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习
中图分类号:S831.4+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5)03-0026-02
次品鸡蛋是软皮蛋、薄皮蛋、沙壳蛋、破壳蛋、褪色蛋、粪污蛋、带锈蛋的总称,其对于冀南地区蛋鸡养殖户来说并不陌生,每天都有,少则1%左右,多则30%以上,一般为2~3%,其长期困扰着冀南地区蛋鸡养殖业的发展。
1 影响因素
1.1 品种因素 不同品种的蛋鸡其不同次品蛋的类型也不相同。如:尼克珊瑚粉蛋鸡见蛋早、单个蛋重大,开产时应激强烈,容易引起啄蛋,致使破壳蛋、血污蛋较多;白壳蛋蛋壳因没有粉壳蛋或紫壳蛋蛋壳坚固而破壳蛋多;海兰灰蛋鸡夏季粪便较其它品种的蛋鸡稀,粪污蛋较多;当地笨鸡的次品蛋较外来品种鸡少。
1.2 环境因素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蛋鸡的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摄入的总钙量减少,再加上部分钙随粪便排出,因鸡体内出现原发性钙缺乏而使薄壳蛋增加,又因粪便较稀而造成粪污蛋增加。在气候突变、疫苗注射、机械噪音、营养改变、药物刺激、人员调换等应激因素作用下,因使鸡体生理规律发生紊乱而引起软皮蛋增加。
1.3 管理因素 光照增加过早、光照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不能使产蛋鸡得到充分的休息,因不利于蛋壳的形成或因产蛋疲劳症而出现薄壳蛋、褪色蛋、沙皮蛋等次品蛋出现较多的现象;密度过大、强烈应激时破壳蛋、薄壳蛋也会增多;鸡笼严重老化时笼底坡度增大或减小时破壳蛋增加;鸡笼严重生锈时,铁锈容易沾附在蛋壳上形成带锈蛋。
1.4 营养因素 因饲料中钙含量低或其中的钙不易吸收或因钙、磷比例不协调等使原发性或继发性钙摄入不足而出现软皮蛋、薄壳蛋等次品蛋的增加。
1.5 疾病因素
1.5.1 肠道疾病 当产蛋鸡患有大肠杆菌病、蛋鸡弧菌性肝炎、坏死性肠炎、鸡白痢、寄生虫等病时,因肠道粘膜遭到破坏,肠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显著降低,鸡体内钙质减少而不能满足合成蛋壳需求,出现大量的薄壳蛋、沙皮蛋。
1.5.2 发热性疾病 当产蛋鸡患有慢性鸡新城疫、鸡巴氏杆菌病等发热性疫病时,因采食量明显减少,吸收率降低,内分泌失衡,致使鸡体内钙源不足或不能有效利用而出现大量的薄壳蛋、软皮蛋、畸形蛋等次品蛋。
1.5.3 呼吸道疾病 当产蛋鸡患有鸡传热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或肾传染性支气管炎时由于内分泌功能减弱或大量钙质沉积在肾脏、输尿管,造成蛋壳的合成原料不足而产出大量的软皮蛋、无壳蛋、畸形蛋等次品蛋。
1.5.4 输卵管性疾病 当产蛋鸡患有产蛋下降综合征或细菌引起的输卵管炎症等对输卵管有破坏作用的疾病时,使蛋壳的合成受阻,而产出无壳蛋、软皮蛋、沙皮蛋等次品蛋。
1.6 生理因素 次品蛋最少的阶段应为240~390d的蛋鸡,刚开产的蛋鸡因内分泌功能不健全导致蛋壳质量不好,次品蛋较多;产蛋后期随着产蛋鸡变老、内分泌功能的退化,也能导致蛋壳质量不好,蛋壳质量最好。
2 对策
2.1 品种选择 引进雏鸡时应根据市场对蛋壳颜色的需求选择蛋鸡品种,当白壳蛋、粉壳蛋或紫壳蛋都好销售时应选择蛋壳质量较好、次品蛋较少的粉壳蛋或者紫壳蛋鸡品种。
2.2 保证营养 饲料营养应科学、合理(钙、磷比例应为1.5~2:1),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同时应设法提高产蛋鸡的采食量,以满足产蛋鸡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2.3 控制光照 见蛋较早的蛋鸡品种应延迟其增光时间,如尼克珊瑚粉蛋鸡最早105d见蛋,135d产蛋达到50%时开始增加光照,160d产蛋接近高峰时增加到16.5h/d即可。
2.4 减少应激
2.4.1 提前免疫 产蛋下降综合征、新城疫、支气管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病应在100~140d开产前或产蛋率达到5%时用长效疫苗免疫,在产蛋高峰期不再免疫。
2.4.2 减少噪音 鸡舍应建在环境安静的地方,其与铁路、公路的距离在500m以上,在鸡场内或鸡舍附近不启动机动车辆,工作人员工作时应轻拿轻放。
2.4.3 防止惊吓 工作人员应分工明确,坚守岗位,能有效防止虫、蛇、鼠、兽进入鸡舍,应有通风降温设施或措施,在夏天炎热季节使鸡舍内温度不超过25℃。
2.5 综合防疫 通过合理设计鸡场的建造布局及定期清扫、消毒、通风换气、搞好免疫、补充维生素A或鱼肝油和维生素C等减少疾病的发生,必要时进行与疫病相应的药物预防,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治疗,病死鸡尸体及粪便应及时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2.6 淘汰和出栏 450日龄以后的蛋鸡产蛋性能和鸡蛋的品质明显下降,所以此时应勤于观察、及时发现蛋品不好的鸡并淘汰,480日龄以后的鸡群总体蛋品下降时应及时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