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声乐与民族器乐之联系

2015-04-29 08:04牛艺臻
北方音乐 2015年3期
关键词:民族器乐民族声乐民族音乐

牛艺臻

【摘要】我国民族声乐及民族器乐作为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来源、学习过程及发展是否有何联系亦成为音乐学习者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作者的学习经历,将二者的历史渊源及其学习过程进行对比,并通过作品分析,浅析了二者作为民族音乐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的联系

【关键词】民族声乐;民族器乐;民族音乐

古往今来,人们对民族器乐与民族声乐便有着广泛的认识。早在魏晋时期,《世说新语》巾便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记录,对于民族器乐与民族声乐有了简单的对比。近年来,人们对于音乐及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而民族声乐和民族器乐作为巾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更是音乐学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民族声乐与民族器乐的历史渊源

民族声乐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远古时期,最原始的音乐是声乐,这是人类与自然抗争的结果。”山歌、号子、小调……各式各样的民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他们日出劳作,日暮而归,生产与生活皆离不开音乐。而随着贾湖骨笛的出土,民族器乐的起源亦可追溯剑远古时期。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因繁多的乐器种类析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八音”。可见我国民乐有着深远的发展。

民族声乐与民族器乐不仪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在二者的发展过程巾,亦有着联合表演的形式。发展到汉代,北方地区兴起了“相和歌”,即一唱众和并配有乐器伴奏的综合表演形式。汉魏时期的相和大曲更是将其发展到顶峰。而后出现的戏曲则是通过乐器伴奏与声乐表演的形式,将二者的合作配合的天衣无缝,成为巾华音乐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从其起源开始,二者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无论是民族声乐还是民族器乐,都是人民劳动的产物,显示出中华人民的卓绝智慧与创造力。

二、民族声乐与民族器乐学习

在民族音乐逐渐兴起的当今社会,民族器乐的演奏与民族声乐的演唱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音乐感知能力及表现力的提高

民族器乐与民族声乐学习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需要丰富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表现力。民乐演奏者唯有用心体会其中的韵味,将感情投入其中,才可以演奏出动听的作品。同样,民族声乐的演唱也要在感受歌曲的同时将歌词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通过二者的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表现力,对其今后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音乐特色及旋律韵味的增强

民族器乐的学习有助于民族声乐的演唱,而民族声乐的学习又可以体现出民族器乐的韵味。笔者白幼学习民族乐器二胡的演奏,而声乐的学习较民乐晚一些。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我无数次体会剑二者之问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二胡的演奏经常需要“滑音”“颤音”等演奏技巧,经过长时问的学习后演奏者会对民族音乐的韵味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及感悟。而民族声乐中,许多民歌浓郁的地方特色恰好需要通过许多滑音及颤音的演唱。因为经过之前二胡演奏巾的滑音训练,再演唱民歌时,学习者的乐感便体现出来。二者相辅相成,对音乐学习者的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深渊的意义。

(三)民族声乐作品与民族器乐作品的关联性

民族声乐与民族器乐不仪是在技巧表演方面,在二者的作品中同样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

歌剧片段《看天下劳苫人民都解放》(谱例2.3.1)选白张敬安和欧阳谦叔创作的歌剧《洪湖赤卫队》。

歌剧诉说了旧社会时期,洪湖地区的人民遭受了种种苦难,洪湖赤卫队与敌人奋勇斗争的场面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成功塑造了以韩英为代表的女英雄等革命形象。

而后作曲家闵慧芬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创作了二胡独奏曲《洪湖随想曲》,又名《洪湖人民的心愿》(谱例2.3.2)。在改编上,闵慧芬保留r原音乐的音阋及特色,在风格上充分发挥了二胡拟人化的音色以及多变的演奏特点,经过处理加工,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原曲的内涵与意境,并增添了一份二胡特有的魅力。可谓民族器乐与民族声乐作品交流的典范。

除了将声乐作品改编成民乐作品外,民乐作品亦被改编成为声乐作品。比较著名的民乐作品《二泉映月》就是其中之一。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问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乐曲旋律跌宕起伏、意境深邃,表现了一位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的人,对坎坷生活泣诉以及对光明的向往。乐曲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后风靡全国。引无数观众为之感动落泪。而著名词作家工健同样被其独特的风格、极强的感染力所吸引,将此乐曲填词,改编为歌曲版的《二泉映月》。后由歌唱家彭丽媛演唱,同样令观众动容。歌词细腻委婉,唱出了阿炳的心声,表达出了曲调无法表现的感染力,更为原作增添r一番别样的魅力。

三、民族声乐与民族器乐的发展

在世界文化领域巾,我国独特的民族音乐无不彰显着神秘的东方韵味。作为中华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器乐与民族声乐的发展同样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以金铁霖为首的众多民族声乐教育家将民族声乐的发声方法与美声发声方法相结合,创造出科学性与民族性相融合的发声方法。同时,新民歌与原生态民歌交相辉映,各类民歌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当代作曲家创作的时代鲜明的新型民歌同样为新时代注入了新鲜的色彩。

而民族器乐作为中华文化活的化石,同样应“以民族性为本源,运用多元的方式来发展,乐器改革、音乐创作、人才培养、理论建设、传媒推动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重塑我国民族器乐辉煌。”对于民族器乐的发展,无论观众抑或是音乐学者,大家都有着共同的期待。

在全球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足以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才是真止的软实力。我国音乐文化最为深刻同样是最为灵活的体现,便是民族音乐。因此,包含民族声乐及民族器乐的中华音乐文化对于我国文化的重要性溢于言表,更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保证。作为新时期音乐学习者,我们应将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并结合时代的需求,创作出更多包含民族特色的新民乐。让民族音乐在器乐和声乐的交相辉映巾谱写属于我们的世纪华章!

猜你喜欢
民族器乐民族声乐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民族器乐教学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基本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