画书有什么

“图画书”一词来自英文picture books的直译,日本译为“绘本”。图画书以学龄前后(3~8岁)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以适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文学故事为主要内容,以图画与文字的巧妙配合为表现形式。说得抽象一点,图画书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⑤

1. 图文合一的形式特质。图画书中的画面包括画种的选择、色彩的调配、形状的呈现、人物的造型以及构图与布局、光源与阴影、空间与透视效果、版式和装帧等,⑥篇幅较大,便于儿童眼睛读图,突出强调画面整体的连贯性和叙述性。图画书通常在32~40页之内,这几十页画面要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映像,共同把一个故事讲清楚。而将这一幅幅画面连贯起来的技巧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每一页都会出现的某个图景、某个动作、某个情节、某种悬念等,都是为了吸引孩子一页一页翻阅下去,所以一本好的图画书,孩子即使不识字,仅是靠“读”画面,应该也可以读懂故事大意。⑦

图画书的文字大多短小浅显,有自然的节奏和韵律,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是适合大人大声朗读的、适合孩子耳朵听“读”的文字;不少图画书的文字在排列上也呈现出“图形化”,比如根据情节的需要,文字变得粗重、黑大、扭曲,或者凸显某几个词语,或者打破直线型排列的常规,⑧或者在字、词、句之间留有明显的断续、空白和间距等等,读者需要依靠图的配合,才可以完成对故事的理解,⑨这时文字不再仅仅是一行行字符,同时也颇具画面感,成为适合视“读”的文字。

2. 文学作品的内在共性。目前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图画书,多是图画故事书(Picture Story Books),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图画书也是由叙事文学的基本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共同构成故事的内容,以反映儿童的生活现实或心理现实,艺术地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对生活、自然、社会进行认知和学习。

优秀的图画书图文合一地运用了多种文学技巧来展现人物、环境和情节,比如叙述角度的变化、时间线索和空间环境的转换、情节发展的节奏张弛有致、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用隐喻与留白等手法暗示主题等等,⑩都充分展现出图画书与一般叙事文学作品的相融相通。

3. 教学价值。图画书的图文以各自的表意功能互相补充、交互作用,使其成为“图文合一”复合文本。因此,图画书的阅读不仅要看“图”,还要听“文”,“文”与“图”的有机结合就会产生“意”。当“言、象、意”三者发生关联时,就是儿童认识世界、学习语言的起点,{11}这就是图画书在幼儿早期阅读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图画书综合运用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深刻的思想内涵,像一般的文学作品一样,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图画书尤其秉承了自安徒生以来儿童文学的一贯传统:“当我在为孩子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得他们的父亲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一点东西,让他们想想(安徒生语)。”因而图画书的读者群体不再局限于幼儿,儿童、青少年以至成年人,都喜爱阅读图画书,都能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图画书从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课堂延伸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三、图画书教什么

经过语文教学界多年的讨论,“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但用教材“教什么”,不少语文教师却还缺少清晰的认识。“教什么”不仅决定了小学图画书的教学取向,而且是将小学图画书教学与幼儿园图画书教学区别开来的关键所在。“教什么”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受到语文课程要求和“这一个”文本特点的双重制约。

《两只坏蚂蚁》的教学设计者确定此书的授课年级是3~5年级,确定此书的教学目标:一是通过阅读,确认绘本中的视角,思考蚂蚁是如何看世界的;二是在绘本中找到例子来证明自己理解了视角的概念;三是运用自己学到的视角的知识,从主要人物的视角写或说一个故事。

1. 根据文本特点确定教学内容。从教学目标可以看出,设计者选择“视角”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两只坏蚂蚁》整个故事都是从蚂蚁的角度来看平常的生活场景的。一开头,就用一句话将我们带入了蚂蚁的世界:“消息在蚂蚁王国的坑道里传得很快。一只侦查蚁带着了不起的新发现回来,是一颗美丽耀眼的水晶。”随后,读者跟随蚂蚁小分队走过的路线,一直进入人类眼中平凡的厨房,去寻找好吃的水晶——白砂糖。其中两只馋嘴的小蚂蚁,因为贪吃留在了厨房中,经历了好多危险的情况,不过最终化险为夷,两只坏蚂蚁乖乖地回到了蚂蚁的世界中去了。同时画面还有俯视、平视到仰视等各种角度的灵活转换,能够非常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视角及视角变化带来的结果:仰视使草丛变成了森林,墙壁仿佛是高耸的山;俯瞰凸显出蚂蚁的渺小,他们正在人间经历不可知的命运;平视则使读者站在和蚂蚁同样的高度,进入故事空间,进入蚂蚁眼中的人类世界。{12}很显然,这本图画书最大的特点是从蚂蚁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的,如果学生不能将自己的阅读视角转换到书中的叙述视角上,就无法理解书中所描绘的诸如“水晶”、“褐色的湖水”、“瀑布”等事物不过是厨房里的常见物品:白砂糖、咖啡、水管里流出的水流,进而也不能读懂故事。可见视角不仅是学生理解此书的重点,也是理解此书的难点,由此产生了目标。从教学层面上看,图画书显然比文字文本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关于视角的知识。

