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业作为课堂辅导的延伸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巩固所学知识等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是促进中职生学好专业知识与练就过硬专业技能的重要载体。本文以美术课程类作业为媒介,对龙岗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和动漫专业学生美术作业的现状作业调查,并力图通过调查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关键词:中职;课程;美术作业;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93-04
收稿日期:2015-02-15
作者简介:
许卫国(1982-),男,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美术教师,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教学。(广东 深圳/518176)
一、问题的提出
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也愈趋完善。它反映了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作业作为课堂辅导的延伸,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并产生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责任心等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是促进中职生学好专业知识与练就过硬专业技能的重要载体。
本课题研究中所述美术作业指美术类课程的作业,包括素描、色彩、平面设计、构成、装饰画、美术基础、动漫绘画以及美术设计相关软件课程等。根据现代教学改革需要,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全面了解、掌握龙岗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和动漫专业学生美术作业的现状,对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对象
龙岗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和动漫专业的学生及教师,共三个教学班,171名学生,9名美术教师。
三、调查工具与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研究,分为《中职学生美术作业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和《中职学生美术作业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共38道题,分别为作业布置、作业完成、作业重视、作业展示、作业保存、作业讲解、作业评价等七项内容。教师卷共31道题,六项内容。问卷由班主任负责发放与回收,学生卷发放171份,回收171份,有效率100%。教师卷发放9份,回收9份,有效率100%。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与谈话法。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与建议
(一)作业布置方面
20.3%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作业的量太大;有22%的教师对也认为自己布置作业的量太大。65.2%学生认为教师基本没有布置重复性作业;89%教师认为自己没有布置重复性作业。56.8%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后都会布置作业;67%的教师表示在课后都会布置作业。19.4%的学生希望放假多布置作业;89%的教师认为放假可多布置作业。53.3%的学生表示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非常明确;100%的教师认为自己布置作业的要求非常明确。只有40.4%的学生在有空余时间给自己布置作业;89%的教师认为学生很喜欢做自己布置的作业。
根据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学生和教师对目前作业布置量、是否布置重复性作业及课后布置作业的意见基本一致;但是否应该布置假期作业的意见正好相反,说明教师与学生在布置假期作业这一环节有沟通的必要。
专业教师意见:作业布置可以结合节日活动,如元旦、圣诞、春节。也可以结合社会主题活动,如校级活动、反腐倡廉等。
课题组建议:(1)教师布置作业的量和课后布置作业的习惯可继续保持;(2)促进学生在假期做作业的观念,并养成给自己布置作业的习惯;(3)作业布置应联系生活。
(二)作业完成方面
学生认为无法及时完成作业的占11.4%;教师认为学生无法及时完成作业的占11%。学生认为能高质量完成作业的占34.8%;教师认为能高质量完成作业的占45%。学生认为作业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占18.8%;教师认为经常表扬作业完成得好的学生的占87.5%。认为自己不交作业,老师会问他原因的占38.2%;对不交作业的学生,教师会采取一些措施的占44.2%。学生表示课外时间都会在教室或画室做作业的占30%;教师观察到课外时间学生会在教室或画室做作业的占55%。学生认为从不拖欠作业的占48.8%;教师认为学生不拖欠作业的占45%。学生认为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占60%;教师认为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占78%。
根据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绝大部分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学生对自己完成作业质量的要求高于教师的要求。学生认为作业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数据非常低,而教师认为经常表扬作业完成得好的学生数据偏高。说明作业完成得好的学生人员较少,而且比较固定。在独立完成作业一项,学生表现最好。
