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数字化痴呆症

2015-04-27 08:50佟彤
中国教师 2015年4期
关键词:大脑数字

佟彤

主持专家  郑新蓉教授

教育即生活,读书即品读教育、品读生活。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主持读书会,涉猎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性别教育等领域。本期读书会主要介绍德国著名脑科学家曼弗雷德·施皮茨尔的著作—《数字痴呆化》。

一、作者和作品介绍

《数字痴呆化》是德国著名脑科学家曼弗雷德·施皮茨尔的一本批评媒体的书。他认为过度地使用数字媒体已经严重影响人类大脑的发育,尤其对儿童会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实验表明,数字社会网络会影响人们真实生活的社交活动,而且学生过早地使用电脑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施皮茨尔认为我们有责任保护下一代,有责任保护儿童的发育不受数字媒体的伤害,阻止我们正一天天地“变笨”。在书中,他提出遏制数字化痴呆症的种种建议。

二、内容介绍

痴呆是一种精神衰退,痴呆程度取决于精神衰退前的认知水平,就好像从高处走下来,如果站得比别人高,那么我们在走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还是处于很高的位置。但如果原本所处的位置不高,就容易被发现高度在下降。在数字化时代中,大量地使用数字媒体会使人们的记忆力下降。而对于儿童来说,记忆水平很难达到应有的高度。

1.数字化带来的大脑变化

GPS的技术革新为车载数字导航系统开辟道路。人们在车内使用GPS导航可以方便找路,但实际上也影响了我们的认路能力,因为已经不再会刻意去记忆。人们自己定位找路的能力建立在大脑内海马体的基础上,使用GPS司机的海马体活性受到影响。实验证明,大量知识的集中记忆会对海马体的容量产生影响,而已经扩大的容量在学习结束过程后可以保存下来。这个原理普遍适用于大脑中的学习,大脑的使用会导致大脑容量的增加。

大脑进行精神工作时,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并在大脑中加工信息,而且大脑的变化会发生在神经细胞末端的神经腱上,在大脑中留下痕迹,被称为记忆痕迹。人们时常在感觉、在思考、在行动,不断地进行精神活动,其神经腱也在持续地变化。神经腱被使用时,会逐渐变厚,如果不被使用就会缩小,最终死亡。神经腱之间脑电波的流动所形成的结构足迹,在脑生物学上被称为神经可塑性。在施皮茨尔看来,其本质为“学习”。学习,同时利用现有的神经元和新生的神经元,使它们存活。正如作者强调的,“我们有多大的精神能力,取决于我们付出多少精神努力”。

当电脑逐渐代替脑力工作时,大脑加工信息的程度在减弱。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现在可以在网络中轻松地找到答案,当需要再次查找,也毫不费力,但大脑却缺少一个深度加工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当大脑对内容缺少深度加工只是浅层认识时,大脑神经腱被激活的数量减少,真正学到的东西也在变少。

成人的大脑与儿童的大脑存在根本的区别。儿童的大脑处于发育阶段,需要快速地了解世界,所以学习得更快。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细胞、神经腱都在发生变化。年轻人学习速度快,老年人学习相对慢,施皮茨尔认为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人类学习的优化表达,而非成年人学习能力的下降,利用已有结构进行加工和改变,但儿童大脑需要不断地开发新结构,所以数字媒体对成年人和儿童大脑的影响并不一样。早期大脑深度学习和记忆对后面学习更高层级的内容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早期的大脑结构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后期的学习、生活过程都会很艰难。

2.数字原生代

数字原生代(digital native),又称“数字原住民”,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世界里长大的一代,对他们而言,电脑和网络是理所当然的存在。数字原生代大多习惯于网络环境的搜索和略读,缺少深度加工,难以产生记忆痕迹,事实上什么也没有真正理解。施皮茨尔对此十分担心,指出数字媒体会造成年轻人大脑成长的衰退。

