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畅
“安全用电常识”一课的教学体会
——兼谈教材中的一些错误处理
文/钟畅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生活用电常识》中第一幅插图中有如下内容:户外电线(火线、零线)经电能表后经过总开关,然后分别在火线、零线上接上保险盒(见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生活用电常识》第54页)。
我个人认为此处有知识性错误。
1、零线上装保险丝是错误的。当只有零线上保险丝熔断时,火线上仍然有电,用电器会停止工作。例如,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上如果都装有保险丝,当零线上保险丝熔断时,灯泡在开关闭合时也不会发光,此时我们通常会认为是灯泡坏了,会去更换灯泡,而灯泡上却正带电,这会给检修和更换灯泡等用电器的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
2、保险盒(丝)不是越多越好。火线上装了保险盒(丝),零线上也装保险盒(丝),容易给学生带来一个错误感观,以为在家庭电路中安装越多的保险盒(丝)越安全。事实上,只需要在总开关后面的火线上安装一个保险盒(丝)就可以了。不谈此处的知识性错误,在实际操作中的材料浪费也是不可取的。
3、无论电厂、升(降)压站,其零线与大地的电势差皆为零。因此,进户后的零线装保险盒(丝)从安全角度考虑是没有必要的。
教材中讲“生活用电常识”一节,课本是从一张插图开始的,用插图的方式告诉学生家庭电路的组成是从户外线到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干路、支路……,各支路中又包括插座(含三线插座)、用电器(含开关)等组成。这种安排,能给学生一个总体印象,但初二学生头脑中的具体线索脉络仍不是很清楚,教学实践表明,往往能当时有所领悟,有一些感性认识,过不多久又遗忘了。鉴于此,我们改变方法,不再依照教材讲授课,而是把它变成讨论与讲授相结合,实践证明,效果较好。首先,在上节课安排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的进户线在什么位置入户,进户前后又经过了哪些设备,进户后有几条支路,有什么作用?上课时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1,电(能)是从哪儿来输送来的?老师提问:教室中用的电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思考讨论,一是电能的来源(电厂、电站,经过升降压设备后输送到教室),二是进入到教室的电线在什么位置进入的,进入教室后又是怎样走的。通过电能的来源,结合本地具体实际,给学生一个宏观轮廓,告诉他们本地所用的电是从哪个电站发出,又经过些什么升(降)压设备输送到校外,又经过了哪些段电线再到教室。在教室里电线又是怎样走的……,然后让每个学生在同桌间介绍自己家的进户线位置及进户情况。2、回到教材54页第一幅插图讲家庭电路的构成及根据教材讲各部分功能及注意事项。3、提问:“同学们是否注意到总开关后面的零线上是否有保险盒(丝)”,“火线上为什么一定要装上保险盒(丝)”,“零线上需要保险盒(丝)吗”?提第一个问题只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也能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的习惯。提第二个问题时可抽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明确告诉学生保险盒(丝)必须安装在火线上,并以换灯泡为例子说明火线上保险丝熔断后对安全用电的保护作用,而零线上保险丝熔断火线上保险丝未熔断所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至此,学生已能得出结论:零线上不能装保险丝。教材中插图在此处画上保险盒(丝)是错误的。教师当引导学生在插图上去掉零线上的保险盒并标注说明。需要指出的是,市场上部分闸刀下面也分别在火线及零线上装接有保险丝,也应当告诉学生,零线上安装保险丝是错误的,是不必要的。依照教材的安排,按照顺序讲述火线、零线的作用及鉴别,应当给学生讲明两点注意事项,一是实际的电路中,火线和零线往往并没有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绝缘线,而是用相同颜色绝缘线的情况也很多,这是不规范的。二是试电笔的使用要正确,不能使用无电阻的测电笔(可回头看第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见27页)。在讲述三线插座时要强调接地线的安全保护作用。例如,学生经常碰到的情况中,有同学家的洗衣机在工作时,人触摸洗衣机外壳时会发现洗衣机外壳带电。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就是因为洗衣机的外壳和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如果有接地线,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所以,在家庭电路的总开关上装上“漏电保护器”,也能在发生电流经过人体或其他导通途径直接入地时或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形成短路情况时,迅速切断电流,对用电安全起到保护作用。后面部分两种类型的触电和触电的急救可以直接让学生讨论,让同学们举出他们知晓的用电事故列子,总结生活中用电安全需注意的事项,例如不能在输电线附近钓魚等。
G
A
2095-9214(2015)02-0079-01
四川省蓬安县罗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