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小西
水门事件后的尼克松
蓝小西
尼克松是美国前总统。20世纪70代,尼克松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一直敌视中国,而尼克松当选为总统后不久,就冲破种种阻力,前往北京首次访华,打开中美关系封闭多年的大门。
尼克松的这一举动,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即使退职后的他来中国访问,中国政府都是高规格接待,把他当成老朋友看待。出人意料的是,在他担任第二任总统期间,即1974年8月9日,他因水门事件而辞职。
水门事件也称水门丑闻,它是美国历史上政治丑闻事件之一。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此事调查清楚后,尼克松于1974年8月9日被迫宣布辞职。
尼克松辞职后就回到家乡加州圣克利门蒂。此时,他身心交瘁,他的脚部患严重的静脉炎,行走困难。更严重的是,联邦检察官准备对他在水门事件中涉嫌“违犯法律”的刑事责任提出诉讼。此外,他的朋友们担心,庞大的法律费,将使他彻底破产。同时,水门事件涉及的19人,都是他忠心耿耿的长期助理,现在却要遭受牢狱之灾,这使尼克松的沮丧和忧愤更加深重,不少人为他担心,唯恐他走绝路。
但令尼克松感到欣慰的一点是,他辞职后不久,就意外收到了周恩来的电报,电报除表达对他的良好祝愿外,还希望他再次访华。1974年8月中旬,中国驻华盛顿联络处主任黄镇又给他带来了毛泽东语气更为迫切的邀请:如果尼克松的身体状况允许的话,毛泽东希望尽早见到他。9月8日,福特总统宣布对尼克松无条件特赦。9月下旬,尼克松住进医院接受静脉炎开刀,取出血块。在他住院期间,毛泽东亲自打来电话,在电话中说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中国在任何时候都欢迎尼克松来访,这让心绪不佳的尼克松感到无比欣慰。
几次邀请让尼克松动了心,他马上打电话与基辛格商议,说只要福特不反对,他很快就准备动身前往中国。基辛格认为,如果辞职不满一年的前总统,在现任总统福特本人访华之前就再度访华的话,会让新政府很难堪。尼克松觉得基辛格的话很有道理,当即就同意再等一段时间去北京。
直到1975年12月1日,福特总统才到中国访问。福特访华返回美国后不久,中国就邀请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女婿戴维访华。12月29日凌晨,朱莉和戴维带着尼克松写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笔信飞抵北京。31日晚,毛泽东会见了朱莉和戴维夫妇。
毛泽东首先问:“总统先生的腿怎么样了?”朱莉回答:“好多了。”毛泽东说:“好好保养他的腿,他说过还要爬长城呢。把这个话转告总统先生。”戴维插话说:“他已经不是总统了。”“我乐意这么叫他。”随后,毛泽东又对朱莉说:“马上写封信给你爸爸,说我想念他。”随后毛泽东又补充说:“我这句话,可以登报。”
戴维说:“现在在美国,反对我岳父的人很多,还有人强烈要求审判他。”毛泽东说:“我马上邀请他到中国来访问。”然后加重语气说:“马上。”毛泽东又转向朱莉:“信里再加上一笔,说我等待你父亲再次来中国。”
朱莉夫妇在北京期间,受到很高的待遇,中国甚至为他们举行了新年午宴,邓小平还出面作陪。告别宴会则由黄镇主持,黄镇说:“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自己的老朋友的。”
1976年2月21日,尼克松和夫人再次访问中国。为使尼克松访问便利,毛泽东决定派中国的专机去美国迎接尼克松,这使尼克松感到非常高兴。飞机到达北京后,国务院代总理华国锋、外交部部长乔冠华以及黄镇等几十名高级官员在机场上迎接他。机场的欢迎仪式后,就把他们送到18号国宾馆(钓鱼台),这与4年前他任总统时的安排一样。这让尼克松感动不已。
接下来为尼克松举行的国宴非常隆重。一切都和1972年他当总统访华时一模一样:一样的布置,一样的尊敬,一样的礼仪,就连餐桌上的10道菜也和当年一模一样。宴会临近结束时,尼克松发表了一个简短的讲话:“全世界人民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两国为世界各国的安全稳定,以及为人类的和平事业而做出的通力合作。而这种合作必须是可靠的,可能的,并且是富有决心的。”
1973年,尼克松在水门丑闻曝光后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场景
第二天,毛泽东与尼克松进行了1小时40分钟的会谈,这只比福特总统12月同毛泽东的会谈少10分钟。他们所谈的问题很广泛,特别是国际问题谈论的较多。会谈结束后,新华社发表了毛主席同尼克松握手时的照片。
会见后,尼克松回到宾馆,向接待人员兴奋地说:今天能同毛主席就当前国际重大问题进行长时间的广泛的交谈,感到非常愉快。他说,使我惊讶的是,毛主席如此高龄,思想仍如此明晰敏锐,对当前国际重大问题仍如此关切注意。历史上何去何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精神和思想的活力。毛主席就是充满思想活力的伟人。
