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亮
媒体人要有真实地记录社会发展,并且把我们的所见所闻体现在文章中的能力。我们不能把走基层简单的视为去了解情况,而要做的是增进沟通,把底层百姓的一枝一节、把他们的心声、把基层中的真善美来描述、思考和报道。
在我走基层中,记得比较深的一次采访是去年6月份,由相恒义副总编辑带队,我们在阿拉善右旗采访。那天去了一个社区,叫团结社区。在大家都在调侃“中国大妈广场舞攻占巴黎卢浮宫,跳到莫斯科紅场”的时候,团结社区却把自己社区组织的广场舞当作一个特色来推。其实,在我们心中,广场舞一直是随便找片空地,由百姓自发组织通过跳舞来锻炼身体的。一般,前面领队的几个人跳得最好,姿势也最优美,中间部分的人能跟得上节奏,优美什么的就谈不上了,最后几排的基本是伸不开腿跟不上溜的。但是,当团结社区的阿姨们为我们表演广场舞的时候,我们真的都惊呆了。她们十几个人都穿着统一的、质地特别好的蒙古袍,她们的动作特别专业,抖肩、下腰不比电视上的舞蹈演员差多少。
这些跳舞的人,年龄最大的是51岁,最小的33岁。她们跳舞没有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而是选择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时间控制得很好,音乐的声音也调到了最低。她们只跳一种舞,叫“萨吾尔登”,是土尔扈特蒙古族濒临失传的舞蹈。当时我就想,如果这件事不由记者来报道,有几个人能知道这个广场舞队在为将要失传的舞蹈而传承着、努力着。
半年后,让我想不到的是,我突然接到了央视“出彩中国人”栏目组的电话。给我打电话的是他们的一位导演,她说看到了我写的这篇报道,希望我能帮他们联系这支广场舞队,想请她们登上央视的舞台,她说“出彩中国人”要的就是这种最基层的、老百姓自己的东西。
我觉得,在整个过程中,我的感情已经和被采访者连接到一起了。对于这支广场舞队,如果没有我们去发现,她们可能会失去这样的机会。对于我们 ,正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采访,才能写出被社会各界关注的好东西。
另外,我觉得采访必须要当时出稿,采访完当天是最有感觉的,也是记忆最深刻的。因为走基层下去一次要做很多个选题,有可能第二天再采访了别的,就找不到之前的感觉了,翻笔记是达不到那种效果的。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