首先是家庭里的电脑,会带来孩子玩游戏的问题。孩子更愿意把电脑和网络当成娱乐消遣的工具而不是学习机器。复杂的网络环境对缺少辨别力的孩子来讲,有明显的副作用,色情和暴力信息的干扰、大量繁杂信息的冲击以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混淆,对孩子身心产生的危害是信息社会新的社会问题。

其次是学校中的电子设备,无法证明学生学习效果会变得更好。科技的发展会简化学生的学习流程,但也使得大脑缺少深度加工,按理说,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儿童记忆或者理解需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更多。但在实际上,用数字化程序运算代替脑力劳动,对海量的信息,大脑的要求变低,想要理解一件事的系统性和深度也在发生变化。可以在网络中轻易获取的不再动脑记忆,这对大脑运动与发育明显不利。

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数字原生代可以轻易地接触到数字媒体,他们每天都在电脑、手机、电视屏幕前花费大量时间。这不但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认知,其社会交往能力也在发生变化。与其他能力一样,社会交往能力在大脑中也有相应的处理区域。使用数字社交方式越多,真实交往越少,大脑中社会区域的体积会缩小,即真正面对面的社交能力会下降。相比朋友,与父母间的隔阂也会更加明显。处于数字化变革时代的两代人,在学习和生活习惯上都存在差别,使用数字媒体长大的数字原住民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也会产生一定的危机。

3.市场的力量

比教育更关注数字媒体的应该是市场,新技术的普及会推动经济的发展。施皮茨尔引用了这样一段新闻—“婴儿电视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5亿美元价值的产业”。接触数字媒体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使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宣传购买数字媒体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学校中安装现代化设备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好处。实际上,广告商和生产商并不关心它们对孩子的身心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但孩子每天受到的影响并非无所谓。他们的大脑在发生变化,认知和行为受到负面的影响,却很少有人知情或站出来抗议。

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数字化痴呆症,大家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现象或采取行动。相反,在利益的驱使下,电脑等数字媒体越来越多地被宣传应用于学校和家庭中的好处。数字媒体正在影响我们大脑的活动,尤其在影响着儿童大脑的发育,长远地看,会带来思维、注意力、记忆储备甚至社会行为的改变。精神工作能力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施皮茨尔利用脑科学对数字媒体在人类大脑中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警示我们要有意识地小心使用数字媒体。

三、主讲人评论

读过这本书,让人感觉信息时代的美好图景好像一层纸,捅破后会浮现出很多伤害,就好像技术上的革新带给人们的全是负面影响。施皮茨尔在批判对媒体能力的训练,但我认为正因为媒体能力、媒介素养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负面影响的凸显。本科阶段新闻学专业的学习经历,让我能清晰地意识到书中所描述的现象和危害的真实影响到底有多大。正是因为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影响每个孩子的学习,我们要积极应对,而不是逃避使用数字媒体,毕竟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不可逆的过程。即使我们可能在学校中控制数字设备的使用,也无法改变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的事实,无法改变我们将大量使用数字媒体和新技术的未来。

严格来讲,1993年出生的我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数字原生代,我们这一代是伴随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革新而成长的,处于新技术与传统方式的转换交替期,经历学校在数字媒体的使用上从有到无、从相对粗糙到相对成熟的过程,感受到数字媒体的逐渐使用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效率的提升,内容更加丰富,感观也更多元,数字媒体的使用在课堂上带来的不再单一的体验,而是更多的学习资源。这在大脑中形成了深刻的记忆痕迹。

当然,数字媒体的负面影响也令人警醒。失眠、抑郁、网瘾,过度使用数字媒体对人们身心的伤害也很严重。施皮茨尔对已经适应科技发展的现代人及对危害毫无察觉的人们提出忠告。首先,要有合理使用媒介的意识。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但不是只生活在数字媒体中,不是生活在数字媒体所呈现的世界中。儿童缺少辨别媒体内容、媒介环境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培养健康使用媒体的能力,这是新时代的要求。其次,需要明确的是,数字媒体与新技术尚不成熟,依然在不断地发展,未来依然会有更新的技术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变化甚至冲击。我们无法阻挡科技的发展步伐,要尽快地掌握如何使用并为己所用。同时,希望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考虑产品使用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对人们身心的伤害,规避甚至解决已经产生的问题。