2. 根据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者将文本当作了教学“视角”这一语文知识的“教具”。视角是指记叙性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是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而确定的。{13}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叙述视角及其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这也是他们必备的语用能力之一。“生活中最大的挑战是,人们要接受多种解说,几乎没有一个标准的方式去看世界。文学介绍了许多人物,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因而在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坚持下来。书籍也能改变读者对已知事物的一些观点,帮助读者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去看熟悉的事物,以扩充他们的知识。”{14}正是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设计者设计了目标,在抓住图画书特点基础上,跳出了为阅读而阅读的窠臼,将图画书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例子”,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图画书的教学价值。

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远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案例的设计者根据国际阅读协会(IRA)的《英语语言艺术国家课程标准》中“学生在和不同的听众交流、有着不同的目的时,他们能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一系列的策略来调整他们的写作过程以及写作语言”{15}的要求,确定了目标,引导学生将视角的知识从阅读层面迁移到写作层面,不但训练学生变换观察和思考的角度,而且训练学生变换表达的角度。

3. 启示。《两只坏蚂蚁》的推荐阅读人群年龄是3~8岁,对于3~5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绘本的内容并不难,若简单地将教学目标设为“欣赏绘本中的图画及细嚼文字,提升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寻找线索,理解故事内容”,{16}则依然停留在幼儿园图画书教学目标的层面。对于3~5年级的语文课来说,缺少《新课标》要求的语言文字知识及其运用的训练。美国教师在其课标要求的框架下,挖掘文本中蕴含的语文知识或语用训练点,从认知—理解—运用三个维度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无疑是图画书进入小学课堂的正确选择。无论是教内容理解及阅读兴趣,还是教语文知识及其运用,应当成为小学图画书教学与幼儿园图画书教学的分水岭。

四、图画书怎么教

恰当而准确的教学目标,需要相适应的教学设计来呈现。《两只坏蚂蚁》的教学过程,即是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

1. 阅读——提供知识学习的情境。第一课时包括四个教学步骤:(1)出示同一物体的两张照片,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一张照片是取自较近的角度,而另一张照片是取自较远的角度,由于观察的视角不同,因而拍出来的照片看起来不一样。由此向他们解释视角是指看待事物或事情的角度。(2)向学生朗读这个关于蚂蚁的故事,问学生以下问题:“对蚂蚁来说,物体看起来大还是小?你的鞋子像什么?你的教室像什么?”以区分蚂蚁的视角和人的视角。(3)分小组发给学生“视角表格”,让他们讨论分析蚂蚁看到的和人看到的事物,在绘本的图片和文字中找到更多的证据表明这个情景是从蚂蚁的角度来写的,并在表格中记下他们的发现。比如在“人的视角”一栏中学生会写下“草地”,而在“蚂蚁的视角”一栏中,他们会写下“森林”。(4)重读课文后提问学生,相比于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他们的理解是否更深入了;如果是,问他们,他们对哪一个视角理解得更深刻。

教师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从学生易感知的例子出发,让学生对视角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先用三个问题让学生对文本建立先验的认知;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填写“视角表格”,完成对文本的理解以及证明自己理解了视角的含义——不同的观察角度,所看到的事物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最后再让学生利用视角的知识重读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过程表明,教师不是在讲知识,而是提供知识学习的情境,搭建通向未知的支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构建新知。这样的课堂里,文本就是学习知识的情境与支架,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工具,阅读文本目的不仅在于理解文本内容,更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视角的含义,并通过填表格的练习来检验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检验了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写作——知识的能力转化。在第一课时里,绘本这个“教具”已经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视角的作用,在头脑中建构起关于视角的知识。第二课时就进入了知识运用的层面,包括三个教学步骤:(1)采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写出蚂蚁和人可能看法不同的物体,在黑板或表格上写下学生的想法。(2)帮助学生利用在头脑风暴中想到的东西,用上能反映出是蚂蚁在看待这个物体的词语,比如说,鞋子太高了,太滑了,像山一样等,来写下自己创作的关于蚂蚁的经历,以此来证明他们理解了蚂蚁的视角。(3)让学生给自己的故事配上插图,在全班展示自己创作的蚂蚁眼中的世界。

