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层
李克强主持国务院专题讲座讨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等问题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专题讲座,讨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与3D打印等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讲座前,李克强等国务院领导同志观看了3D打印技术应用成果展示。李克强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孕育兴起,各国纷纷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发达国家加紧实施“再工业化”,我国产业转型、提质增效迫在眉睫。当前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稳增长,也必须在着力扩大需求的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改善供给,释放新的发展动能。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必须抓住机遇,以向智能制造转型为关键,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依托,走在升级发展前列。刘延东、汪洋、马凯、杨晶、常万全、杨洁篪、郭声琨、王勇和国务院各部门、中央企业、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专题讲座。
部 委
教育部出台《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
8月28日,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明确自2015年秋季学期起,用3年时间,在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管理制度标准建设、管理队伍能力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等有机衔接和互为贯通的六大行动,加快实现职业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行动计划》明确,要建立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国家中职示范(重点)学校自2016年起、其他中职学校自2017年起,每年发布质量年度报告。“职业院校管理大数据”是《行动计划》的一个亮点,也是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重要举措。《行动计划》指出,教育部将组织专业力量设计面向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行业企业人员等的问卷,开展大样本网络调查,形成全国职业院校管理状态“大数据”及分析报告,为学校诊断、改进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宏观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人社部在京召开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总结会
9月1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总结会暨第2届中国青年技能夏令营开营仪式,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出席并讲话。会上,人社部向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及技术专家团队颁发了奖金,向为参赛作出贡献的单位颁发了荣誉牌匾。对金牌、银牌、铜牌获得者,每人奖励20万元、12万元、8万元,优胜奖获得者每人奖励3万元。对获得金、银、铜牌以及优胜奖的技术团队,分别奖励20万元、12万元、8万元和3万元。尹蔚民指出,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引领和代表着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我国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后,这是第三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也是参赛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取得成绩最好的一次。
职业院校两名教师当选2015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日前,在教育部会同有关中央新闻媒体开展的第六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中,王培坚、王其平两位职业院校教师当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教师王培坚长年致力于探索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坚持课堂理论、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结合,专业技能教学与校企合作、校内教学与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结合,所教的学生在历年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比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王培坚曾获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山东省枣庄职业学院教师王其平在钳工领域勤学苦练,以身示教,用高尚的师德和过硬的技能培育影响着一批批青年学子。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自身求学发展经历鼓舞学生,让学生对专业学习充满热情。他总结出“三检六勤”教学法,在教学中将理论、制作工艺、技巧、经验融为一体,指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生产实习。他所担任教学班的学生成绩优异,在历年的职业资格鉴定中合格率达100%,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等荣誉。
2015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召开
9月18日,由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在广西开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出席。活动以“合作培养人才,助推‘一带一路”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扩大和深化同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目前广西已有5个东盟人才培训中心,并设立了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双向留学生达到1.2万人,东盟在华留学生1/5在广西就读。通过联展暨论坛平台,广西与东盟各国近200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教育部公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9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1006.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全国中职招生628.85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44.12%,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基本持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1327所,招生337.98万人,占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总数的46.9%,比2013年增长5.8%,是“十二五”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报告》指出,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不仅生师比更加合理,专任教师学历层次继续提高,而且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建设进展明显。《报告》指出,目前全国已有大部分省份制定了中职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多数省份制定了高职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并明确要求2017年达到每年生均1.2万元;一些省份同时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
教育部举办全国涉农职业院校干部培训班
9月14日,教育部在黑龙江哈尔滨举办全国涉农职业院校干部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涉农职业院校干部近300人参加了为期5天的培训。培训通过教育部专题部署、各地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围绕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重点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方针、政策;关注我国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大推进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统筹力度,推动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交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工作;部署首批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验收工作。
