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研究以“三峡工程调度”议题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所涉媒体与网民议题样本进行传播静态内容与动态分类的文本分析,对水资源议题的构建模式与优化策略进行研究。研究显示,为优化水资源议题的传播策略,需要在议题呈现角度构建多样化的媒体议题框架,在焦点对接方面调整叙事策略的议题冲突,在场域协调方面达成对话空间的意义共识。
【关键词】水资源 网络舆情 议程设置 传播场域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环境污染导致的灾害频发,矛盾也日益突出。在环境议题中,水环境议题占据公众关注的焦点,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07年发布的《全国城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植被破坏、耕地减少和水污染是公众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评判等级中位列第一,处于比较严重与很严重两个水平正中间①。2014年8月27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发布北京市第十次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居民對环境保护的总体关注度持续较高,连续十年超八成受访者表示“关注”环境保护。2013年,北京市居民最关注空气质量(90.2%)、环境卫生(88.3%)和水环境质量(84.7%)这三个环境问题②。
与此同时,随着公众对水环境议题关注度的逐渐提升和水环境议题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与复杂性,公众对政府决策的争议逐渐深化,表现在公众舆论中的是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急剧下降,这极大影响了公众对环境风险的判断以及政府机构环境风险传播的效果。这一点,在重大水利工程社会舆情的调查中尤为明显,如三峡工程上马以来,质疑不断,南水北调东线通水后,网上马上出现“南水北调通水即失败”的言论,并引发广泛流传。在互联网媒体的整合下,危机事件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借助互联网加快传播,呈现出“网络新媒体驱动”的特征。
目前,我国对水资源议题大部分纳入环境传播的范畴进行研究。第一类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媒体环境议题进行文本分析,如黄河《环境议题的传播现状与优化路径:基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比较分析》、史梁《农村环境传播的微博话语分析——以新浪微博“水污染调查”为例》;第二类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围绕环境类风险事件进行策略分析,如华智亚《风险沟通与风险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第三类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察公众对环境风险的认知,如王磊《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的心理机制研究——社会表征结构对风险感知和应对的影响》,杨嫚《沟通的错位: 公众风险认知与科学议题报道》等。
二、研究数据
根据议题传播的过程特征,本研究将数据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类来表述,静态分类即传播议题的内容框架分类,体现为内容的侧重特征;动态分类即议题在传播过程中的特征呈现,如关注度与传播量、议题的信源和情感类型等。
(一)水资源议题传播静态分类对比
为描述媒体与网民在水资源议题构建中的差异化表现,本研究对所采集样本的风险议题框架和新闻通用框架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
1.风险议题框架差异化分析
本研究对三峡工程调度议题下媒体发布的新闻类信息和网民发布信息进行风险议题框架的差异化分析:
在媒体发布的信息中,风险事实议题共912条,占比41.34%,风险调控议题601条,占比27.25%,风险反思议题396条,占比17.95%,其他议题297条,占比13.46%;在网民发布的信息中,风险事实议题656条,占比24.53%,风险调控议题1118条,占比41.81%,风险反思议题562条,占比21.02%,其他议题338条,占比12.64%。(见表1)
由此可知,在风险议题框架对比分析中,媒体发布的信息,风险事实议题居首;网民发布的信息,风险调控的议题居首,说明媒体侧重于从事实角度描述水资源事件,而网民倾向于将水资源事件从风险管理机构的调控行为方面进行评断。排除其他之外,媒体和网民最少关注的均为风险反思议题。
2.新闻通用框架差异化分析
根据Devreese,Peter,Semetk
的研究,新闻通用框架具体包括:事实框架、人情味框架、责任框架、道德框架、经济后果框架、冲突框架、领导力框架。事实框架指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冲突框架侧重事件背后的争议和冲突;人情味框架指通过人物故事或者情感描述视角来呈现事件和问题;责任框架主要强调事件和问题的责任归属,从责任承担的视角来探讨和建构议题;道德框架将视角放在道德规范的语境下来阐释议题的性质,如水污染问题的道德根源;经济后果框架指所涉议题带来的经济影响,如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关性;领导力框架是指从政府官员等管理者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领导能力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事件的相关问题。
