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今天的历史,可能是昨天的新闻;而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因此,站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一历史长河中看待任何一篇新闻作品,都是浪花一瞬。
新闻忠实地记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变迁,具有深刻的历史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新闻是有生命力的。这种生命力特指针对现实、放眼未来和经得起时间与历史考验的新闻作品,常常被人们永远铭记。
如何让新闻经得起时间与历史考验,具有生命力,新闻作品至少要具备3种品质:
第一,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拥有长久生命力的前提条件
新闻从业者都知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报道。其中,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由此可以看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是新闻的第一要领。新闻记者,就是真实现场、真实存在、真实事件的客观记录者,是现象、本质和真相的揭露者。新闻采写与新闻作品,也只有始于真实,才能做到如实地反映客观存在与真相。
真相源于事实,但有些属于事实的东西,却并非真实,更非真相。换句话说,世间万事万物纷繁复杂,原本是由事实构成的所谓新闻,有时却是假象。不久前,我国西部某县的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两次捐资助学”之事件就是一例。一家新闻媒体记者听闻此事后,便赶去采访当事人,了解到确有其事,捐资者所在单位和捐资助学发起单位也出面证明“副局长某某某爱心可嘉”云云……于是,记者迅速成稿,没想到稿件在媒体刊发后有读者发来揭发信称,这是一篇严重失实的新闻报道。当时记者非常纳闷,自己亲自采访的东西怎么会失实呢?为此,他二次来到采访地……经过慎重调查核实方知:第一次捐资赞助的一所当地小学,是某某某副局长儿子在读的小学,捐资助学是其儿子能够进入这所学校的前提条件;第二次捐资帮助的是他的一位远房亲戚,这位亲戚通过自己的亲戚为某某某副局长摆平了一件“闹心事”,他为此只有“意思意思”。
6年前,记者到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旗县了解其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采访快结束时,当地随行的同志告诉记者,当地各种产业门类齐全,不仅煤炭、电力等能源工业发展势头很好,农畜产品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也方兴未艾。当时记者有点纳闷:未听说此地有装备制造业,果真是这样吗?随行的同志说,他们当地唯一的装备制造业就是汽车组装与生产制造。为了揭开谜底,记者要求去汽车生产车间和现场看看……当来到那位同志所说的汽车生产基地时,只见厂区大门紧闭,当时是星期二,正值上班时间,而厂区大院里却空无一人,一位看门的老大爷出来告诉我们,他来这里已经很长时间了,领导只让他看护院子里的东西,没看到生产什么汽车。后经了解得知,这里曾经生产的汽车,是一种几乎被市场淘汰的品牌,项目落地投产后只断断续续生产了一年多,而后便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只有接到订单时才忙几天,忙完后便又悄无声息。近几年,由于该车型落后、耗油量大且安全性能差,厂家又无法通过加大投入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因而该车几乎无人问津。而当地在宣传其优化产业结构成效时,依然将其列入其中。
在记者采访结束的一个月后,见到一家新闻媒体在报道那个旗县的所谓“装备制造业”,并吹得神乎其神,记者被惊得目瞪口呆。
上述事例说明,有时确实存在的事实,未必是真相。新闻事实和新闻真实、新闻真相,二者应该是统一的,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抽丝剥茧探内核,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统一。像上述“捐资助学”新闻,记者若能扩大范围进行采访调查,特别是深入基层群众中了解事实真相,发现“捐资”背后的真相并不难。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失实新闻,当然没有生命力。
第二,贴近大众、贴近生活是新闻拥有长久生命力的有力保障
贴近大众、贴近生活,新闻才能真实而不失实;贴近大众、贴近生活,新闻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上世纪30年代中期,山东西部、江苏北部水灾严重,作为大公报的特派记者,萧乾与画家赵望云等抵达灾区一线采访报道,在亲眼目睹了灾区人民群众忍饥挨饿、生活陷入困境的现状后,萧乾进一步深入受灾群众家中调查了解事实真相……随后,萧乾满怀深情地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其系列报道后来被收入《流民图》,这组系列报道不仅记录下了当时灾民的生活窘境,而且整组报道由于源于现场、源于真情实感和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现实,因而令人感动落泪,表达了一个记者忠于事实、忠于人民、忠于真相,忠实服务人民、忠实贴近人民和为民请命的情怀与勇气,被誉为上世纪30年代新闻史上的经典名作,直至今天还被业内传为美谈。
试想,如果萧乾不深入灾区、深入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能采写出这样的传世名作吗?显然不能。当前我们提倡的“走基层”,就是让记者走下去接地气和反映新闻真相。
新闻的生命力在哪里?在基层中,在实践中。无论是身处深山的邮递员翻山越岭几十公里送信到户的事迹,还是贫困地区民办教师领着少得可怜的薪水数十年如一日苦苦守望,这些带有浓厚生活气息和泥土芳香的新闻,使人受到教育,更让人们了解复杂而多彩的生活形态。不少当事者的生活与命运也因这样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报道而改变。这样的新闻是人们想看的新闻,这样的新闻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采访到富有生命力的新闻,只有贴近大众、贴近群众、贴近人民、贴近实际。
第三,鲜明的时代印记、独特的新闻视角是一篇新闻拥有长久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段文字,是1949年4月下旬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原文中的一段话。直到今天,这篇正文(加上标点符号)只有199字的消息,依然是新闻的经典之作。那么,这篇稿件之所以经典,原因在哪里?除了“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报道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等因素外,最重要的一点恐怕就是其鲜明的时代印记、独特的新闻视角了。当时,正值解放战争进入决胜与收尾的关键时刻,全国人民期盼了多年的“过上太平日子”的愿望就要变为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无疑将对我军最终取胜起到鼓舞士气、鼓舞斗志的作用,也起到让国民党政府认清大势的作用。另外,全文从“长江防线正在失守”这一独特的新闻视角切入,并将其巧妙地与我军取得的胜利成果结合起来,告诉正在垂死挣扎的国民党当局: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无论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还是在中国新闻史上被称为状元之作的朱启平的《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不仅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更有其独特的新闻视角,深深触动了中国人,成为彪炳史册的经典名作,拥有了长久生命力,至今被人们铭记。
当下,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从我国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只要紧紧抓住这一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的主题,并以独到的新闻视角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地记录发生在时代大潮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我们就能采写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经得起时代与历史考验、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