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釉上陶瓷山水画

2015-04-29 02:35刘立邦,刘少倩
景德镇陶瓷 2015年3期
关键词:釉上彩瓷画国画

刘立邦,刘少倩

山水画与陶瓷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以铅做溶剂,以铜作色剂的绿釉就已经出现在陶器装饰上,奠定了釉上陶瓷山水画的基础。山水艺术在釉上粉彩、新彩等陶瓷创作中,以其新的载体表现其笔墨情趣。作为颇具观赏性的釉上陶瓷山水画,在展现自然景观和壮丽河山主要突出其装饰性和艺术性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釉上山水画与传统的国画的联系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由于大多数人的喜爱,山水画一直是中国画的一大宗派,同样,也是陶瓷艺术家喜爱的表现之一。受中国画的影响,釉上陶瓷山水画发展至今,与传统的国画山水有着难分难解的联系。就创作氛围来看,国画风格在釉上山水中占其形式主流地位。国画山水以新的载体一一陶瓷材质表现其文化底蕴,用釉上彩等手段,从平面宣纸走上立体陶瓷来诠释新的国画神韵也可称之为陶瓷国画艺术。陶瓷为山水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让其在创作过程把中国画的精髓彰显得淋漓尽致。陶瓷山水画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中国画艺术水平的成就。

二、釉上山水的起源

陶瓷釉上彩包括新彩、粉彩、斗彩、古彩、墨彩、珐琅彩等。其工艺程序大致是素坯施釉经1300°C左右的高温烧成白瓷胎,或烧制颜色釉瓷,再在烧成的瓷胎上进行绘画装饰,最后入窑温大概700°C左右二次烧成。据考古资料介绍,最早的陶瓷釉上彩绘画装饰起源于宋代。宋代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此时出现了官、哥、汝、定、钧历史上著名的五大窑系。加之战争也使南北陶瓷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随着工艺技术的提高釉上彩也作为一种独特装饰方法展现在世人面前。宋代给以后明代陶瓷釉上彩技法的装饰及明清粉彩、珐琅彩、斗彩等陶瓷釉上彩工艺技法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明末清初陶瓷文人画家的参与,使已成熟的浅绛彩山水鹤立鸡群,而现代艺术家们用独特的艺术眼光诠释着釉上山水,其发挥的笔墨技巧和构图能力,使釉上彩山水上升到新的层面,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赏心悦目的釉上山水作品。

三、釉上山水创作技法

创作釉上陶瓷山水画时,一般沿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绘制。在当今的釉上山水画的创作领域中,为丰富作品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在装饰技法中应继承传统并寻求创新。因此,首先要考虑各种不同造型的陶瓷,如方、圆、凸、凹等器型去经营山水位置。把山水中的主题或精彩点放在器型的主视位置。如果篇幅较大而繁多,则精彩点应放在器型显而易见的平视位置。山水画景物的布置要根据其意境和器型加以适当地调整,达到画面和器型完美和谐统一。其次,像遇到乾隆画风时的釉上山水瓷一般都带有“开光”装饰。根据器身造型开有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空白堂子,四周布满花纹,如缠枝莲纹、变形回纹、宝相花等边饰,山水是空白堂子的主题纹饰。有的器型是成对的空白堂子,则要注意山水主题相互呼应,表现其主题特色,意境悠远。

从技法步骤上来分析,创作釉上山水陶瓷作品主要借助于色溶于油的特点,运用勾、涂、拍、染等手法表现同一色的各种色阶。有时为表达对艺术的理解可对几种颜色进行兑调使之产生出更贴合艺术氛围的颜色。线作为绘画语言考验创作者的基础功底,釉上陶瓷上的线要求浓淡相宜,在表现深远的景色时,应对景致进行艺术加工取其大概颜色变化。画树应取其春、夏、秋、冬长叶的形态,这样更符合釉上彩相对于釉下彩场面热闹的气氛,枯树较为单调,且对釉上彩较难驾驭。用勾线来表达水草、山石、树木,釉料深浅来表现对象的阴阳向背。对于庭院山树,树干纹路肌理加以区别,在做到胸有成竹便可省掉一系列繁琐的绘画工序。

“皴”在山水画的运用具有特殊意义,在釉上彩中应灵活运用多种“皴”法,使其画面生动丰富。釉上彩山水画面追求笔墨流畅。在釉上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各种釉彩。高品质的釉上山水画体现高超笔、墨、线、水的用法。

“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即体现画面浓淡干湿的变化。“笔墨等于零”在创作中不一味追求笔墨,而是使之服务于画面,讲求最质朴的语言。笔墨关系密切,笔为首位,釉上山水创作过程中画笔种类较为繁多,如典型的粉彩中就包含洗笔、画笔、彩笔、填笔等。使用这些工具时如果只追求画面颜色的变化而不讲求笔力、笔气、笔韵,画面气氛则会软弱无力。中国传统绘画讲求“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只有二者和谐统一,以气统力、统韵,以韵助气、助势,才能使画面达到最佳效果。对于“笔”的理解要讲求风骨精神,在此基础上再“墨分五色”,浓淡相间的墨使物象产生层次感、韵律感、节奏感。使画面烘托出苍劲浑厚、老辣、刚健挺拔或含蓄内敛、清新淡雅、意犹未尽的韵味。

