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胜任力路径模型研究

2015-04-29 00:44:03王艺马畅
领导科学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宣传思想工作

王艺 马畅

【摘 要】 基于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选拔、培养与管理学生宣传骨干人才,对于培养未来的高创新绩效导向的宣传干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胜任力的内涵,结合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生涯发展的现实特征,按照意识形态维度、专业能力维度、综合素质维度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胜任力路径模型。

【关键词】 宣传思想工作 胜任力路径模型 高校学生干部

【作者简介】 王艺,中央财经大学校团委副书记,政府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学生干部领导力;马畅,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干部,法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3-0060-03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要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在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中,学生宣传思想干部是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遴选与培育高胜任力的青年学生宣传思想干部对于积极研判青年意识形态,弘扬高校主流思想舆论,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范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培养未来优秀的宣传思想工作人才,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胜任力的内涵

胜任力(competency)即能力、素质或资质,最初由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兰在1973年提出。目前,国内学者更倾向于Spencer教授对于胜任力的界定:胜任力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具体知识、任职或行为技能——也是可以被准确测量或计算的某些个体特性,这些特性能够明确的区别出优秀绩效执行者和一般绩效执行者。胜任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则是胜任力的应用形式,普遍认为是从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出发,区分绩效优秀者与普通者的对应于岗位的一系列行为及引发行为的素质能力的描述。

青年学生是高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对象同时也是参与主体,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高校思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是指在特定学生组织中,处于一定的领导工作岗位或者职能管理岗位,担负着青年学生思想引领、舆论引导、宣传媒介研发和管理的业务的学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语境中的学生干部胜任力是指将高绩效的优秀宣传学生干部与一般绩效的普通宣传学生干部区别开来的个体特征,主要包括宣传业务能力、自我概念、任职动机以及相关的人格特点等特征。根据高校青年学生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发展需要,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的胜任力发展路径模型,对宣传思想工作中不同专业岗位、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进行系统描述,以促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队伍的任选、培养、管理的科学发展。

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生涯发展的现实特征

高素质的学生宣传干部是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因素。在系统调研高校各级从事学生思想宣传工作的学生干部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归纳提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的生涯序列即由初级入门干事到中级序列专家再发展为高级全面管理干部。(见图1)

图1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生涯序列

初级入门干事:从事基础性的宣传思想工作,搜集整理相关理论学习材料,协助筹备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各种宣传媒介的宣传技术,尝试撰写新闻稿件,进行专访类稿件的设计和采写等。

中级序列专家:某一宣传媒介领域专业素质与能力突出的学生骨干,主要负责该媒介的整体运营,并通过特定宣传媒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即使把握青年思想动态的舆情,进行反馈。思想引领类工作侧重主题教育类活动文案和活动的统筹;传统宣传媒体主要包括报纸媒介、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宣传海报、横幅等五类宣传媒介的管理;新媒体主要包括门户网站、微信平台、微博账号等三类宣传媒介的运用。具体而言中级序列专家指每类宣传业务工作的负责人,如报纸的主编、广播台台长、微信号运营官等。

高级全面管理干部,则是在高校分管青年宣传思想工作的老师指导下,统筹负责高校青年学生宣传媒介的总体工作,推进各种媒介的联动运营,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积极占领高校学生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胜任力路径模型

基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胜任力的内涵,结合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生涯发展的现实特征,按照意识形态维度、专业能力维度、综合素质维度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胜任力路径模型。

1. 初级入门干事胜任力路径模型

(1)意识形态维度。具有良好的政治觉悟,富有组织认同感,能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事政治,客观、理性理解目前社会上所发生的事件与新闻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身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公民使命感。

(2)专业能力维度。首先要具备文字、图片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写作热情和文字功底,对于新闻图片的构图与筛选的具有鉴赏基础。此外,由于一些媒体应用的技术型较强,相应的还要求宣传干部具备摄影技术、图片与视频处理技术、播音技巧与播音设备使用、网页设计及制作技术、报纸排版技术等基础及学习潜力。其次,还应当具有初级的媒介素养,能够客观理解社会舆论及校园舆论,不随波逐流。

(3)综合素质维度。首先是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宣传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团队合作工作,这要求宣传干部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沟通了解指导老师与其他成员的想法,并与其他合作部门进行沟通;其次是任务管理能力,初级干事主要进行基础工作,但宣传工作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这些基础工作,这就要求其具备工作责任意识,踏实肯干,能够理解工作内容与要求,质量与效率兼具的完成任务。

2. 中级序列专家胜任力路径模型

(1)意识形态维度。在初级入门干事所具备的能力维度的基础上,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宣传骨干应当具备相当的政治理论水平,能够把握主题教育类活动的思想深度与教育意义,引导活动方向;从事传统媒体宣传工作的骨干应能够积极寻找主流声音与校园动态的契合点,注重深度挖掘;从事新媒体宣传工作的骨干则应能够坚定把握新媒体客观并正面宣传、引导的主要任务。