本研究对三峡工程调度议题下媒体发布的新闻类信息和网民发布信息进行新闻通用框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媒体发布的信息中,事实框架1291条,占比58.52%;人情味框架765条,占比34.68%;责任框架239条,占比10.83%;道德框架42条,占比1.90%;经济后果框架206条,占比9.34%;冲突框架115,占比5.21%;领导力框架146条,占比6.62%;
网民事实框架122条,占比4.24%;人情味框架605条,占比21.05%;责任框架748条,占比26.03%;道德框架545条,占比18.96%;经济后果框架360条,占比12.53%;冲突框架247条,占比8.59%;领导力框架346条,占比12.04%。(见表2)
由此可知,在新闻通用框架分析后,媒体发布的信息中,事实框架居首,这符合媒体报道事件以事实为主的新闻报道原则;网民发布的信息中,责任框架居首,说明媒体侧重于通过事实框架来阐释水资源议题,而网民侧重于通过责任框架来阐释水资源议题。
媒体选择最少的是道德框架,说明在水资源问题上,道德视角并非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方面;在网民发布的信息中,事实框架最少,说明网民以个人主观考量成为网民发布信息的一般规律,主观性的立场和评判在网民信息发布中占据主导地位。
除事实框架和人情味框架外,网民信息中对其他框架的出现频率都高于媒体,说明媒体的报道较为单一,网民的意见展示相对多元化。
(二)水资源议题传播动态分类对比
为描述媒体和网民在水资源议题传播的动态轨迹,研究对议程设置中的议题传播客体特征层面和议题传播属性层面进行分析。
1.议题传播客体特征层面
客体的显著性特征是议题在议程传播初期关注的焦点。由图1可知,媒体议程在研究时间段内的报道量高峰和网民关注度高峰时间相似,第一个高点出现在2011年,第二个高点为2013年,第三个为2014年。同时,除2009年外,网民对水资源事件的关注度均高于媒体。由此可知,总体说来,在水资源议题领域,媒体报道量和网民关注度在数量变化趋势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网络时代,客体显要性并不总是由媒体决定,2014年4月,“三峡库首第一县”湖北省秭归县接连发生地震,秭归地震与三峡蓄水有关的言论在网络上发布,促使湖北省和宜昌市地震局请专家对地震是否与三峡蓄水有关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并进行媒体发布,因此,客体显要性在媒体议程和网民议程间的转移存在复杂性。
2.议题传播属性特征层面
议题传播属性特征层面表现为议题在公众中受到关注的特征,表现为公众对议题性质的理解,包括信源属性和情感属性。
(1)信源属性。
由表3可见,媒体议程信源属性以官方为主,占65.10%,网民议程则以非官方为主,占60.09%。因此,媒体报道信源主要来自官方,且以政府的政策为报道对象。网民议程的信源和对象主要来自公众。
(2)情感属性
如表4所示,媒体议程以正面和中性为主,分别占比为48.87%和40.89%。网民议程以负面为主,占比为65.37%。
三、分析与结论
2005年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很高,对环境污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宏观环境问题,认知程度均达到了80%以上⑥。从公众接受环境信息的渠道看,大众传媒占有较高的比例,2007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全国公众环境调查报告》显示,电视、广播成为首要渠道,占81.1%,其次是阅读报纸、杂志、图书,占47.3%。⑦由此可见,媒体依旧是公众获取环境类信息的重要来源,媒体的传播效果对公众的个体环境意识有较大影响。
(一)议题的呈现:构建多样化的媒体议题框架
在风险社会中,新闻媒体是再现和传播社会问题信息的重要平台,然而目前对于涉及水资源问题的这类具有极大战略意义的环境议题,媒体的沟通效果较为有限。
在议题框架设置方面,目前的媒体依然从环境和科技报道的常规视角出发,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侧重水利工程进度、相关事件的政府治理等微观视野,在新闻通用框架的使用上较为单一和简单,事实性框架占到一半以上,而较少从风险社会的争议和沟通领域切入,对社会风险的解释和预警不足。而在网络社会,网民信息获取的途径越来越多,单一的媒体议题无法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会降低公众的信任,导致媒体对风险事件的应对性效果不足。
在信源类型方面,媒体信源的单一化特征较为明显,官方信源的比例超过一半,大部分报道倾向于采取正面稳妥的消息来源,如正面采访主管领导、引用官方通讯社的通稿、直接引用支持方专家论证等,缺少引入公众、NGO组织等的其他信源,这种公式化的报道偏重政策性,失去了新闻报道应有的平衡和全面。
传播学者ThomPson指出,新闻框架就是一个资讯转换的过程,新闻工作者通过选择和强调部分事实来重组事实,形成新闻框架,进而影响受众对事件的认知⑧,由此可见,议题框架的运用是达到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媒体有必要从风险沟通的视角出发,全面拓展议题的宽度和信源的广度,在议题设置上,对同一事件中的不同议题进行描述,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解释框架”,并较多关注风险事件争议的客观分析,以吸引关心各类议题的公众,在争议解读中实现环境知识及政策的普及,在信源提取上,尽可能引入NGO组织和科学家的言论及研究成果,增强报道的科学性和说服性。
(二)焦点的对接:调整叙事策略间的议题冲突
