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春天

2015-04-29 00:44刘春阳
记者观察 2015年3期
关键词:灾难性交代敬畏

刘春阳

春天,是“两会”的季节。

不用猜,“依法治国”往往又成了代表委员们挂在嘴上的热门话题。

只可惜年年花相似,年年人不同。那些去年的春天还在“两会”上滔滔不绝。大谈“法治”的有些代表或委员,恐怕只能到“秦城”之类的地方,去享受“法治的春天”了!

近来,中组部干部监督局公布,违法犯罪官员的交代材料中,80%以上的官员都认为:自己犯罪与“不懂法”有关。交代归交代,但这高墙里的忏悔,说得未必都是真话。我想这个数应倒过来解读:80%犯罪官员应是“知法犯法”。也难怪从秦皇汉武2000多年以来,“官本位”已渗透到我们这个民族文化基因之中,“法治”从来都用于“治民”的,“刑不上大夫”才是现实世界的“王道”。翻翻过往的新闻,触目惊心。多个地方被一群“不懂法”的人治理多年。其中居然还有落马的法院庭长脸不红心不跳,“我就是个法盲”。话虽“雷人”,却也照出了一个事实:纵然是执法者也不把“法治”当回事儿,那留下的只能是“人治”了。要说“不懂法”,对犯罪的基层小吏。也算堂而皇之的借口,但去年以来被中纪委双规的60多个省部级高官,不至于糊涂到“不懂法”吧!是“不懂法”?还是“不守法”?甚而知法犯法?其实,在这些人的骨子里,他们真正心中敬畏的是权力,而不是“法治”。

敬畏权力。远比敬畏“法治”要安全得多,恐怕是官场中不能言说的潜规则。近两个月来,有两起灾难性的事故,一直让我的心变得沉甸甸的。

马年岁尾,哈尔滨五名消防员,葬身大火中,在哈尔滨的官方报道中,585字的通稿,“领导重视”的新闻竟占满了258字。

羊年的钟在上海外滩。敲响的不是新年的祝福,而是36条鲜活的生命伴随着心碎的钟声,离我们而远去!

也许是职业的敏感,令我吃惊的是,“领导重视”这类的报道仍然占据了中国各大主流媒体的头条位置。近年来,但凡灾难报道,“领导高度重视”之类的新闻屡见不鲜,对权力的敬畏,让这些官员反而忘了对人民的责任。当然。“领导重视”无疑体现了当局者对逝者痛心和抚慰,也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巨大关怀。但我还是觉得官方媒体如此看重“领导重视”之类的灾难性事件报道,总让我温暖中透着几分悲凉的成分。事前“执法”去哪儿了?事后的司法介入去哪了?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让领导“高度重视”,忧国忧民的习大大该何等心力憔悴啊!

“领导高度重视”本没有错,错的是问题之解决,官员们敬畏的是权力问责,而不是“法治”追责。是“人治”让人敬畏,而不是“法洽”让人惧怕。如果我们的官员平时都能敬畏“法治”的威严,哈尔滨的大火就不会烧起来,上海外滩那令人心碎的钟,就不会敲碎国人的心。也许精明的官员们自然能悟到:“人治”问责的弹性空间太大。问到当事人头上基本“问没了”!“法治”问责的刚性,却是公正的、长期的。

当然,敬畏公权,也是时代的进步。当今形势下,也可看出“领导之怕”——怕难辞其咎、怕责任重大、怕执政不力被问责。“怕”体现的是他们内心,对不尽责将被问责的畏惧,根本上说“怕的还是更大的权势”,怕的是“官”,而不是“法官”?这对上层的畏惧也许来自反腐的震慑?他们怕自己丢了乌纱帽,怕东窗事发身陷自己于囹圄。这“怕”的背后是对自己命运的关注大于对别人生命的重视,不知道这“怕”算不算一种进步呢?至少现如今官员们有点儿“怕”的觉悟了,虽然不是“怕”对人民不起。

羊年,春来早。昨夜西风凋碧树,独自漫步在汾河岸边,蓦然回首,坚硬的冰层已在融化,但愿“法治的春天”来得更早些。

猜你喜欢
灾难性交代敬畏
科学家说地球变暖速度比以前认为的要快,而避免灾难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将结束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敬畏先烈
综合发力 化解灾难性医疗风险
交代
交代
中国媒体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改进与不足
敬畏 果决 笃信
盗墓者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