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外军事基地遍及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四大洋,辐射全球40多个国家,基地总数598个。其中,美在亚太军事基地数量仅次于欧洲,约占美国海外基地总数的42.7%。
东北亚基地群:针对中国意味浓厚
美军东北亚基地群,以日本横须贺为核心,辐射至冲绳白滩、佐世堡、厚木海和韩国的釜山及镇海等,控制宗谷、津轻、对马等三大海峡,可应对来自中国、朝鲜半岛与西北太平洋的挑战。作为第一岛链基地群,东北亚基地群拥有各类军事基地181个(日本140个,韩国41个)。仅该地区美军常驻或战时可以使用的港口有30多个,可容纳各型舰船1300多艘,排水量约930万吨,可谓是美军“岛链”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为了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出现的各种新威胁、新挑战,美军在东北亚基地群的主战武器装备调整更加迅速,海空战场准备更加到位,针对中国的意味也更加浓厚。
在陆战装备方面,未来驻韩美军将完成“增强部队计划”,“爱国者”3型防空导弹和24架AH-64D型“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将被部署到朝鲜半岛。在海上舰艇方面,将用现役“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中性能最先进的“安提坦”号替换同级别的“考彭斯”号导弹巡洋舰。同样用“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中作战能力最强的“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替换同级别的“埃塞克斯”号。在空中装备方面,目前普天间机场的MV-22“鱼鹰”已达到24架。“鱼鹰”倾转翼飞机的最大时速为原先CH-46型运输直升机的两倍,搭载量也是后者的两倍,作战半径达到后者的5倍。对此,日本《朝日新闻》分析称,24架鱼鹰机,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内,将一个营的海军陆战队,部署到钓鱼岛。
为加强对东海,尤其是中国海军的动向实行实时监控,2013年12月开始,美军向位于日本冲绳岛的军事基地派遣6架P-8A“海神”巡逻机,并计划于2017年在冲绳地区美军基地部署海军版的“全球鹰”大型无人机。
关岛基地群:“遏制中国”的超级基地
位于美属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距台湾海峡、南海、朝鲜半岛距离均为3000千米左右的关岛,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关岛基地群中最主要的空军基地是安德森战略空军基地。该基地系美空军第13航空队司令部驻地,由此起飞的美战略轰炸机可在12小时内打击亚太地区的任何目标。目前安德森空军基地部署了可覆盖整个亚太的64枚空射巡航导弹,并驻有15架B-52轰炸机(最多可容纳150架)。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安德森空军基地都是重型轰炸机部队的驻地。英国《每日电讯报》曾报道称,美拟斥巨资将关岛打造成一个超级军事基地,“以此牵制中国军力增长”。同时披露,这是美国自二战以来向军事基地投资最多的一次。
关岛的海军基地有美军在西太平洋唯一的核潜艇基地——阿普拉海军战略核潜艇基地、阿加尼亚海军航空站。值得注意的是,从2014年开始,为有效对抗中国防止美军靠近领海的所谓“拒止战略”,美宣布在关岛的部署“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从3艘增至4艘。
《华盛顿自由灯塔》认为,关岛是美军在亚太最重要的战略枢纽,也是五角大楼推行以中国为假想敌的“空海一体战”战略的关键基地。
东南亚基地群:监控南中国海“桥头堡”
冷战时期,以菲律宾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为中心的东南亚基地群原为美“岛链”中承上启下的一环。但1992年11月苏比克湾海军基地交还菲律宾后,美国丧失了“岛链”中这重要一环。
然而,随着美国对中国军力发展警惕性越来越高,美军认为菲律宾是围堵中国“第一岛链”中最脆弱的一段,菲与中国台湾岛相望的巴士海峡往往是中国潜艇前出太平洋的捷径。2014年4月底的奥巴马亚洲四国之行中,美菲就达成《菲美加强防御合作协议》框架性协议,允许美国在菲律宾的海军和空军基地重新驻扎。
