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牛气的资本从何而来

2015-04-29 11:03
新传奇 2015年28期
关键词:官本位官员民众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转换,依靠权力推动的市场化改革,不可避免地逐渐实现了权钱的结合。随着官员的腐败增加,傲慢的程度也增加。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锐意改革,铁腕反腐,着力正风肃纪,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但与此同时,在官场生态中,官员霸道、傲慢、不作为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官员傲慢究竟有何深层次原因?

傲慢官员众生相

近来,虽然“任性”的权力大有收敛之势,但积久形成的官僚主义和官僚习气很难迅速消失。各级官员由于手握大大小小的权力,被视为最容易傲慢的群体之一。

据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的盘点,官员的傲慢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是专断型傲慢,即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在决定重大问题、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有些领导干部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不尊重他人意见,不尊重科学规律,不尊重历史教训,更听不得反对和批评的声音。本来应该是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实际上却或明或暗地强行贯彻个人意志,将集体决策变成了一言堂。

第二种表现是寻租型傲慢,即利用手中掌握的审批权力、资源分配权力等,用高冷方式刁难人,常常暗含了谋利动机。这种傲慢并不限于大官才有,反腐败已经揭露出很多“小官大贪”的案例。“处长专政”现象也在不同程度上属于这种类型的傲慢。由于处在核心节点上,例如干部提升、资源分配、项目审批等,一个中层干部,例如处长,会表现得与其职级不相称的高不可攀。

第三种表现是老爷型傲慢,即脱离群众,贪图享受,讲究排场,铺张浪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社会上的生产生活秩序、资源调动以及机关日常工作,都要以上级领导干部的地位和待遇为中心,围绕着它来转。高接远送、警车开道、考察要陪同、参观要清场,各种服务无微不至,不一而足。

最后一种表现是诸侯型傲慢,即暗中结伙,自以为有保护伞,不把党纪国法放在眼里。他们以为规矩都是对别人的,自己可以特殊。从已经揭露出来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有的官员刚刚参加完理论学习,接着就出现在高级会所的豪华宴席上。所有在反腐风暴中继续顶风作案的官员,都属于这一类。

牛气的资本从何而来

如果官员傲慢只是个别现象,那它只涉及官员本人的工作态度和作风问题,与个人的为官心态和素质有关。但如果它是一种普遍现象,则与历史文化传统和国家治理体制有关。

中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官本位传统的国度,在这样的国度,官本位已经深入人心,渗透到民俗文化之中。官员的傲慢在本质上跟官本位的文化和制度有关。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转换,依靠权力推动的市场化改革,不可避免地逐渐实现了权钱的结合。有了大笔金钱的权力,在新的形式下变得更加骄横。很多地方官、实权官员,或者权力很大的垄断国企老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几乎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由于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行政权力拉动的。为了维持高速的发展速度,没有人乐意放弃这样的路径。

所以,一把手的全权负责制泛滥,一把手可以干好事,也可以干坏事,无论干什么,都没有机制能遏制他们。随着官员的腐败增加,傲慢的程度也增加。

官员之所以频频在公开场合敢于雷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养成的权力傲慢。长期的舆论控制及对民意的回应太少,使官员的言行比较任性。

在我国,由于政府对媒体的管控较为严格,官员不当言论的传播受到严格限制,养成了少数官员信口开河,任性妄为的“毛病”。只是随着自媒体时代到来,人人都成了记录者,才让许多官员的雷行雷语曝光,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这让许多官员不适应。他们更多的是想办法引导舆论,很少认真检讨自己的失误。

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原因,还是我们的体制缺乏对各级干部制度化的民主监督渠道,民意无法直接对干部的利益施加影响,没有形成硬性的约束。

政治常识缺乏,是非不分,使官员将错误奉为经典。公共言行考虑不周造成的失误与官员肆无忌惮违背常理的言行是有本质性区别的。我国少数官员的“雷语”,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

例如前不久,针对民众要求“公布两会开销”的呼声,有官员声称“要求公布两会开销,简直是胡说八道”。可事实上,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开销属于行政成本,理应向民众公布。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和干部不受民众监督已经习以为常。整个政府行为,尤其是财政行为长期缺乏民主监督,政府花多少钱,怎么花钱都从来不需要征求民众的意见,也无需对民众公开和负责。

人的意识和行为都是长久以来的行为和习惯塑造的,各级官员已经将“政府花钱不需要向民众交待”看作是理所当然,自然在面对媒体和民众的监督要求时,难免感觉遭遇了“无理要求”,斥责这种说法简直是“胡说八道”。

官员傲慢实际上暴露的是我国政治体制中的沉疴痼疾。这种言行虽然不会造成直接的物质性损害,但是对国家治理的消极影响却是十分严重的。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各级官员既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又是执政党的干部,官员的言行代表着政府的权威,也代表着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和威信。因此,如此不负责任、违背民心的言论,直接破坏了执政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对干部队伍群体形象的破坏直接导致各级政府公信力的下降,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的官民对立情绪严重,这种不负责任的官员言论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矛盾。民众针对干部群体的愤怒具有弥散性,几个不负责任的官员加剧了民众心中对整个干部队伍的负面看法。官员的傲慢以及傲慢里夹带的贪腐,让民众的被剥夺感更加强烈。这样的官民对立情绪不仅加剧了国家治理的难度,而且是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重大威胁。

如何终结“权力傲慢”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表示,打掉官员的傲慢,是非一朝一夕所能奏功的。

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要逐渐消减官员的权力,真正让市场决定资源的分配。然后,逐步增加在官员选拔任命过程中民众的发言权,让民众对官员的权力滥用有反制能力。这期间,法治的建设是不可缺少的,让司法机构成为协调官民矛盾的一个机制。这个过程当然会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但只要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官本位还是有可能被消解的。没有官本位,那么官员的傲慢,即使有的话,也无非是个人性情问题,也就无足轻重了。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系教授陈天祥建议,加强现代政治教育,提高官员的公仆意识。这样做可以使官员明白手中的权力来源,消除权力傲慢的土壤,也让广大人民群众克服“臣民”的愚忠思想,理直气壮地敢于对官员的不当行为行使监督权,从而以强大的群体压力使官员的傲慢无以生存。

改革国家治理结构。目前的主要改革方向应该是向地方适当分权,即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包括政府机构设置权、行政审批权、财政支配权、公共设施和项目的决策权等方面,中央和上级政府不宜频繁利用行政命令的手段约束地方政府和下级政府。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改革的方向是适当扩大地方人大在决定政府组成人员中的作用,除了选举权外,还可以大力加强人大的人事弹劾权,从而让被选举的官员清晰地明白其权力来自于人民的选择。

完善监督机制。一是可以引入外部民众参与考核的机制。除此之外,还可以就某一专门政府管理问题向民众展开调查,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批评和建议等作为完善规章制度和实施奖惩的依据之一。二是加强和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将官员的傲慢置于广泛的舆论监督之下而无以遁形。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陈志刚表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放下和摒弃权力的傲慢,培养和回归对于权力的谦逊态度。(人民论坛网2015.7.10)

猜你喜欢
官本位官员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官本位思想不该在孩子的心田萌芽
扶贫项目成“伤民产业”根在官本位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高校去行政化才能根治科研“官本位”
官员晒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