如果说第一课时里,在学生构建新知时,教师的隐形主导作用无处不在的话,那么,第二课时里,教师就让学生在能力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头脑风暴法激发了他们创作自己的蚂蚁故事的兴趣;同时教师记下他们的想法,在第一课时视角表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延伸积累创作时可以用到的词语,为学生一步步搭好从想法到故事、从词语到文章的台阶,让学生能够自然地从蚂蚁的视角出发去观察世界,去表现蚂蚁眼中的世界;考虑到这种转换视角的表达,对学生来说也许不是一次课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再让学生给自己的创作配上插图来辅助表达,教学过程的完结最后又落脚于图画书的特质上。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没有拘泥于对文本内容的续写、补白、改写等写作形式,而是要求学生从蚂蚁的视角创作新的蚂蚁故事,既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同时用视角“这只无形的手”引导着学生想象和写作的方向,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形成。

3. 启示。从整体上看,本设计学习知识—内化知识—形成能力的教学链条非常清晰,在学生从读到写的每一步中,教师都提供学习情境,搭好攀升台阶,从而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与中国《新课标》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要求是一致的。若是一页一页地带学生读绘本的内容,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去推测看到的图形是什么物体,通过体验去续写情节的进展,通过想象去猜测故事的结局,{17}虽然也可以在达到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但与幼儿园图画书的教学方式就没有太大差异了。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让学生内化其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并进而形成语用能力,应当成为小学图画书教学与幼儿园图画书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的实质性区别。

五、结语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内容应该是怎样阅读、怎样写作的方法,而选文主要是历练方法的凭借,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18}与叶老的“例子”不谋而合的是,美国老师在教学《两只坏蚂蚁》时,没有停留在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上,没有局限于对图画书阅读方法的探究上,而是基于对图画书精准的解读,以图画书为例,将图画书教学提升到语言文字知识学习和运用的层面上,使图画书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补充和拓展,成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形象“教具”。

美国《两只坏蚂蚁》教学设计在国际阅读协会官网上保持在优秀设计前五名的位置,受到众多教师的欢迎。如果我们的图画书教学能够跳出“教教材”的框架和“教内容”的模式,超越“教方法”的局限,走进“教语用”的境界,那么,图画书教学就会以区别于幼儿园图画书教学的崭新姿态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而且必将且行且远、且远且光明。

注释:

①张岚.绘本教学模式的比较和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1):83-84.

②谈永康.语文课程开发艺术——窦桂梅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绘本教学有感[J].小学教学设计,2012(1):21-22.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④Sharon,Morris,San Angeol,Texas. Teaching Point of View With Two Bad Ants [EB/OL]. http//www.readwritethink.org/classroom-resources/lesson-plans/teaching-point-view-with-789.html.tab=4#tabs .(下转 44页)(上接 125页)

⑤⑦⑧{10}彭懿.怎样阅读一本图画书[J].语文教学通讯, 2008(12/C):27-32.

⑥{9}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0-42.

{11}余耀.图画书阅读:并不那么简单[J].小学语文教学, 2008(5):16-18.

{12}[美]克里斯·范奥尔伯格文/图,宋珮译.两只坏蚂蚁·导读手册[Z].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5).

{1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249.

{14}Giorgis C,Johnson NJ.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e Reading Teacher,2002(5):486-494. 转引自Sharon,Morris,San Angeol,Texas. Teaching Point of View With Two Bad Ants [EB/OL]. http://www.readwritethink.org/classroom-resources/lesson-plans/teaching-point-view-with-789.html?tab=4#tabs.

{15}国际阅读协会(IRA).英语语言艺术国家课程标准[Z].引自Sharon,Morris,San Angeol,Texas. Teaching Point of View With Two Bad Ants [EB/OL]. http://www.readwritethink.org/classroom-resources/lesson-plans/ teaching-point-view-with-789.html.ab=4#tabs.

{17}{16}吴凯恩.《两只坏蚂蚁》教学设计[Z].十二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观摩课,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xyh/hd/30_1_2/ztjz/20.

{18}叶至善等.叶圣陶集第十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63-64.

猜你喜欢
图画书蚂蚁绘本
第一本图画书
图画书
绘本
绘本
绘本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花是一本图画书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