曾经,“在一个由媒介设置公众议程并引导对话的世界中,媒介忽视的那些事情就像不存在一樣”⑨,在网络时代,这一场景正在被逐渐削弱。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可以将信息逐级传递给受众,在这种传统的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层级清晰,受众处于信息传播的底层,对传媒的影响是有限的,然而,随着新媒体日益嵌入日常生活,它们已成为人们主要的交流工具。当今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具有无限的信息频道,双向传播机制和虚拟社交圈,受众能够控制对信息的接收,因此,媒体对公众的议程引导变得愈加艰难。在调查中,我们已经发现,媒体和公众在关注相关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媒体议题与网民议题存在较大差异,媒体的自说自话多于互动交流,在叙事逻辑与意义空间层面无法实现协调与对接。
网络时代,公众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不断加强,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问题愈发关注,这就需要媒体以平等多向度的开放互动模式来取代单向度的信息传递,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和风险沟通。在水资源议题传播中,媒体要关注公众自身的权益诉求,将议题框架设置与公众关注的重点协调起来,与社会公众进行广泛对话与有效对接,打造具有完善应对规划的传播工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公众的环境意识提升。
(三)场域的协调:达成对话空间的意义共识
在社会转型时期,存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个舆论场域的多元化态势,在水资源议题的研究中,媒体议程情感侧重正面与中性,而网民议程则多负面,从中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引导网民情感表达的能力减弱,两个舆论场域存在结构性碰撞。有学者指出,在面对水资源议题的风险事件时,公众对媒体的惯性依赖依然存在,公众期待自己的意见能够得到媒体的倾听,并倾向于关注和信任媒体的报道,这给舆论场域中的媒体构建提供了相应的契机⑨。
《全国公众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就环境保护问题的区域严重性判定来看,公众总体上对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状况的严重性判定程度过高,而大众传媒及互联网对人们判定此问题具有直接影响。为协调两个场域间的裂隙,首先,认识公众诉求,需要媒体重新审视公众对于议题认知的合理化状态,结合公众的心理诉求和价值取向,并据此确定传播策略,传递客观的价值评判,使公众能够获取正确和理性的事实框架,进一步重塑公众的场域认知。第二,抓取认知偏差,当公众群体出现负面的认知情绪时,媒体应当避免模式化报道,抓取公众的认知偏差点,并与现实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评断和争议解析。第三,追求报道平衡,在舆论场域中,参与主体话语表达的自由碰撞才能构筑理性的议题诉求,因此,媒体要采用平衡策略,重视公众的意见,赋权于民,达到两个场域间的理性沟通。
注释:
①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全国城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EB/OL].http://www.docin.com/p-18399049.html.
②北京公众环境意识调查:过半受访者支持征收环境税,新华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4-08/28/c_126928184.html.
③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传媒研究中心.海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简讯.潮,2014(1).
④高卫华,周乾宪.中国环境议题建构及议程互动关系分析:以PM2.5议题为例[J],当代传播,2014(1).
⑤Renn.(2009)Risk Communication:Insights and Requirements for Designing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Programs on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In RobertL. Heath, H. DanO`Hair (Eds.), Handbook of Risk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London:Rout-
ledge.P81.
⑥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报告[EB/OL].http://www.docin.com/p-590759185.html.
⑦2007年全國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EB/OL].http://www.doc88.com/p-01843878668.html.
⑧仇玲.环境危机议题的媒体建构与信息来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⑨[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 大众媒体与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0页.
作者简介:李文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