四、釉上山水画的意境和绘画语言

山水画讲究意境,此也适用于釉上山水瓷画。王维的《山水决》载道“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上,肇自然之性,成就造化之功。”釉上山水瓷画与传统山水国画,只是在载体上有所差别,但绘画技法和审美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艺文成大功者,始之神于好,继之精于勤,至之成于悟在釉上山水画中注重笔墨情趣技巧的表现,画面格调中体现中国山水画中的“六法”,六项缺一不可,柔和成气韵,釉上山水画在遵循国画法则上体现精致的绘画语言更加贴近生命。釉上山水绘画语言并不是单纯追求某种视觉效果或某种程式化视觉,它是陶瓷艺术家“心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艺术提炼的表现过程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在釉上山水创作中,绘画语言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它主要表现创造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内心意蕴移入于自然。

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者们在不断地吸收国画艺术精华,创作出优秀的釉上山水瓷画作品。这些作品或用笔苍劲老辣,或设色清新雅致,或意境意犹未尽。在传承清代初期“四王”的水墨山水特点的同时,运用陶瓷为载体把平面山水转向立体山水作品,将山水与人物相交融,创造出更具生活气息的作品。釉上山水画的布局、笔墨形式、表现技法,是以国画为基本功,它对釉上山水瓷画的创造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釉上山水瓷画的创作中,我们要深入探索研究创作技艺,吸收国画、书法的艺术风格,使诗、书、画、印相融合,结合当下审美观念,发挥陶瓷材质的优势,创造出更多更精美的釉上山水瓷画作品。

釉上山水瓷画表现语言重要的特色是具有较强的写意性。从另一方面理解为不是单纯的以玩技为主。当代釉上山水画更趋向于文人品味,通过线与色的反复斟酌,营造具有文人气息的意境。在造景过程中创作者赋予作品生命和灵魂,它需要画家有丰富的情感经验来表现。为了营造“气韵”,当代陶瓷艺术家们在绘制技艺上一面反思一面拓展,使之表现技法丰富多样,喷涂、拓染、粘贴、雕刻、堆积、肌理等手段都为之服务,使作品更具时代特点。另外注意的是釉上山水画应避免繁密至不透风的表现形式,山水画与陶瓷相结合不能失掉陶瓷的材质美,在饱满布局的基础上,对留白的处理也是处理意境的一种方式。整个画面要达到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和谐统一。在继承传统山水国画精髓的基础上体现其时代特点。

五、釉上山水画的特牲和要求

陶瓷山水画艺术与其它绘画艺术一样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是相互影响和借鉴,在思想上体现时代精神,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成为陶冶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艺术品,成为建设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的彩瓷艺术。作为工艺美术创作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社会职责感与艺术修养,必须坚持深入实际,多写生、勤速写、苦练艺术眼力,做到身动、心动、手动,达到眼容心灵所感,手动随心所欲,所画景物形象使人触目,独成一格。要师法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外师造化、长期苦练、亲身实践、博学修艺,多参考学习陶艺大师的优秀作品和绘画技巧,才能创作出引人入胜,形神兼备的优秀艺术作品,以最少的笔墨来达到最完美的画面意境,利用空白的处理来达到瓷质的洁白之美感。在山水画的构图上,要与陶瓷造型和谐一致,采用宾主、虚实、呼应、开合等法则,既符合美的规律,也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在欣赏这样的陶瓷艺术作品时,才能使人胸怀宽畅、通达,滋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自豪感,丰富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六、结束语

一幅精妙的釉上山水画不仅要有精湛的绘画技艺,更要有对大自然美丽灵魂的折射,而这就需要艺术工作者在绘画过程中体现山水的灵气与生命。纵观各个朝代的各派艺术家对山水画的不同画法可以发现,作者们对中国山水画的描绘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这就形成了不同朝代山水画的不同风格特色。釉上新彩山水画属山水画的一种,它作画于陶瓷白胎之上。釉上山水画讲究灵气,给人们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艺术是永无止境的,陶瓷山水画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王锡良大师的陶瓷山水画,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画法,他晚年创作的山水概括简练,一棵松、一个人都简洁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多一笔则不美,少一笔则不妙,这样美妙创作的山水瓷画得到藏家的青睐,同行赞赏与效仿,他的《黄山四千仞》就越看越有味道,形成了令人尊敬的、独特的艺术大家风范。

猜你喜欢
釉上彩瓷画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圆梦》釉上彩瓷瓶 作者:余晓霞
瓷画艺术家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王延天作品精选
卞哲甫作品精选
国画欣赏
瓷画猫系列作品
花开富贵 瓷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