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
摘要:审视当下的劳动与技术教学,“伪探究”的现象仍有不少,热闹纷呈的活动背后是学生“真探究”的缺失。借鉴《论语》思想,用“不知为不知”的态度,通过“学而时习之”的方法,可以提高劳动与技术课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孩子的技术旨趣。
关键词:真探究;技术旨趣;小学劳技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A-0076-04
哈贝马斯认为,人类的旨趣包括认知旨趣、技术旨趣和解放旨趣,“经验和分析”是培养技能旨趣的主要手段。他还提出了“双实”的方法,用“真实性”和“事实性”去提高行为的合理性。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某些“假探究”的现象,罔顾教学真实,忽略学生事实,导致学生学习的表里不一,流于形式。
一、循因:从技术旨趣培养的错位中发现根本
是什么造就了《劳动与技术》教学的错位?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唯书是学”——脖子上的圈子
事例1:《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小金工”项目《折叠式衣架》一课,按照教材和配套录像中衣架挂钩的方法做成的挂钩,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挂钩结构不稳,不够牢固。教材中指导制作的衣架是有实用性的,如果将有明显缺陷的衣架运用到生活中明显并不适合,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教学者忽视。
辨析: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本是一种权威。无论是教者还是学者,多数人都缺乏挑战已经被圈定的所谓权威的勇气,所谓的“教不离书”。劳技技术的制作是科学严谨的,与生活接轨的劳动教学更多的要考虑以实用为原则。小小的缺口似乎并不影响制作的美观,但却导致了这一件劳动作品在实际运用中不够牢固,缺乏稳定性,而这一点也正是这一课教学需要进一步重点探究的。孟子强调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迷信书本,要善于思考,这是超越时代的思想,在当今的探究领域,更要有质疑精神。
“唯师是从”——阳光下的影子
事例2:“可爱的纸篓”是《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纸工”中的一项,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压一挑一”的方法教学,示范第一次编织时将黄色纸条挑起,压住绿色纸条,在学生制作环节中,多数学生习惯性地拷贝教师演示的步骤机械地去做。
辨析:长久以来,在学生心目中,教师这一称谓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权威。教师说什么,学生往往就跟着做什么。大多数学习者都有一定的依赖心理,缺乏主动探究认知的内驱力。“行成于思,毁于随”。上述课例,如果在教学活动中,第一次编织时挑起绿色纸条再压,同样是成功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操作之前引导学生对“压一挑一”这一方法进一步分析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压一挑一”这一概念包含的是“先压后挑”和“先挑后压”两种方式,从而转变学生固有思维,达到变通。
“唯材是用”——常规药的方子
事例3:《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技术初步”中《笔筒》一课,运用配套材料袋中的纸压板进行切割,学生普遍遇到切割边缘材料松散,出现毛边,不够光滑、硬实;用配套胶水粘贴时胶水黏性不够,制作完成率和成品率都不高。
辨析:教学材料是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重要载体。劳动与技术教学材料质量的优劣,对培养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劳动习惯、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怎么办?坚持用配套教材显然不合适,此时,适时的对不同材料的比较与探究使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如使用木片,事实上恰好是在五年级《学生锯》制作之后掌握“切割”、打磨木片的教学延伸。
由此可见,“真实”的缺失是造成“伪探究”的罪魁祸首。只有把握学生的真实的心理和物理环境,才能找到“真探究”的根本。
二、内省:改变师生的“真实”的认知态度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它从原有经验出发,在低水平支撑下建立,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步骤逐步建构其自身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并在认识过程中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心智。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课程标准才强调劳技探究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一)何为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者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者自主构建答案、意义、理解、信息的活动或过程。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安排探究式学习、把握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和探究的方向以及何时介入。“学生应以已有知识经验为起点,主动构建起自己的知识大厦。”[1]例如:拼图是学生非常喜欢、也是从小熟悉的游戏。三年级《十五巧板》,在完成剪贴之后,重点落实在探究拼什么这一环节,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构建经验,设计不同主题的拼图,如机器人、动物、交通工具等。学生在拼图中会逐步感受到学会制作十五巧板之后带来的无限乐趣。
(二)怎样用好教材