讨 论

“90后”:我们正经历

“如果讨论数字媒体对人的发展的利弊问题,我们都会有不胜枚举的例证,使得这种单纯的站队不那么有价值。”一位1991年出生的硕士研究生这样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在于:在承认数媒发展的现实和趋势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它?尤其是对我们这一代已经历过新媒体大肆侵占传统媒体又看似对现代技术亦步亦趋的一代人来说,直面和回答这个问题更有必要。反思个人的成长和学习经历,传统的纸质阅读、书写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手写的内容大多联结着我们最顺畅的思考和最真实的情感。媒介即认识论,似乎在我们的大脑中已定型于一套与传统媒介相匹配的认知方式。数字媒体带来的最深刻教训是人所有的器官都遵循着统一的规律:用进废退。时刻保持勤快的手和大脑,才能让我们不至于因科技带来的懒惰而变笨。

一位出生于1995年的本科生认为,数字痴呆化值得我们重视,但因此而逃避并不可取,我们应该学会用好这一工具而不是为物所控。“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工具的目的是会带给人们便利。数字媒体也会带给现代人便利和效率。人们在获取便利时难免伴随一些退化,数字产生痴呆化,代步工具的使用伴随人徒步行走的退化,类似的例子很多,人们也在经历无数次的退化。但人类整体是发展的,虽然人类的某些技能有所退步,但会习得新的技能。”

“我们是电子时代的接受者,经历着它从无到有再到改变我们的生活。”谢思桐(1993年生)认为它冲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成为身处无数信号中的异乡人,体味着前所未有的孤独。更可怕的是,它改变了我们教养下一代的方式。出生在这个电子时代的婴儿,父母的交流陪伴被电子产品替代,小到一岁不到且还不能说话的幼儿都已学会使用iPad。如此下去,人类之间的情感延续是否将被电子时代终结?

张橦(1990年生),一位有传媒学习背景的硕士研究生,察觉到不同年龄段的差异,看到传媒和教育两种不同学科背景的视角差异,较于普通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传媒人更关注现实层面,看到问题就立即寻找切实的解决对策,试图努力让当前的状态做出一点改变。对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面对新媒介冲击的解决之道是什么?是否有一剂良药可以立即奏效,帮助我们医治各种不良行为的弊病?教育不能等,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席卷浪潮,躲避或逃离不是终极的解决之道,教育能否推出一些简单的方法或理论指导当前实践?应大力倡导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新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为迷茫中的家长、为一线教学的教师、为每日接触新媒体的孩子,提供一套新媒体使用的合理方案,让孩子懂媒介、用媒介、做媒介,健康使用,理性表达,积极参与,成为下一代好公民。为此,研究者和实践者应在理论凝练、教材开发、课堂实践、教学方法、师资培训、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努力,完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80后”:我们在反思

一位1989年出生的硕士研究生针对读书会上形成的两个明显的阵营,她认为各方观点都言之有理,站在研究这一角度,施皮茨尔的写作意图、写作方式都非常值得借鉴。数字化已经不可逆,施皮茨尔提出要尽量少用数字化产品,在观念层面无可厚非,可在操作层面却难以做到。所以数字化时代的教育与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在认清这一形势的基础上,赋予科技以人性,而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是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我们要顺应这一时势。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于如何在科技的博弈中始终保持“主动权”,保持“理性”,做到不役于人,不役于物。