机 构
中华职业教育社召开《职教法》修订专家座谈会
9月12-13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召开《职教法》修订专家座谈会。教育部职教司原司长、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顾问杨金土,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顾问张力,人社部培训中心原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春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教部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委员邢晖,首都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孙善学,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申素平,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刘林,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田秀萍,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段福生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杨农主持。与会专家从法律语言规范、修改参照的法律法规、突出职业教育教育类型定位、在职业教育管理上进行调整、完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待遇保障、针对新生事物补充有关规定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与英国培生教育集团就教育合作与交流进行会谈
9月16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郑树山会长在北京会见英国培生教育集团大中华区董事萧洁云,双方就教育合作与交流进行了会谈。英国培生教育集团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国际项目合作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做了大量工作,为在教育培训与服务领域的合作奠定了一定基础。郑树山希望双方扎实工作,做到落地生根,做出实效。做好一个或两个项目,双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更广泛合作。萧洁云表示,培生集团非常重视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的合作,培生集团将集中做好成人教育领域的教育服务工作,她相信双方的合作一定会取得成功。
全国服装行业职教与产教对话活动在青岛举办
8月20日,2015年全国服装行业职业教育与产教对话活动在青岛市城阳区职教中心举行,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的400余名专家参加会议。青岛、天津、深圳、重庆4个城市的6所院校和企业代表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主持对话活动,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铨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活动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专家解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二是企业、院校、行业代表做主题发言;三是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典型案例进行交流;四是企业、院校、行业代表现场对话洽谈。青岛红领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伊思佳服饰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5所院校代表进行了教产对话互动。
中国电子学会举办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
日前,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五届“赛佰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据大赛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赛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在读学生的一项团体性创意实践活动,涉及电子、信息、通信和计算机等多门学科及领域,旨在推动我国物联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带动物联网系统学科课程体系、内容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科技实践精神。为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物联网相关专业建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截至2014年已有近500所普通高校和20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或在其他专业下增设了物联网方向。
国 际
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发布《仁川宣言》
5月19-2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国难民署6家机构协办的 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在韩国仁川举办。论坛以“通过教育改变人生”为主题,通过了为今后15年全球教育确立新目标的《仁川宣言》。《宣言》总结了2000 年以来“全民教育目标”和与教育相关的“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所取得的进展和依然存在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30年教育发展的新愿景,共商 2030年教育议程和行动框架,以及未来的工作重点和达成目标所需的策略。宣言特别强调,要致力于在所有情况下和各教育层次中提供高质量的全民终身学习机会,这包括公平的和更多的获得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与研究的机会,同时保持对质量的充分重视。此外,提供灵活的学习途径,识别、评估并认证通过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获得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要进一步致力于确保所有青年和成年人,尤其是女童和妇女,都能拥有基本的识字和计算能力以及相关生活技能,有接受成人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还致力于加强科技创新,信息通信技术必须在巩固教育系统、传播知识、获取信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方面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英国发布《学徒制:发展未来繁荣需要的技能》报告
日前,英国教育、儿童服务和技能办公室发布题为《学徒制:发展未来繁荣需要的技能》报告。报告提出,多年来学徒制为员工提供了能够胜任高需求职业所需的实践操作经验。自2010年以来,政府对于学徒制拨款的增加极大促进了学徒制的发展,使全英国的学徒增加了200余万人,然而,所增加的学徒主要集中在服务、零售、行政管理和护理行业而非技能短缺领域,而且很多学徒的培训质量不高,不能满足雇主的技能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如下建议:通过高质量的培训提升学徒的技能和长期就业前景,大力培养技能短缺行业的学徒,使中小型企业充分参与学徒制的规划和实施。此外,继续教育机构还应为所有的学生及家长提供充分的生涯指导,为16~18岁学生提供相关的转换课程,等等。
欧盟强调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创新
日前,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发布题为“创新与培训:变化中合作伙伴”的总结报告。报告提出,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对社会的创新作出贡献,并使培训变得更具创新性。具体来说,教育与培训要鼓励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创造和创新。报告强调,虽然很多创新指标没有把职业教育与培训考虑在内,但在欧盟范围内,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对于创新的作用日益增强。根据欧盟的数据,2013年,欧盟范围内2200万高中阶段教育学习者中,大约49%的学习者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学习,因此,发展这些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收益,而且职业教育中的工作场所学习对于创新的绩效也有积极影响。此外,职业教育与培训还有利于支持社会创新。基于这一点,欧盟把创新作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原则,并强调要通过各种形式、在所有层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中鼓励创新,这包括使用新的学习方法、新的科学技术和拨款机制等,加强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合作,特别要促进工作本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