课程纲要倡导:在小学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并且可以结合地方性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开发有特色的地方教材和适合实际教学的校本教材,教材中选用材料的功能性与技术的延展性需要有延续的深度。
例如:家政种植一项,将《水仙的栽培》引入到六年级上学期,符合气候特点,便于各地区的各学校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学习,从探索学习球茎的雕刻方法到学习有土栽培或者无土栽培,从进行日常的观察养护到深入探究养护的方法,劳动技能兴趣得到不断的发酵。
(三)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达到什么程度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特征就是“动手做”,也就是操作性学习。我们在操作中不仅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还要思考“如何做好”等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学会思考,体验动手与动脑的乐趣,享受其成果,使其成为学习的动力,感受劳动技术教育的价值。如:四年级上册的家政项目之一“钉纽扣”,首先要穿针引线打结,然后进行缝制。学生应重点学会在两个扣眼上进行“一”字型的基本钉扣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有四个扣眼的纽扣怎样缝制更牢固,由讨论得出“二”字型、“口”字型、“十”字交叉型等缝制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分层尝试动手缝制,比较哪些方法更加牢固。由简单到复杂的指导教学适用于技能较高的内容,成功的体验增加了挑战的乐趣。
由此可见,只有改变师生的教学态度,紧扣《劳动和技术》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才能形成“真实”的教学认识观。
三、践行:根据孩子的“事实”落实教学
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有效探究?孔子认为,做学问应该是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通过切实可行的“事实”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应基于学生学习发展需求去创造性使用教材,开掘教材中蕴含的利于学生劳技素养发展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高瞻远瞩”的探究学习。
(一)把控探究全程
一块美玉的加工需要“切”“磋”“琢”“磨”,有效的探究教学也应如此。“‘切:对教学之初遇到的原始问题、初始情景进行思考。‘磋:将初始的情景问题转化为一个可以为课堂教学利用的案例。‘琢:围绕教学目标和活动意图,对初始情景转化成的案例进行目的性强、指向性明、操作性好的深度开发。‘磨:将教学情景进行精雕细刻的加工,使之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所用。”[2]
以四年级缝纫项目“缝笔袋”为例,在教学中可以增加“面料识别”课,先组织学生调查生活中面料的种类、常见品种、成分组成等,然后讨论如何识别生活中常用的面料真伪,学会基本的选购常识与技巧。学生通过动手实验,鉴别和比较各种常用面料如棉、麻、丝、绸、聚酯纤维、尼龙的特性,再根据使用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面料,合理设计剪裁,最后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两个方面评价这次活动。第二课,学生们选用上节课剪裁的合理面料进行缝制。两节课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收集面料的信息,进行必要的科学实验,实际动手操作,整合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
(二)操作过程深探究
君子之学,贵乎行。行则明,明则有功。劳动与技术是“动手”“动脑”“动心”的课程。劳技素养的培养应该与学生学习的志趣与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让他们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1.兴趣目标打前阵
兴趣是好老师,乐趣是更好的老师。教师可看学生怎么做、为什么做、喜欢做什么,然后适时引导其确定学习目标。每逢我国的传统节日来临,学生之间都会产生对节日文化的探索兴趣,于是《鞭炮节》《兔子灯》《编网袋》等课的探究目标就自然引出。学校将传统的手工技艺与劳技课程结合在一起,自编校本课程,不失为一个兴趣点。如端午节即将到来,教师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内容:低年级学习纸工“折纸粽”,中年级学习编织“绕彩粽”,高年级尝试用箬叶“包粽子”,并确立相应的探究目标、选用不同的制作材料。这样既能够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技能操作有一个相应的拓展延伸,又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学生“好之乐之”,自然激发起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2.信息材料铺道路
了解知识是探究学习的前提。劳动与技术课程本身就有着宽广而丰富的技术信息。如小学四年级的家政课《洗衣物》。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洗涤的正确方法,还可让学生收集日常使用的各种不同的洗涤剂,让学生认识洗涤剂及面料的不同种类,了解不同面料、洗涤用品的不同的使用方法、功效等,教学生收集信息的途径与方法,使信息含量的扩充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又如家政《尝尝我的手艺》一课,针对学生普遍偏食、喜食肉类的现象,教师课前组织学生去收集荤菜与蔬菜的营养价值,课上交流比较荤菜蔬菜的营养与身体需求的关系。学生通过整理、归类,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处理方法。这成为学生技术素养的基础能力。学生的“多闻多见”为烹饪课《水果色拉》《西红柿炒蛋》等夯实理论,激发烹饪的乐趣。
3.小试牛刀为初探