一位1986年出生的博士研究生谈及数字媒体的广泛使用在给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大脑是进化的产物,用进废退。当我们主动思考问题,通过反复学习增强记忆力、促进理解时,大脑会被激活,其容量也会随之增加。如果我们沉浸在数字媒体的海量信息中,习惯“用眼睛”浏览信息并把信息添加到“收藏”而不是“用心”学习知识,进行精致深入阅读时,知识就会像“过眼云烟”随风飘散,不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不会被“储存”下来。也就是说,表面上看起来的学习,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安超(1985年生)认为这种意味深长、含蓄隽永的传情达意的“情书”形式,随着现代社会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慢慢变成遥远的传统。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谈恋爱时,QQ、微信、e-mail……再时尚的数字媒体也代替不了面对面的交流。从《娱乐至死》到《数字痴呆化》,人们对麦当劳文化、快餐文化和现代工具理性的反思一直没有停止,这反映出人类发展的一个古老命题,也是难题:人类会被工具控制吗?被技术和工具理性支配吗?这也体现出人对自身的深刻的不安全感。

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双手,但也束缚和惰化了人的双手。“手”在人的进化历史中,在人之所以为人的过程中有着革命性的影响,即使是个体的发展,婴儿对世界的探索也是从手和口开始的,从一开始吃整只手到能吃一根手指头,这是从大运动发展到精细运动,同时昭示人的大脑的发展。而数字媒体的过早、过度使用会给大脑的发展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当然,网络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社会阶层的改变尤其是社会流动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量,这种技术上的发展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必然会带来生产关系的一些重大变革。在中国乃至世界,网络已经变成文化表达、文化革命、文化生产的重要工具,对推进自由、民主的发展功不可没。就人类发展而言,每一种技术的出现都是双刃剑。电视媒体的出现,会产生《娱乐至死》的反思;电脑的出现,会有《数字痴呆化》的批判。只要人类对自身的不安全感一直存在,批判反思能力一直存在,我们对数字时代和人类发展依然会持乐观态度。

“70后”:我们有担忧

作为一名教师和一位母亲,吕晓燕(“70后”)讲到手的使用习惯改变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古人云手上有乾坤。锻炼手,就是锻炼自己的大脑,拥有身心健康和智慧开发的潜能。对婴幼儿来说,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只有父母和教师的用心引领,孩子的智慧才能在指尖萌发,玩出无限精彩,激发无限智慧,感受无限快乐,变成心灵手巧的人。青少年,手指灵活地动起来,左右脑会得到均衡的发育;中青年人,在繁重的日常工作间隙,经常做灵动的手指运动,会缓解压力,清醒头脑;老年人,理所当然地应多做手指方面的锻炼,防治老年痴呆症,延缓衰老。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手是身体的大脑”,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中国俗语说得好:“十指连心”“心灵手巧”。人类进入数字时代,现代“低头族”的手指停留在方寸之间的键盘、屏幕上。数字媒体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大脑痴呆化的隐患,而且让我们和现实世界越来越疏离。因此,家长、学校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孩子健康、正确地使用电子产品,成为真正健康、幸福的人。

另一位“70后”的留学生从佛教的角度来谈及信息现代化,一方面,佛门对信息化时代并非全封闭,是一定程度地接纳它;另一方面信息化也带来一些挑战,如外界诱惑太多,会干扰信徒心境。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备 忘

我是读书会上唯一的“50后”,是纸媒时代培养出来的读书人。看到不同代际学生对数字媒体的不同态度,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深度思考。第一,数字媒体是在缩小还是扩大读书人与大众的知识鸿沟?数字时代还会有文盲吗?数字时代的思维懒惰者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第二,在信息时代,图片制作和传递的便捷,会让图文的关系出现本质的变化,文字及文字的使用会像毛笔、竹简一样逐渐减少或消失吗?文字对人类文明、人的思维以及大脑结构会有哪些影响?第三,不同代际之间,这里主要是指纸媒和数媒时代的人的阅读习惯、信息输入和输出,甚至是写作能力、表达的流畅性到底有什么差异?第四,数字化时代多任务的处理能力(multitasking)会加强,那深度而系统的思维能力是否会降低?

在步入老年人行列的同时,我也在警醒自己不要逃避新工具和新时代,只有知道它,才可以去辨析它或享受它。

─郑新蓉

猜你喜欢
大脑数字
数字
答数字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数字看G20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成双成对
最强大脑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