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邓小平在青海

2015-04-29 04:40徐欣蓉
党的生活·青海 2015年3期
关键词:金银滩氢弹青海

徐欣蓉

邓小平同志视察青海时间虽短,却将他的足迹、他的深情永久地留在这片土地上。2015年是邓小平同志逝世18周年,可以告慰伟人英灵的是,今天的青海日新月异,明天的青海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1966年初春,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文革”前夕,3月的高原仍然寒风萧瑟。时任同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在薄一波、刘澜涛等15名同志陪同下,冒着料峭春寒,于3月29日来到了古城西宁。

亲切的关怀

30日上午,邓小平同志一行乘专列到221厂视察工作。途中,省委领导杨植霖、王昭、高克亭等向邓小平同志就青海的工、农、牧业生产以及铁路建设作了汇报。

农牧业是当时青海的主要产业。按照青海省“三五”计划要求,到1970年,全省按农业入口计算,人均占有粮食800斤;全省人均占有羊毛20斤,肉食品生产再上新台阶。小平同志仔细地听着,并反复询问、核实农牧业生产的各种数字,比较各种数字之间的关系,他一再表示:发展农牧业,“你们的潜力很大”,牧区人口每人每年仅羊毛一项就可收入四五十元;农业区“川水地潜力大”,农业生产完全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他针对青藏铁路建设情况指出,要结合实际和国家财政情况,搞轻轨、窄轨,站与站的距离远一点,站台也搞简易的,用内燃机车,先起过渡作用,用10年再说。要求省委和铁道部先算个账,搞好规划。争取早口把青藏铁路建设好,发挥铁路的作用。

远见与卓识

小平同志强调指出,青海的工作最根本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把农业搞上去。柴达木将来很可能发展成大工业区,农业上不去,大开发就有困难,必须把农业搞上去,为大开发创造条件。二是正确处理好民族问题,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大量培养少数民族的干部,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解决民族问题是不可能的。要选派优秀分子,特别是青年,让他们去参军,参加工厂劳动,到军队、工厂这两个熔炉中去锻炼,让他们学汉文,也学藏文,教他们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提高他们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逐渐培养成工人阶级,然后再派往民族地区工作,使每个基层单位都有这样的骨干。要改变青海的面貌,首先是改变这个面貌,这是基本功。把青海建设成为真正巩固的战略后方,这也是个标志。

难忘的回忆

邓小平同志一行来到海晏,换乘汽车向中同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金银滩草原驶去。一支隐姓埋名的队伍,一批优秀的科学家连续几年奋战在这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他们手中诞生。

站在海拔3200多米的金银滩,遥望茫茫草原和远处起伏的群山,邓小平——这位60多岁的老共产党员竟像年轻人那样兴奋不已。他告诉随行人员:原以为核基地一定在山沟里,没想到是在辽阔的草原上。

在221厂负责同志陪同下,邓小平同志兴致勃勃地视察了核基地模型厅、实验部、生产部等。刘西尧、李觉等同志向他介绍了基地党委贯彻毛泽东、周恩来指示,加快氢弹设计、研制工作的情况,邓小平同志听后非常满意,高度评价了我国科学家发扬学术民主、群策群力、求实探索的作风。视察中,当他踏进厂区,看到前来欢迎的人群时,生怕因自己的到来影响正常的科研和生产秩序。他告诉基地负责人,自己只是走走看看,不要惊动太大。看到厂区树少,他一再提出要多种些树,多组织职工家属生产,提高生活用品自给率。视察结束后,应厂领导的请求,邓小平同忐欣然命笔,为核基地题词“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遵照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邓小平同志的题词不仅为发展我国核工业指明了方向,而且也表达了他当时当地的心情和期望。

邓小平同志离开青海后,当年的12月,核基地按预定方案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5月,制造出第一颗氢弹。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我国第一颗导弹空投氢弹试验,为我国争了光。

猜你喜欢
金银滩氢弹青海
达玉部落寂寞的夜晚(组诗)
大美青海
塔尔寺和金银滩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
氢弹,不过如此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川西北的高原“金银滩”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