谈话学生意见:(1)未完成作业的原因是对作业兴趣不够,自己做不好,又不想麻烦别人;(2)对基础差的学生的作业上交时间可延长;(3)作业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课题组建议:(1)寻找学生无法及时完成作业的原因;(2)对于学生作业质量,教师可给予更多的包容,让学生与自己赛跑;(3)教师应该多表扬学生并过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4)对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一定措施。
中职生美术作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三)作业重视方面
学生认为美术专业/动漫专业的美术类课程的作业非常重要的占65.2%;教师问卷数据占89%。学生喜欢做美术类作业的占53.8%;认为美术类课程的作业是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的占59%;教师问卷数据占100%。认为不能完成作业,专业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占40.4%;教师问卷数据占77.5%。一般把完成作业安排在其他事之前的占38.4%。教师认为作业完成情况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占89%。
根据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大部分学生比较重视美术作业,但与教师对美术作业重要性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学生的作业行动与实际表现不统一。
谈话学生意见:美术类作业对专业学习很重要。
课题组建议:加强学生对作业的重视意识,让其领悟作业与专业学习和发展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四)作业展示方面
学生认为作业或作品经常得到展示的占23.2%;教师认为会把学生优秀的作业或作品进行展示的占%89。学生把作业当作美术作品来完成的占41.1%;学生认为学校有空间给自己展示作业的占22.4%;教师问卷数据是33%。学生希望学校能让自己的作业得到展示的占40.7%;教师认为学校有必要重视学生优秀作业的展示的占78%。认为作业展示能促进学习积极性的占50.3%;教师认为辅导的学生作业得到展示让自己有一种成就感的占78%。
根据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学生作业得到展示的机会较少,而且能展示的学生比较固定。希望学校给予作品展示的学生近半,且有过半的学生认为作业展示能促进学习积极性,而教师也希望通过作业展示来提高教学积极性。
谈话学生意见:(1)班级内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优秀作品在班内班外展示;(2)以专业部为单位,选取好的作业集中展示,横向交流;(3)发挥校报、学刊的展示平台。
专业教师意见:专业教师应介入学生优秀作业的展示与保存,建议建立收藏机制。
课题组建议:多展示学生作业,多给学生优秀作业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五)作业保存方面
每一次作业都保存好的占52.8%;会拿以前的作业与现在的作业进行比较的占40.1%;会给自己的作业拍照的占38.1%;会给自己的作业制作作品集的占19.5%。教师认为学生的优秀作业有必要进行保存的占89%。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一般学生能保存好自己的作业,并进行拍照保存,但较少学生给自己作业制作作品集,教师对学生作业保存的期望较高。
谈话学生意见:(1)采用作业袋方式保存作业;(2)采用电子档案存贮作业;(3)作业保存的意义:日后可怀念学校生活、与现有作业对比可产生成就感、找工作时作为展示自己的最好资料。
课题组建议:帮助所有学生保存作业并制作作品集,并采用自制作业袋的方式进行保存,适时集中展示、交流。
(六)作业讲解方面
学生认为老师每次都会讲解作业的占46.3%;教师认为每改完一次作业都会进行讲解的占100%。学生认为讲解作业对专业学习很重要的占62.2%;教师认为讲解作业是教学的方式之一的占100%。学生认为能从教师讲解作业中得到反思和改进的占55.9%;教师问卷中的数据占100%。学生认为教师讲解作业很有针对性的占44.6%,教师问卷中的数据占100%。学生认为教师讲解作业的时候自己会做笔记的占23.9%;教师问卷中的数据占33%。
根据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每次都会讲解作业、作业讲解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在作业讲解中能有反思与改进以及讲解作业的针对性方面,教师与学生意见不一。学生在教师讲解作业时要学会作笔记。
谈话学生意见:(1)不知道如何做笔记;(2)老师讲解太快,因此做不了笔记;(3)老师讲解作业时可板书或采用PPT的方式讲解;(4)笔记可抄写在当次作业上,便于作业修改;(5)作业做得特别差的可单独讲解。
课题组建议:(1)教师加强对作业的讲解,可选择课前讲解或课后即时讲解;(2)学生在教师讲解作业时应该学会做笔记。
(七)作业评价方面
学生认为教师评价作业的标准太死板的占13%;学生认为教师评价作业的语言具有说服力的占27.3%;教师认为自己评价作业的语言具有说服力的占89%。学生认可教师给自己作业的分数和评价的占43.8%;学生认为教师评价作业很及时的占37.6%;教师问卷中数据是89%。学生认为教师评价作业的方式多样化的占24.8%;教师问卷中数据是44%。渴望教师能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单独评价的占37.6%;教师认为常找自己进行作业单独评价的占33%。教师认为学生平时作业成绩应作为考评主要成绩的占67%。
根据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教师评价语言的说服力、作业评价及时性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教师评价作业的方式有些单调。教师期望把平时作业作为考评的主要成绩。
谈话学生意见:(1)作业点评尽量详细;(2)可采用同学互评,自评的方式评价作业;(3)可对优秀作业的完成者适时给予奖励。
专业教师意见:平时作业成绩应该占总成绩的60%,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自信心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课题组建议:(1)教师评价语言应富有魅力;(2)评价方式需多样,并可单独点评;(3)平时成绩可作为考评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