2月25日晚上,尼克松在临回国前的告别宴会上,发表讲话说:“我当然感到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再次见到毛主席……特别是在同毛主席的会谈当中,讲述了今天世界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使我获益匪浅。”
尼克松说:“在1949年之后的20多年的时间里,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横着一条鸿沟……我们两国几乎没有任何接触,而只有冲突和潜在冲突及对抗。4年前,两国领导人得出结论认同,已经到了在这条1.6万英里宽、22年长的鸿沟上架设桥梁的时候。”“当我们决定架设或者说开始架设这样一条跨越鸿沟的桥梁的时候,这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有人认为几乎不可能。但正如毛主席所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因此当我们想到他的这些话时,我们就敢于登攀了,就开始架设这座桥梁。”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因病去世。尼克松闻讯,立即发表声明说:“毛泽东主席逝世了,终年82岁,结束了他毕生的长征。他是一位具有非凡勇气和思想坚定的人,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几天。”“作为代表完全不同的哲学和观点的领导人,我们1972年在北京会见时都认识到,中美友谊已成为对于我们两国的利益都是必不可少的了。”“……我们在那时建立的新关系应当归功于他的这种高瞻远瞩。”
尼克松辞职后的日子,用了相当一部分时间来撰写回忆录,1977年,尼克松完成厚达两册的回忆录。虽然许多书评家并未给予太高的评价,但仍然成了畅销书。其后,他又陆续出版两本著作。接着,他又撰写一本名叫《不再有越南》的新书。
尼克松退位后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他除了在新泽西州拥有价值百万美元的房产外,每年还有11万9千美元的薪金和政府另外提供的30万美元的开销。1977年他接受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卫·福勒斯特的采访,得到报酬60万美元。后来,又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分钟”节目采访,得到50万美元的收入。此外,他出售加州、佛罗里达州及纽约市房产,获利亦丰。支持他的悠闲岁月,绰绰有余。
尼克松的生活是,每天清晨5点起床,漱洗完毕,到厨房准备简单的早餐:烤面包片和咖啡。管家还没起床,但是保安人员已经准备就绪。尼克松用完早餐后,保安人员陪他走出住所。他们沿着萨德尔河漫步两英里。尼克松不喜欢保安人员太靠近他,他带着几分严肃,专心致志地向前走。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日复一日,每天都如此。
尼克松下台后,不甘寂寞。在他辞职的第一年,他只发表过一次政治演说,出国一趟,且是在多方安排,顾虑重重的情况下进行的。随后,他的公开活动逐渐增多。他访问过18个国家,会晤过16位元首。接受报刊及电视访问是常事,每次访问归来,他总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知华盛顿有关官员。
尼克松的专长在国际事务,美国朝野在他下台后也不否认他在这方面的建树。因此他下台后,仍经常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在国际事务方面向里根总统提建议。里根也采纳了他的不少建议,有一次,前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里根力排众议,邀请尼克松偕同福特、卡特作为他的代表,前往开罗参加葬礼。
尼克松辞职10年后,“政治冰点”转热,他坐落在华尔街附近的13层楼中的办公室经常高朋满座,每天平均接应60个电话,黑格、基辛格等人常是他午餐桌上的常客。1984年7月,他甚至应华盛顿史密森尼安博物馆邀请前往主持他与赫鲁晓夫著名的“厨房辩论”25周年纪念。
在尼克松辞职后的整整6年时间里,共和党被水门事件压得喘不过气来,直到1980年,在里根领导下,才拨云见日。在这种政治气氛中,尼克松的处境自然是相当尴尬的。他曾经对朋友表示,在超过35岁的美国人中,他是唯一不能竞选总统者,很显然,他不认为应该受到此种“待遇”,因为他自始至终不认为在水门事件中应负“共谋”的罪责,他只承认是“判断错误”。
1994年4月18日,尼克松因病逝世,享年81岁。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宣布,尼克松葬礼的当天为全国致哀日。葬礼在尼克松家乡约巴林达隆重举行。克林顿总统、共和党领袖多尔以及基辛格和加州州长先后致悼词。美国各界2000多人以及88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葬礼。正在美国访问的邹家华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葬礼,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发了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