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光
茶道艺术家的概念是蔡荣章先生一直力倡并践行的。想想也是,当茶馆越来越多出现在城市里,其生态却步履维艰,很多茶馆的茶艺师和服务员一样,坐在低矮的凳子前被人吆喝使唤,茶文化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泡茶师应该和小提琴手、画家一样,可以演示或创作自己的作品,让人们欣赏,“茶道艺术家与茶汤作品”应该被重视。茶道艺术作品,就是用心呈现最好茶汤,接近于完美,让茶汤成为一件“赏心悦口”的作品。
这样做,一是让泡茶师得到尊重,二是让茶更接近于“道”。
2015年的4月8日,漳州科技学院举办了第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展示了一次特别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国内知名的茶人李瑞河、蔡荣章、韩国圆光科技大学的李贞秀、马来西亚的许玉莲等十人,亲自奉茶,冲泡,用心创作茶汤作品,践行以最好的茶汤艺术作品来展示茶道艺术家的魅力。
这一次的茶会,摒弃了许多形式,不需要音乐,不需要熏香,甚至茶席也不用插花,只使用最能展现茶汤滋味的器具与水,在一个洁净的室内空间,按照事先约定的程序,由十二位茶道艺术家创作茶汤作品,每席供六至七名嘉宾欣赏。
当晚七点半,嘉宾抽签入席落坐,随之三声锣响,茶道艺术家列队出场,全场安静地只听得到煮水声。没有主持人,只有大家心中遵循的规则,品饮两款茶,每款冲泡四道或以上。每款茶的第三道冲泡过后,以茶食来调整品饮的节奏。饮完第四道,静等一声锣响,茶歇十五分钟,再次抽签入席欣赏第二款茶汤作品。
最理想的茶汤作品,像一道音乐,展现不同的节奏韵律,而每一盏茶汤的滋味就是最美的音符。茶道艺术家去展示不同风格与主题的作品。
在这个過程中,人们静静欣赏茶汤,专注于纯茶道的理想。
我们习惯了在茶会或茶席之中展示过多的内容,是应该回来关注基础茶汤的时候了。
这一次的研讨会,以“品茗空间”为主题,蔡荣章先生对相关的概念予以厘清:茶汤是茶道的核心价值,茶席是泡茶喝茶的地方,品茗空间必须有人泡茶喝茶进行茶事。研讨会的十余位学者从古今中外、大小主题不同角度阐述品茗空间,但都承认,探讨品茗空间,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展现更好的茶汤。
研讨会期间,茶学院的一二年级学生还演示了完整的小壶、盖碗、大壶、含叶、大桶泡茶法等,严谨从容,简捷优雅。在场的百多号嘉宾都喝到含叶茶法泡出的甘醇而不过于热浓的茶汤。这里就涵括了行茶法的改变:面对很多来客的盖碗茶(含叶泡法),通常人们不是泡得太浓就是太烫,此次他们用百分之一点五的茶叶冲至半盏茶汤,待客人到来时再行注入适当温度的热水,这样,既可以保持水温又能使茶昧最好,哪怕同时来几十个人,也能一次性喝到最适口的茶汤。
在茶博物院,大家还欣赏了唐、宋、明、清不同朝代的饮茶方式。
最让人感觉放松的是研讨会结束时的曲水流觞茶会,天福茶博园内溪水缓缓,月色溶溶,清风徐来,夜晚花草香与茶香交融,烛光与茶汤使人沉醉,溪流上的茶汤却甘醇可人,完美诠释了茶汤作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