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潜式平台桅杆的设计

2015-04-28 03:35:09夏广印张工陈丕智
应用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潜式桅杆海洋工程

夏广印,张工,陈丕智

1.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670 2.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0

半潜式平台桅杆的设计

夏广印1,张工2,陈丕智2

1.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670 2.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0

船舶的桅杆设计计算比较成熟,而在半潜式平台上,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照搬船舶上的桅杆设计方式,需要根据半潜平台的运动响应来进行设计。根据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的半潜式平台上的桅杆设计过程,给出了一种半潜式平台上桅杆的设计方法。通过实例进行验证,证实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可以作为其他类似项目上面该结构设计的一个借鉴。文中的设计方法简便,比较容易为结构工程师掌握。

垂荡加速度;半潜起重平台;耐波性;桅杆;强度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3.1191.U.20150727.1031.004.html

船舶上面的桅杆设计计算主要是根据《船舶设计手册》--舾装分册[1]上的非起重桅的方法来设计,而对于半潜式平台来说,上述方法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主要是因为半潜式平台受环境载荷作用后产生的运动响应要比船舶的复杂得多,需要计算诸如风、浪、流等诸多载荷作用下的运动响应。对于船舶而言,在风、浪、流的作用下,会有比较大的横摇、纵摇和升沉运动,其中的横摇对桅杆的强度影响最大,而空间3个方向上的运动速度比较小,通常不预考虑。而半潜平台由于是小水线面,波浪响应较小,它还有空间的运动加速度,并且各个因素对桅杆的影响都在同一数量级。文中以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的半潜平台上的桅杆的设计为例,介绍一种半潜式平台上桅杆的计算方法。

1 平台参数及设计背景介绍

该半潜式平台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

表1 平台主要参数m

所设计的桅杆位置在主甲板以上尾部正中位置,距基线38 m,水面18 m,如图1所示。

图1 桅杆布置

2 计算模型

根据桅杆的布置对桅杆进行如下简化:桅杆分成3个部分:主体、信号灯、信号灯座。重量、重心分别计算,重量和重心如表2所示。

表2 平台主要参数

将主体支柱结构简化为杆单元,将上部平台位置的灯简化为质量点。采用符号表示如下:

P1=6 kg,M1=1 218 Nm;

P2=6 kg,M2=862 Nm;

P3=5 kg,M3=422 Nm;

P4=5 kg,M4=292 Nm;

P5=53 kg,M5=2 610 Nm;

P6=31 kg,M6=342 Nm。

由于该桅杆的位置处于平台较高的位置,还需考虑环境载荷及平台运动加速度的影响。简化后的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简化力学模型

3 环境载荷及运动响应

3.1总体说明

(3)关闭发射器:浇铸结束将发射器右上角旋钮钥匙由"ON"打至"OFF",按下左上角急停按钮松,此时指示灯显示红色,即可终止1-14键的功能操作。

该平台为对称结构,坐标系采用右手直角坐标系,原点位于平台艏部。环境载荷方向,沿逆时针方向为正,0°方向由船艏指向船尾,90°方向由左舷指向右舷[2],如图3所示。下面将介绍风载荷、流载荷及其作用下的平台运动响应的计算,以此作为桅杆设计的输入。

图3 坐标系

3.2平台风载荷系数与流载荷

该半潜式起重平台工作海域设计流速为0.91 m/s。风载荷系数和流载荷均通过模型实验获得[3-5],各方向的风载荷系数和流载荷分别如图4、5所示。

图4 风载荷系数

图5 流载荷

3.3风载荷的计算

风载计算参考ABS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

式中: f为系数,f=0.611; Vk为风速,取Vk=51.5 m/s; Ch为高度系数,取Ch=1.1; Cs为形状系数,取Cs=0.5; P=891 N/m2。

3.4平均波漂力计算[3]

平均波漂力由水动力软件HARP计算得到各频率下二阶力载荷RAO后与波浪谱结合得到。公式为

式中:γ为浪向,ω为圆频率,Wj(ω,γ )为第j个模态下的波漂力RAO[7],Sξ(ω )为波浪谱密度函数,该平台采用JONSWAP波浪谱[6]。

3.5平台及桅杆运动响应的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风、浪和流保持同向,风载荷、流载荷和波浪载荷三者线性叠加[7-8]。计算出的运动响应曲线如图6所示。