“问”就是自己探究。“学”,可以是听教师讲,也可以是自主地去学习。“好学”,是对学生自主求知的强调,“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如在《心锁环》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试着动手做一做,这一过程中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如何做心锁环,可以借助书、录像、教师提供的实物,还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学而时习之”,这种探究学习主动地、积极地把间接知识的学习纳入到多样化的探究过程之中,是对操作过程进行研究,施教于方法,让学生“真实”地学会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掌握技术素养的关键。
4.深入挖掘勤思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是一时的,而“学会学习”是终生的,这是一个方法掌握的问题。劳动技术课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做的方法,还得让学生学会动脑。遇到困难的技术问题,教师别忙着“解”,让学生试试用其它的方法行不行。想想、做做,做错、失败了没关系,以此树立学生良好的技术探索意识。如在传统工艺的《剪纸团花》教学中,学生被漂亮的团花吸引,非常想马上动手做出来。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会很快掌握,但作品就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富,模仿的多,走进“雷区”犯错的少,在这种教学中成长的学生往往缺少细细品味、碰壁、磨练与反思,久而久之容易养成思维的惰性。教师如果改用“观察尝试—碰壁点拨—实践检验—总结方法”的探究方式,关注学生求新、求变的发展,给他们创造求新的机会,使他们尝到求新的喜悦,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将会使学生的“真实”作品层出不穷,美不胜收。
(三)评析探究谋发展
王阳明曾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评价,对学生新的想法、新的探究发现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如属于《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编织的项目《动物书签》一课,通常,学生用“五股辫”完成动物的身体之后自然而然地会转用“三股辩”完成动物的颈部和头部,教材所提供的步骤图也是这样的方法。但在教学中有学生提出能否将编织顺序颠倒,即先编织“三股辩”完成动物的颈部,再编织“五股辫”完成动物的身体。教师随机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观察步骤图,对制作过程、要领进行分析,并与学生一起尝试制作,经过探究,发现这一想法在编织动物这一特定题材时确实可行。“只有把知识生产或者知识建构的权力赋予学生,他们才能够通过对自己经验的研究,对原始信息以新的感知方式重新分析,并根据具体的情景在众多的解释和探究方法中作出明智的选择,从而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改善对已知事物的理解,达到一种新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论水平,或找出一些试探性的答案。”[3]过程性评价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带来更多技能探索的趣味。
罗杰·冯·伊庄指出:“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活用知识。活用知识和经验来寻求新点子、新创意,就是培养创造性思考所需要的态度。”如《平结》一课是《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家政”单元编织项目,教材原有内容是以平结编织的方式完成,有教师选择学生喜欢又能短时高效完成的“小珠人”为项目作品来引导组织教学。学生先学会打平结,完成制作基本小珠人,最后分层挑战变化小人,奏响了“掌握技能—运用本领完成作品—举一反三再提升”的技能旨趣“三部曲”。课堂中的高效学习源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作为原型和范例,在依托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我们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心得和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探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我们应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明晰技能操作中自己的探究状态、需要改进的方向以及学习探究目标的达成程度。
学会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了解自己、分析自己也是“会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的表现。劳技教学应该尝试多为学生创造展示的舞台。如学生在完成劳技作品后,教师组织开展系列成果展览,用“小卖部”“义卖区”“展销会”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解说与推广,使学生在活动交流中获得技术理念的提升,在成果展览中进行探究的体验与反思,查找自身探究的得失,以他人评价、集体评价、激励性评价促进发展,体验技能带来的无穷乐趣。
活到老,学到老。荀子特别强调学习,强调不断学习,主动学习,终生学习。只有把握真实有效的探究,将“技术”旨趣渗透到学生的每一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地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增强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3]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9.157.
[2]胡爱民.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1.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