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设立、国务院授权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承担受托机构,实际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以政府财政为后盾并作为最后的支付者,安全程度较高,同时机构设置和运行方式清晰,便于政府监管。
基本养老保险在过去20年来,贬值将近1000亿元,改革养老金投资运营模式,迫在眉睫。
7月13日,养老金入市方案结束公开征求意见,预计将有约两万多亿元资金“整装待发”进入投资运营。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养老金如何实现保值增值,备受关注。
30%的投资上限过高?
“投资并不意味着养老金全部投资股市,并且也不能做出只要入股市就会赔钱的判断。”专家郑秉文说。
根据《办法》,养老金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权益三大类,股票投资只是权益类6个投资品种之一,这意味着投资股票仅仅是一部分资产配置。此外,养老基金可通过适当方式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投资。
上述权威研究者称,“股票是市场化投资的重要品种,而且还属于比较成熟的投资品种,需要给予一定的投资空间。”
对于基本养老金投资安全性的考量,反馈意见大都集中在养老金入市比例上。
根据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养老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基金资产净值的30%。该比例与目前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权益类比例不超过30%的上限相同,但低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的全国社保基金40%的上限。即便如此,担心比例过高而增大投资风险的质疑声依然存在。
其实,30%的入市比例不光有据可查,其安全性同样是被验证过的。
“从长远来看,我个人觉得30%的入市比例相对合理,没有太大的投资风险。”7月16日,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博士孙博表示,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保基金在这方面的投资比例分别为30%和40%,但在投资实践中遵循的界限大都低于这个比例,并非完全根据上限比例进行投资。
据悉,运行多年来,企业年金按照30%的上限比例进行投资的情况只有一次,那就是2007年的大牛市,而当年的平均收益率也超过了40%,除此之外,企业年金的实际投资比例一直远远低于30%这个上限。同时,30%这条线也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投资实践中遵循的界限,从未触及过原本规定的40%的上限。
而与投资风险相对应的是收益,从实践看,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保基金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长期投资收益。比如,2001年至2014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8.36%。同时,2007年至2014年末,企业年金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87%,均远超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从长远来看,养老金入市无论是对股市还是养老金本身而言都是长期利好,“拟定的30%入市比例已经比发达国家低了一倍左右,关键是,养老金入市是养老金对股市有需求,养老金投资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改革,同时,养老金入市也为当地的资金市场建立了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投资模式。”
风险准备金过低?
除了入市比例外,风险准备金制度也是保障基本养老基金安全的筹码。
根据征求意见稿规定,投资管理机构提取的投资管理费年费率不高于投资管理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0.5%,托管机构提取的托管费年费率不高于托管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0.05%,投资机构和受托机构分别按管理费的20%和年度投资收益的1%来建立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养老基金资产净值5%时可不再提取,专项用于弥补养老基金投资发生亏损。
在防范风险方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借鉴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做法,建立了风险准备金制度。
但是,制度雷同,提取比例却是相差甚远。根据我国现有养老金投资政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人提取的投资管理年费率不高于社保基金委托资产净值的1.5%,托管人提取的托管年费率不高于社保基金委托资产净值的0.25%,受托机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不收取受托管理费。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年度提取的管理费不高于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0.20%,账户管理人的管理费每户每月不超过5元,托管人年度提取的管理费不高于托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0.2%,投资管理人年度提取的管理费不高于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1.2%。
显而易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费率(上限)水平大大低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虽然制定较低的管理费率(上限)水平有助于提升基金收益率,但是,对于管理机构而言,已基本接近其业务盈亏平衡点的比例无异于“杀鸡取卵”,同时,在此基数之上提取的风险准备金额度也会相对偏低。
截至2014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計结余3.18万亿,即便将这3万亿全额投资,投资机构最终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又是多少?根据上述比例粗略计算得出:3万亿×0.5%(投资管理费提取率)×20%(风险准备金提取率)=30亿元。
“投资3万亿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只有30亿,用0.1%的额度保障全部养老基金的风险,这样很难起到作用。”孙博因此建议成立一个投资收益担保机制。
据了解,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能够顺利通过并付诸实施,中国将是近20年来继加拿大、日本和韩国之后第4个实行现收现付制进行市场化和多元化投资改革的国家,就基金规模来讲排列第二,仅次于日本,如此大规模的养老金,“安全第一”的原则不能动摇。
如何安全赚钱?
基金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养老金进入股市后,又该如何防止亏损,做到安全赚钱?
养老金投资将由谁来操控?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各省将作为养老基金投资的委托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将作为受托人,受托人将与众多的投资管理人签订合同,后者负责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运营。
为何养老金没有选择市场机构作为受托人?这是《管理办法》公布后,许多市场人士的疑问。而这些疑问也并非空穴来风。我国目前已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等养老金开始投资运作,其中企业年金基金无论采取理事会受托模式,还是法人受托模式,都是由市场机构承担受托人。据统计,2007-2014年末,企业年金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7.87%,超过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3.21%)4.66个百分点。
“什么时候养老金不再需要国家财政补助和‘兜底了,或许就可以完全交给市场机构运作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相关专家说道。
更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投资实现市场化运作之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依法对受托机构、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及相关主体开展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业务情况实施监管。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按照各自职责,对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同时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让公众享有知情权。
受访专家认为,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给予了大量财政补助,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负有兜底责任,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中理应体现国家的主导作用。从安全性角度看,由国家设立、国务院授权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承担受托机构,实际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以政府财政为后盾并作为最后的支付者,安全程度较高,同时机构设置和运行方式清晰,便于政府监管。
此外,国家也可以集中统一施行优惠扶持政策,有利于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盈利水平。
在专家褚福灵看来,要让养老基金不在资本市场中“裸泳”,进而实现保值增值,《办法》中还有不少细节亟待完善。一是保值增值预期目标应进一步明晰,确保入市之后收益优于以往。二是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要细化,包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防范,出现亏损如何弥补,以及一旦亏损规模较大的话如何分担责任,“这些都要说清楚”。
褚福灵表示,养老基金是保障基金,不是投资基金,更不是风投基金。养老金在实际市场化投资运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是一定要建立稳健的投资组合,政府要加强监管,保障基金的绝对安全,不能让老百姓的养命钱受到损失。
(《证券日报》2015.7.17、《华夏时报》201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