其实从2013年开始,根据菲律宾一机密政府文件显示,美军派出的P-3C反潜侦察机就以吕宋岛的克拉克空军基地为据点,针对仁爱礁、黄岩岛等附近海域为重点展开侦察。据称,为了方便美军临时借用克拉克空军基地,菲律宾政府还专门在该空军基地修建了机库。
除了菲律宾,近年来美国在新加坡建立的樟宜海军基地,其战略地位更是十分抢眼。早在2013年,美军第—艘“自由”号濒海战斗舰就已进驻樟宜基地,并在中国南海海域进行了长时间侦察巡逻。
美国海军使用樟宜基地,可以方便地通过南海和安达曼海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向西可以驶往印度洋、阿拉伯海增援驻波斯湾的美军,向东则可以随时监控南海以及台海周围局势,并使亚太美军在日本本土-韩国-冲绳-台湾-菲律宾-新加坡一线构筑的链式结构更趋完整。按美国海军设想,新加坡的樟宜基地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成为美国海军监控南中国海局势和进出印度洋的“桥头堡”,其战略意义绝不亚于当年的金兰湾和苏比克湾。
中亚基地群:战略威慑中国西大门
目前,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基地主要是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空军基地、阿富汗的坎大哈基地、以及巴格拉姆基地。
尽管2014年10月美军宣布在阿富汗战斗行动结束,但美军依然保持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军事基地的使用权。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距离首都喀布尔北部大约47千米,离中国西部边境只有700千米左右的路程。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侵占阿富汗期间,它就是苏军航空兵的基地,建有一条长约3000米的跑道,可供大型运输机和轰炸机起降。
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已成为美军在整个中亚地区屯兵最大的基地,也是美军在中国西大门外驻军最多的大型基地。其最大威力在于能够起降美军现役最大运输机C-5。这意味着该基地可起降美军任何大型轰炸机,包括B-52H、B-1B和B-2。而这三大远程轰炸机航程均达10000千米左右,既可常规战,又可核战,其战略威慑效应不可小觑。未来一旦美军战机从这里起飞,只需半个小时左右,就可飞抵中国西部边境附近空域,对中国西部空中安全构成重大挑战。
印度洋基地群、澳大利亚基地群:“苦心经营”防中国
美军在印度洋的唯一基地位于查戈斯群岛的迪戈加西亚岛,该基地位于印度洋中部,可支援中东和波斯湾,监视和控制印度洋海域,基地占地27平方千米、驻有1500名官兵。
该基地是唯一一个美军战略轰炸机不需加油便能对东、西半球进行军事干预的军事基地。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6架B-2隐形战略轰炸机秘密部署迪戈加西亚。该基地的港口有一个机械化码头,两条深水航道,可以停靠航空母舰,核潜艇和作战物资预置船队。
可以说,经过多年经营,迪戈加西亚已成为类似于西太平洋的关岛,是美军“印度洋不动的航母”。
近年来,美致力于在亚太地区部署一条所谓的“太平洋锁链”,试图将其在太平洋上的基地链与印度洋上以迪戈加西亚为中心的基地链连在一起,构筑一条东起阿留申群岛,西至波斯湾的上万千米的超长防线。奥巴马政府更是明确将“亚太”定义为包括印度在内的“印太区域”。
为此,美不断加强迪戈加西亚基地建设,增加海上预置装备,使之可在7-10天内为3-4个师的地面部队提供战斗装备。届时,迪戈加西亚岛将成为美军作战的主要武器装备补给基地,并与阿拉斯加、波多黎各、关岛、英国一起,形成支援美军在全球各地作战的五大“前方支援基地”。
说起澳大利亚基地群,当前美国在澳大利亚的基地设施不多,主要是海军通讯站、导航站、宇航追踪站等,用于监控中、俄等国的核试验,并为美空间力量服务。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4月美媒体就披露称,美澳两国官员正考虑在科科斯岛部署P-8反潜机和“全球鹰”无人侦察机。
对此,有军事专家分析认为——如果将“全球鹰”或是P-8A部署到科科斯岛上,整个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印度洋的东北部无疑就都在其完全监控之下,弥补目前美军在整个印度洋只有中部的迪戈加西亚一个落脚点不足,并将美军印度洋与太平洋基地群完整地衔接起来——从日本冲绳海空基地、关岛、新加坡樟宜基地到澳大利亚达尔文基地、科科斯群岛、迪戈加西亚基地。如此苦心经营,无非是将“紧盯”的焦点落向中国。
(水云间荐自《航空知识》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