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地享受最纯净的幸福

2015-04-29 00:44孙孔懿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35期
关键词:林斯基歌德苏霍姆

许多人都爱读诸葛亮的一段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生性喜静畏动,自然也喜欢这段话。

不过,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一是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大凡想做一点实事的人们何尝不想宁静?只是外界的东西南北风常常吹得我们心烦意乱,欲静不能。二是许多时候我们自己不想或不甘过于安静,似乎只有在繁忙和热闹中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体现自己的价值。

近读朱光潜翻译的《歌德谈话录》,其中一天的谈话题为《宫廷应酬和诗创作的矛盾》,说的是歌德写作《浮士德》第二部中《古典的巫婆集会之夜》一幕,刚将草稿写成便想交付出版。友人替他担心:这一幕一旦付印将会永远以未定稿的面目留存于世。歌德颇感为难:“写完要三个月,哪里找得到一段安静的时间呢!白天要求我做的杂事太多,很难让我把自己和外界隔开,来过孤寂的生活。今早大公爵的大公子呆在我这里,大公爵夫人又约好明天正午来看我。我得珍视这种访问,把它看作一种大恩惠,它点缀了我的生活,但是也要干扰我的诗兴,我必须揣摩着经常拿点什么新东西来摆在这些高贵人物面前,怎样款待他们才和身份相称。”

如果不是从谈话实录中获知,我们还真难相信像歌德这样伟大的天才,竟会为鄙俗之气意得志满,且有迎合、巴望之意。难怪恩格斯在称赞他的伟大天才的同时,批评他“有时居然是个庸人”。不过歌德是真诚的,他无意掩饰自己的庸俗,或者说他并未意识到这种庸俗,这是他的可爱之处。其实,我们许多人何尝不处于这种矛盾之中?何尝不在这种既怕又要的矛盾中半推半就?只是我们没有歌德这般坦诚,我们常常将自己的心浮气躁归咎于环境。

人毕竟是人。人能成为自己的主人,也能反作用于环境。人总是向往超脱于环境的羁绊,追求完美的生命形态和自在的生活方式,哪怕是理念的或者诗意的。事实上,超脱于这种矛盾之上的确有其人,最著名的例如陶渊明。他写诗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现代社会,在教育界,苏霍姆林斯基也是这样的人。他高人一筹的是: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将动与静结合起来,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在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白天是生龙活虎般的活泼,而清晨与深夜则万籁俱寂,正是他读书、思考和写作的“时间特区”。笔者有幸瞻仰过他当年一间仅仅数平方米大的办公室,也是他的“思考室”和“写作间”。他说:人的最大的幸福就是在精神上跟书籍交往的幸福,安静地获得智力上和审美上享乐的幸福。凡是在天将破晓时刻肯于发奋的人,会在自己的眼前展现出一幅奇妙的世界,两小时的晨读会给人带来无价的精神财富。他20多年如一日,每天都是从早晨5点开始自己的读书和思考,直到8点钟准时到校门口迎接上学的孩子们。

放学后孩子们离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迎来一天中第二个静心思考的时段。更深人静,浮尘纷纷落定,喧嚣逐渐沉寂,他便进入“本真澄明之境”——一种静美空灵的生命状态。此刻,潜意识活跃起来,灵感的火花频频闪现。眼前仿佛水落石出,雾散天晴。藏匿的事物逐一显现,遮蔽的事理变得敞亮,扑朔迷离者暴露出本真,隐约的感悟趋于清晰,沉默不语的文字材料也仿佛鲜活起来,争着向他诉说。他让胸中的激情和思绪顺着笔端尽情流淌,转换成鲜活灵动的文字,传播到五洲四海。亚里士多德认为:各种快乐以其纯净性相区别,例如视觉以其纯净而优于触觉,听觉与嗅觉优于味觉,而思维的快乐就比一切更为纯净,因而是一种神圣的生活方式和最高的幸福。凡是思辨所及之处都有幸福,哪些人的思辨能力越强,哪些人所享有的幸福也就越大。苏霍姆林斯基每天都在享受着这种精神的自由与表达的欢畅。他在孕育和诞生一部部著作的同时,也在不断享受最高最纯净的幸福。

(孙孔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10013)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林斯基歌德苏霍姆
歌德的书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我要歌德的书
朗费罗与歌德文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学前教育思想探析——基于“快乐学校”教育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