五、问卷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一般”选项的数据整体偏高,对问卷分析的精准度有一定影响。在五个选项中,每一题选择“一般”项的最低比率有27.8%,最高的有57.8%,根据与学生的谈话分析,“一般”表示具有偶然性,例如第一项第一题,老师布置作业的量太大,选择“一般”的学生表示有时作业量大,有时作业量不大,因此选择“一般”。故在问卷分析时,该类学生无法归类。
2.部分学生对问卷的填写有欠严谨,对题目理解不到位,不排除随意性的成分。
3.学生对美术类作业的范围认识模糊,理解狭隘。
六、结论
从问卷调查及与学生谈话中发现,作业布置、作业完成、作业重视、作业展示、作业保存、作业讲解、作业评价等情况可预测及体现学生成绩、学习态度和班风等问题。
具体现状问题体现在:(1)学生排斥假期作业;(2)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和做课外作业的学生还是少数;(3)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是想法与行动脱离;(4)学生作业的展示与保存制度没有建立;(5)教师讲解、评价作业及学生做笔记等缺乏实效性。
七、对策
(一)倡导学生自制作业袋(实物作业袋与电子作业袋)
1.作业袋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在教育教学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1)收集“成功”。作业袋可以保存学生每次作业,每次作业都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专业技能的进步,作业也越来越好,这些变化都可通过作业来体现,学生从中也能获得成就感。
(2)交流评价。以作业袋为媒介互换交流,建立立体的美术作业评价体系。通过交流与评价,使学生渐渐认识自我、了解别人、相互欣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作业评价能力,发挥优秀作业和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同时有助于学生掌握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
(3)甄别与选拔。作业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作业袋作为作业的集合体,能使教师全方位地认识、了解学生,从而作为甄别学生成绩优劣的原始材料,为选拔优秀作业给以指引、提供依据。
2.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学生作业袋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1)实物作业袋。实物作业袋是学生利用纸质材料进行制作而成的作业袋。第一,学生自己设计与制作作业袋。美术班与动漫班的学生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动手操作能力强,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手工自制作业袋,发挥各自的个性,加强学生使用作业袋的积极性。第二,作业袋的内容。作业袋可分为封面、作业和封底三个部分。第三,作业袋存放与展示。作业袋可放置于班级储物柜,由科代表代为管理。每月班内展示交流一次,每学期校内展示交流一次。
(2)电子作业袋。电子作业袋是为作业进行拍照或拍摄之后以电子存档的方式进行。第一,作业袋的内容包括作业标签、作业、作业心得。第二,所需设备有U盘、硬盘、照相机。第三,呈现方式可以是文档、QQ空间、博客、网页等。第四,展示方式可通过QQ群的讨论,浏览QQ空间、博客、网页并且留言的方式进行。
(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
即学生三到五人为一组共同完成一次作业。这类作业可以是一件作品,也可以是一系列作品,目的是发挥学生团队合作与竞争的精神。通过团队的精神来感染和带动作业完成不好的学生,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三)问卷常规化
针对作业的调查问卷可一年一次,从问卷中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该类问卷对教师、学生都无任何压力,程序简单,操作容易。把问卷调查规律化,大面积的收集学生意见,让问卷调查成为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有效桥梁,成为教师调节教学行为的有力依据。
(四)以赛促学
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现状,每学期可对美术设计、动漫、幼师、计算机、网络等五个专业班学生的同类课程的作业进行展示或举办专业技能竞赛,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肯定学生学习成绩,促进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又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将展示的作品制作成作品集,建立优秀作品收藏室。
(五)平时作业作为考评成绩的主要部分
过去,教师对学生作业也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基本停留在仅供参考地位。学生平时作业质量不突出,完成作业数量不够,作业成绩无完整记录等,对学生期考总成绩不会有太大影响。因此,在学生内心形成了只要认真对待期考即可,从而造成学生平时作业糟糕,学习氛围不浓,进而衍生课堂管理混乱等问题。
为扭转这种局面,笔者实施了非特殊情况下,学生平时作业完成量未满80%者不能及格的措施。特殊情况是指学生重病、长时间事假、校内外其它培训、身体原因等。学生在身体健康,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是应该完成每次作业,80%作业完成量为学生及格底线。通过这一限定,可以最大化保证学生作业完成的数量,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石鸥.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2]李呈之.教师做科研[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4]何云飞. 幼儿作业袋[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8(1).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