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萍,梁 丰,刘高平,彭 涛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地方性本科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载主体,她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1]。我院通信工程专业基于社会需求及生源特点,已在2009年起开展本科阶段职业教育改革探索,结合行业需求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学历学位证书与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将本科教育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避免人才培养的趋同化并符合社会的多层次、多样化人才需求,提升工程教育质量。
传统的通信工程教学定位是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能在通信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专业人才。虽然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大,但是部分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仍显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没有准确、客观地定位。我们通过连续4年走进企业,调研通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除了高端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紧缺以外,三大通信运营商对懂技术的市场营销人才有大量的需求,同时急需LTE、云平台等设备调测工程师;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智能手机编程人才奇缺。因此,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生源特点,我校从2009级起,调整了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围绕国家与地方通信产业发展战略,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强、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网络通信、电信市场营销等现代通信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知识,具有通信系统技术应用、运行维护、分析测试、客户服务和销售的能力,能够在电子通信产业几大运营商和众多信息与通信(ICT)企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市场营销等工作的拥有“双证”的应用型人才。新定位很具体,既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又能发挥学生的特长。
文献[2,3]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有二:一是学生个人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得到充分的满足,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能够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开展个性化的培养工作,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能力素质更完备、优势特长更明显。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根据上述人才培养定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兴趣广泛、数理抽象能力较弱等特点,设计模块化的“2.5+0.5+1”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2.5”指由第一学期到第五学期(2.5学年)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阶段,这些课程设置与传统的通信工程专业基本一致。“0.5”阶段指第六学期(0.5学年),这是个性模块化学习阶段,也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与通信企业专家的反复研讨,设计了“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网络管理与工程”、“移动通信网络”和“电信市场营销与移动商务”四个专业模块方向,学生根据本人的兴趣特点自由选择模块之一学习。最后的“1”是指第四学年的专业选修、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
四个专业模块的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目前我国专业课程设置学术性、理论性课程过多,技术性、操作性的知识与技能严重不足,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毕业生在就业能力上表现为同质性,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4]。而我们的模块课程设置就要改变这一现状,增加课程的实践性、技术性、技能性、灵活性,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并以实践为主。这四个专业模块:①“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模块面向设计工程师培养,课程设计新颖,源于社会对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人才的急需;②“网络管理与工程”模块培养生产与服务工程师,其课程设置源于华为3com公司及华为网络工程师培训体系;③“移动通信网络”模块培养设备服务工程师,课程设计源于3G及LTE牌照的发放,随着现代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传统通信工程课程设置已远远落后于社会的需求,如果不及时更新,高等工程教育将与社会脱节;④“电信市场营销与移动网络”模块主要培养电信业务服务工程师,即懂技术的营销人才,其课程设置经过与通信运营商的市场部专业人员多次反复讨论后确定。
表1 四个专业模块课程设置
每个模块的各课程由浅入深,由局部到综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了便于邀请企业人员来校上课,按每几周上一门课的方式全程在实验室开展教学。平时实验室全天开放,便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为了保证模块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使专业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体系,无论学生选择哪一个模块,除通过该模块每门课程的考核以外,学生还需要获得至少一个行业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有的课程直接以是否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作为课程通过与否的标准。“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模块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获得工信部中级移动应用开发者(Android)认证;“网络管理与工程”模块要求学生获得华为数据通信工程师(HCDA)认证或H3C路由交换网络高级工程师(H3CSE)认证;“移动通信网络”模块要求学生获得网络规划优化工程师(华为)或无线接入网工程师(华为)认证;“电信市场营销与移动商务”模块要求学生获得电信中级业务员(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认证。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2009级、2010级、2011级和2012级学生中全面实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企业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化及“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改革,聘请企业教师参与教学等,业已取得显著成效。
1)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笔者在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中发放关于模块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调查问卷147份,收到有效问卷共122份。关于“选择专业模块的依据”一问中,对方向课程感兴趣及考虑就业因素是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的主要因素,占比例为81%,说明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时考虑比较周全,不是人云亦云,基本是将自己的兴趣及是否好就业作为主要的选择依据。关于“专业模块课程学习与行业认证结合的认识”一问中,支持的学生占95%。关于“模块课程的学习与行业认证结合,对学生学习带来的改变”一问中最大的改变是学生学习有了目标,占47%。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加的比例占51%。对“外聘教师上课的感受”一问中,有82%的学生喜欢外聘教师上课。对“模块课程采用集中几周上一门课程的方法,学生的看法”一问中,约81%的学生认为有利于课程的学习,说明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上课方法。对“模块课程在实验室上课,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认为上课效果如何”一问中,71%的学生认为做学结合,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64%的学生认为上课注意力容易集中。说明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调查中也发现,少数学生对模块课程学习与行业认证结合持不太支持或反对态度,这些学生需要教师们花更多的时间引导与指导。大部分学生对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与前几届学生相比,学习目标明确了,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调动,学习风气有了明显的改善。
2)学生专业技能获得提高
模块课程的学习与职业技能认证结合、课程通过与否与证书获取挂钩、学生获得高端职业技能认证可获得学院奖励等一系列举措,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了明显提升,从2008级只有3位学生获得华为H3CSE网络工程师高级认证到现在2010级、2011级学生中65位学生获得H3CSE证书、15位学生获得合作无线WCDMA网络规划优化初级工程师、5位学生获得WCDMA-RNC软调认证、297位学生获得H3CNE网络工程师初级认证、58位学生获得中级电信业务员四级证书、39位学生获得华为HCDA认证、12位学生获得中级移动应用开发证书。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然而,我校本科阶段的职业教育改革刚刚起步,为了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既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层、高校教师、家长、学生观念的更新,也需要构建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
[1]樊彩萍.新建本科院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10(04).
[2]刘献君.本科学生个性化教育体系探索[J].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6).
[3]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上)[J].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1).
[4]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