(2)专业能力维度。其一,理论宣传教育工作骨干。宣传思想类工作侧重青年学生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以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学生骨干应具备主题教育活动文案策划能力、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执行能力、主题教育活动绩效评价能力以及主题教育活动模式总结创新能力。其二,传统媒体宣传工作骨干。传统宣传媒体主要包括报纸媒介、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宣传海报、横幅等五类宣传媒介的管理,每一领域的专家负责人应熟练掌握相应媒体的运营技术。报纸媒介专家负责人应具备新闻稿件编辑与选摘能力、新闻图片筛选能力、报纸美观设计与排版能力、主题设定与创新选题能力;校园广播专家负责人应具备播音人员的挑选能力、播音主题的把握能力、广播稿件的审核能力、校内外新闻事件的关注与跟进能力;校园电视专家负责人应对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熟悉把握,具备创新意识、电视节目画面设计与编排能力;宣传海报以及横幅专家负责人应具备良好的图片处理技术、平面设计能力、深厚的写作功底、文字与图片相配合的敏感度。其三,新媒体宣传工作骨干。新媒体主要包括门户网站、微信平台、微博账号等宣传媒介的运用。新媒体宣传工作骨干除应具备良好的网络应用技术外,均特别强调应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定期对校园进行调研,了解学生需求;对网络反馈进行查看,掌握校园思想动态;随时具备社会与校园事件的敏感度,及时进行网络引导。

(3)综合素质维度。在中级序列专家层面,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部门配合意识与培训意识。前者是指高校宣传平台是大宣传、全媒体平台,各宣传媒体应当共享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宣传体系,这时就特别需要该媒体的负责人能够具备资源共享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后者是指由于宣传媒介往往技术性较强,更新速度快,工作机制要求高,需要良好的人员技术培训,并形成可以传承的工作传统,避免以口授方式进行工作教导,因此要求专家负责人具备领导意识,能够带领、培养初级干部,并且发展团队工作机制和组织文化。

3. 高级全面管理干部胜任力路径模型

高级全面统管在主管教师的指导下负责所有学生宣传媒体的质量方向、整体推进和联动配合,而不负责某一具体宣传媒介的运营;负责宣传思想工作的活动规划、舆论监督与人员组织,而不负责的通知与协助等具体事项,因此在其具备对文字图片的敏感度高、对各类媒体的特点详加掌握等出色的专业与工作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意识形态维度。

(1)意识形态维度。能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深刻理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主动关注与学习国内外新闻时事、政策发展与高校学生生活的契合点,传播好声音,汇聚正能量。

(2)专业能力维度。首先要有媒介的选择与评判能力。充分掌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点,如报纸媒介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载体,便于反复阅读,适合深度挖掘,但缺点是周期性较长、时间滞后;校园广播具有“短、平、快”的优势,能够达到有声广播和时效性的较好结果,但缺点是原创性低;校园电视使得校园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强,但资金投入和人员技术的要求较高;高校网站则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信息海量、覆盖面广,受到广泛欢迎,但易忽略建设,形成内容单一的“电子宣传栏”。因此在该序列的宣传骨干必须具备详细分析和掌握各类媒体的特点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各媒体优势,形成合力。其次要有舆情研判与引导能力。一方面,能够把握校园宣传主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青年学生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针对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特殊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舆情调研、个性化的引导工作,通过各类媒介联动积极配合学校,在大学生中引导舆论导向,发挥青年意见领袖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再次,要有大宣传格局理念。这里的大宣传强调各宣传部门联动,全媒体平台一体化配合,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能,以一致姿态对外的理念。高级全面统管应注意各类媒体的扬长避短,有各自的分工和取向,避免同质化问题;同时做到资源共享,促进校内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多种资源的整合,从及时性的报道到深层次的挖掘,构成体系;面对社会及校园事件,各类媒体应声音一致,形成高校对外发声的窗口,及时回应外界呼声。

(3)综合素质维度。首先,在自我管理方面应能够:时间安排合理,持续学习能力,有模范意识,明确的未来规划;其次,在工作管理方面应具有:做事自信、公平、果断、有毅力,抗压能力强,有号召力与团队建设能力,重视培训,创新与品牌意识,善于总结工作并改进,财务管理与制度建设能力;最后,组织沟通方面,能够成为老师与所管理的骨干,宣传部门与在校同学沟通的桥梁,说话条理清楚,有公众演讲能力,能够化解矛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及较强的书面沟通能力,如工作汇报、工作通知等。

综上所述,基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实际构建学生干部胜任力路径模型,从而选拔与培养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领袖,对于提升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干部的领导力,促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学生队伍建设,推动高校大宣传格局的完善具有战略意义,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需要进一步运用和完善胜任力路径模型,从而为培养未来杰出的宣传干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2013-08-20.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5-01/19/c_1114051345.htm,2015-1-19.

[3] 王世华.高校新闻媒体融合路径研究[J].新闻界,2010,(4).

责任编辑:吴雁玲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干部宣传思想工作
高校教师思想理论学习的思考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47:43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塑造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7:20:44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56:39
农村社会流动与宣传思想工作关联度探究
今传媒(2016年4期)2016-05-16 23:46:15
“四风问题”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风尚
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思想保障
成才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6期)2016-03-22 10: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