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之行动力的研究

2015-04-29 00:44王玉萍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35期
关键词:思品责任意识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公民素养”为核心的调适力、思辨力、信念力和行动力。行动力也叫实践力。刘磊、傅维利在《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域培养对策》中认为:实践能力是对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及方式上直接起稳定的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基于此,笔者认为作为思品学科核心素养的行动力,是学生能应用思品学科知识和技能支持某种论断、表达和主张个人立场的能力,有采取行动调节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参与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采取某种行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等等。行动力作为一种实践,是思品课的落脚点,也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必然,彰显了思品课实践性的特点。

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之行动力的构成要素有:(1)行动动机。指由实践目标或实践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2)行动目标。行动要达成的愿景就是行动目标,它是一个人能力的方向和行动的指南。(3)匹配分析力。即人在做出实践决定前,对主客观因素的存在状态进行准确考察和权衡,依据主客观条件的匹配关系,理性地选择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能力。能否理性地依据主客观条件的现实状况作出正确的实践选择,对于实践活动的成败至关重要。(4)策划力。我们把在具体实践情境中提出实践方案的能力叫做策划力。一旦做出采取行动的决定,实践者就要制定行动计划,确定解决方案。问题解决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直接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效果。(5)执行力。正确的实践方案必须配以恰当的执行活动,才能最终完成实践任务。顺利地实施实践方案,需要具备相应的身心素质,统称为执行力。行动者的专项技能、资源分配能力和意志品质是决定其执行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6)评价力。对行动的结果是否达成目标进行判断、分析、评估和反馈。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归属和落脚点,而思品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等要素构成,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其中行是知、情、意的外部表现,又是知、情、意的目的。所以,我们实施德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知行统一。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注重培养公民的行动力是实现思品课程德育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思品课程的根本落脚点。

实践性和行动力是很多课程的追求,例如物理化学课程比较关注实验操作等实践能力,而思想品德课程的行动力是围绕“公民素养”这个核心展开的,侧重于关注公民的政治参与、公共参与的行动力。思想品德课程本质上不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因此,作为思品学科核心素养之行动力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以刘文明老师的《在“责任”中长大》为例,要让学生形成“自觉承担责任”的行动力,具体策略如下图所示。

第一,目标引领,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

行为动机是个体从事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它促使个体把对任务目标的认识从外部诱因转化成内部需要。没有相应的动机,根本不可能从事实践活动。本节课的执教者“三维目标”设置明确,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引领——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自觉承担各种责任,凸显能力目标的引领——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此,教者以“2013年度全国最美孝心少年”邵帅的故事为引子,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以“议责任”拉开问题探究的序幕,“悟责任”“辩责任”把课堂探究推向高潮,最后“明责任”则回归思品课的本质育德导行上来。整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焦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之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践压力,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分析、辨别、探究,在目标的驱动下逐步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表达和主张个人立场的能力。

第二,情境引领,推动学生的自主体验

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应该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品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深化其思想认识,锤炼其情境实践能力。

本节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有了明确的认识后,又精心设计了“课堂辩论”的环节:邵帅的事迹播出以后,有些人说这孩子真不幸,小小年纪就要挑起如此重担;也有人说,这孩子是好样的,将来肯定能成才。同学们,你们认为责任是负担还是动力呢?教师进一步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设计问题的焦点,提供问题思考的角度,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经验发表不同见解,展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并由此萌发践行的动机。在思辨、争论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分享了人生经验,修正了片面认识,完善了道德思维,形成了道德评价能力,最终促使其行动力逐步提升。

第三,方法引领,助力学生的行动培养

解决任何一个具体的问题都需要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并且同一实践领域的专项技能和方法是可迁移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行动力),必须进行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尤其是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社会阅历较浅,能否理性地依据主客观条件的现实状况作出正确的实践选择,能否在具体实践情境中制定并完善实践方案,这些都需要教师一定的引领和指导。

本节课,教师通过对“14岁的我挑过了什么担子?还有哪些应挑而没挑的担子?”的反思,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最终明确责任意识就是要求公民承担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等多方面的责任。但是,对如何去承担好这些方面的责任,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和引领。尤其是对“彭宇案”这样较为敏感的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面临道德实践的两难境地时,如何选择如何行动?教师只是给予了理论层面的探讨,而缺少了具体方法和技能的指导,比如行动前的权衡、行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行动后的维权等等。

第四,课程引领,延展学生的行动空间

思想品德习惯是行为经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动力定型,是自动化行为。我们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搜集丰富的资料,参与公共生活,扩大认识和活动的范围,就有必要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使教育形成合力。

美国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用数字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内容(平均学习保留率)有巨大的差异。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差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采用“示范”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记住75%的内容。最后,是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所以,思品课教学除了采取课内操作、表演等方法当堂见效外,还应注重课外的延伸与拓展,这样,学生在课堂内所形成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必然在生活中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本节课,教者虽然注重了“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的培养,但是“实际演练”还远远不够,学生获得更多的是理论上的认识,而实践能力的获得却较为浅显。如何内化为行动?我们可以尝试把“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的培养与其它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如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公民教育、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等等,也可以进行主题式班团队活动,因为“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的培养,远远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第五,评价引领,驱动学生的自主行动

行动、展示、应用、调试、完善、纠正、改变……学生的这种行动力培养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磨砺,亲身参加多样化的活动,通过广泛的迁移、定型、泛化,最后才能逐步形成。许多品德特别是公德,必须在公共生活的环境中,通过公共交往才能得到体验和内化。如何促使这种自发行为的养成?笔者以为评价方式的引领是一条重要的路径。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承担的责任进行了自我反思和分析,学生也勇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意识到了自己已经承担的责任和还未承担的责任,并通过辩论对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理清了人生与责任的关系。至少在理论操作层面上的认识是清晰而具体的,但是,在行动的检验和反馈上还显得欠缺,缺乏及时的跟进反馈、有效的评价方式,理论与实践有所脱节。笔者建议教师可在本节课结束时布置课后实践作业:“你如何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中学生?”引导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操作,并设计好评价反馈表,从“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等方面进行点评,成为学生期末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此驱动学生自主、自发地去设计行动方案。

要着眼于“最好”——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手于“可行”——学生行动力的培养。“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倡导“日积月累”的长效教育。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实践,不断积累,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必将水到渠成。

(王玉萍,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213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思品责任意识思想品德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