图6 运动响应曲线

得到的最大加速度如表3所示。

表3 平台主要参数 m·s-2

4 桅杆结构尺寸计算

平台横摇时,桅杆与铅垂面之间夹角为θ,从图6上可以查到θ=7.4°。桅杆各部分对根部的作用力为f1,f1=mgsin θ;力的作用点到桅杆根部的距离为L1。

船舶横摇时的惯性力为f2,f2=ma,其中a为X 和Y方向的合成加速度,从表3可以得到a=4.278 m/s2;惯性力的作用点到桅杆根部的距离为L2。

船舶升沉运动时,桅杆各部分正交于桅杆的作用力为f3。f3=mavsin θ,从表3可以得到av=2.566 m/s2;作用点到桅杆根部的距离为L3。

风压力为f4,f4=PA;风压作用点到桅杆根部的距离为L4。

以上各个作用力对根部的弯矩M=f1·L1+ f2·L2+f3·L3+ f4·L4。采用ASTM A106B的普通碳钢管作为桅杆的主体,屈服强度σs=240 MPa,许用弯曲应力取它的70%,则许用应力[σ]=168 MPa,许用剪应力为许用弯曲应力除以1.5,许用剪应力[τ]=112 MPa。受力分析模型见图7。

图7 受力分析模型(P=f1+ f2+ f3+ f4)

各部分作用力及弯矩见表4。

表4 各部分作用力及弯矩

根据表4,需要的下部分桅杆的抗弯载面系数[9]为Z=5 746÷168=34.2 cm3。选用直径88.9,壁厚7.62的管做为桅杆的主体,抗弯载面系数为36.5 cm3。小于管子实际抗弯截面系数。其剪切面积为19.46 cm2。

从图7可以看出,最大剪力为1 441.17 N,所需要的受剪面积为1 441.17÷112÷100=0.13 cm2。远小于桅杆的实际载面积。

屈曲强度校核如下,各部分自重及垂各加速度产生的压力

P=m×(g+ av)=109×(9.81+ 2.566)=131 2 N

根据规范[10]验证,杆能承受的压力为

Wa=(m-nl/r) A

式中:系数m=12.09;系数n=0.044 4;桅杆无支撑长度l=650 cm;桅杆截面惯性半径r=2.856 cm;桅杆有效截面积A=19.46 cm2;许用压力Wa=39.3 kN。

计算结果表明,使用上述尺寸的结构,桅杆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5 结束语

从以上实例计算来看,对于半潜式平台的桅杆结构强度设计,比船形的计算要复杂得多,通常需要进行有限元的强度校核。通过与船舶桅杆的设计进行比较,结合半潜式平台的运动特性,文中总结了一套适用于半潜式平台桅杆的设计方法。经过实际平台的验证,完全可以代替有限元分析,大大节约设计时间,同时该方法容易为结构工程师所掌握,有比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1]陈可越.船舶设计手册—舾装分册[M].北京:中国交通科技出版社,2007: 324-327.

[2]冷述栋.CALM系泊系统动力响应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60-64.

[3]API.API-RP-2SK.Design and Analysis of Stationkeeping Systems for Floating Structures[S].

[4]王琛.半潜运输船动力定位性能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99-105.

[5]FALTINSEN O M.Sea loads on 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M].Cambridge: 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9: 31-34.

[6]张天宇,王金光,李磊,等.半潜式起重平台动力定位能力分析[J].中国海洋平台,2011(3) : 53-56.

[7]DNV.Recommended Practice DNV-RP-C205.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Loads[S].

[8]肖丽娜,索双武.深水半潜平台的环境载荷分析[J].船海工程,2012(1) : 85-87.

[9]陈可越.船舶设计手册-结构分册[M].北京:中国交通科技出版社,2007: 5-36.

[10]ABS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 2014.Part3,Hull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S].

Design of the mast on the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XIA Guangyin1,ZHANG Gong2,CHEN Pizhi2

1.CIMC Offsho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Ltd.,Yantai 264670,China 2.Yantai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Ltd.,Yantai 264000,China

The design of masts is well developed in the ship design.However,it is impossible to calculate the mast strength in the semi-submersible unit in this way.It needs to be designed by taking the semi-submersible unit's motion as an input.A method for mast design is given in this paper.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mast design process of a semi-submersible unit,which is designed and built by Yantai CIMC Offshore Co.,Ltd.,The method is proved to be operational and available through a true example.This may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upper structure of other similar projects.

vertical acceleration; semi-submersible crane vessel; seakeeping; mast; strength

TE22

A

1009-671X(2015) 04-030-04

10.3969/j.issn.1009-671X.201411012

2014-11-18.网络出版日期: 2015-07-27.

夏广印(1977-),男,工程师,硕士.

夏广印,E-mail: Xia_Guangyin@sina.com.

猜你喜欢
潜式桅杆海洋工程
半潜式平台表层卡套管处理与认识
海洋石油(2021年3期)2021-11-05 07:43:10
生命的桅杆
阅读时代(2021年6期)2021-09-10 07:22:44
陵水17-2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落物风险分析
生命的桅杆
海洋工程专家 刘培林
履带起重机超起桅杆替换性研究
半潜式钻井平台水密滑动门结构疲劳强度评估
船海工程(2015年4期)2016-01-05 15:53:40
对桅杆式起重机的几项革新改造
《海洋工程》第二届理事会
海洋工程(2015年1期)2015-10-28 01:36:21
海洋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海洋工程(2015年1期)2015-10-28 0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