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市徽州民居的自然环境适应性分析

2015-04-25 02:38邢小宁葛广华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阿拉尔市阿拉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邢小宁 葛广华 刘 君

(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新疆阿拉尔市徽州民居的自然环境适应性分析

邢小宁 葛广华 刘 君

(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在全球城镇化建设的热潮中,为了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传统民居越来越受设计师们的青睐,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借鉴其它地区传统民居的情况。文章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市十团为例,结合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分析了十团小城镇规划和建设中采用徽派传统民居风格的城市景观效果,以及存在的不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来传统民居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应用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小城镇; 徽州民居; 自然环境; 适应性; 建议与对策

随着全球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类住区也正在经历城镇化的过程。小城镇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数量稳步增加,至2011 年末,全国共有 657个设市城市,而建制镇则达19683个[2]。但同时,小城镇建设带来了生态环境破坏和传统建筑风貌迷失等问题[3-6],“文化趋同”和“千城一面”的现象非常突出。在此背景下,传统民居在当今城镇建设和规划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郭莉梅、李畅和王玉等[7-8]分别探讨了应用川南民居风格和辽宁满族民居进行城镇设计的途径,但目前关于传统民居应用到城镇建设时存在的问题却很少提及。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市十团城镇化建设为例,探讨外来传统民居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的应用与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区域概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实行“军、政、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从1950年起就积极部署进行兵团小城镇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兵团小城镇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它在促进兵团经济发展提高兵团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9]。经过5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兵师机关所在地为中心城市,重点团场所在地为小城镇,连队所在地为村庄的三级城乡体系[10]。到201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形成以10个城市、10个垦区中心城镇、160个一般团场城镇、400个中心连队居住区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提出“改善民生,提高城镇发展质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进城镇化行动计划(2012~2014)》中明确提出要“改善团场城镇面貌,打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适宜居住的城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市十团建于1958年1月,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河上游北岸阿拉尔市科克库勒镇,距离阿拉尔市约10公里(图1),被誉为“塔里木的红枣之乡”。年均气温10. 8℃,降水量40. 1~98. 8毫米,日照2 556~2 991小时,无霜期180~224天,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现有规划面积43. 4万亩,耕地11. 5万亩,行政建制单位36个,总人口1. 65万人,是兵团38个重点建设小城镇之一。

2 “蓝泊湾”小镇建设规划简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市十团原地名为科克库勒镇。“科克库勒镇”在维吾尔语中是“蓝色的湖泊”的意思。2010年,十团党委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取其缩写更名为“蓝泊湾”小镇。

图1 十团地理位置示意图

“蓝泊湾”小镇规划设计中(图2),主要将建设“蓝湾印象”、“翠湖雅居”、“怡馨园”、“叠翠园”、“幸福嘉园”和“阳光海岸”六个主要居民小区和一个商业步行街。其中 “幸福嘉园”将在幸福小区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完善,“阳光海岸”将在阳光小区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完善。 “蓝湾印象”和“怡馨园”2011年开工建设,现已基本完工。按照整体规划,通过三至五年的快速建设,“蓝泊湾”小镇将被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兵团特色小镇,努力打造成为阿拉尔市的后花园。“蓝泊湾”是英语“NO.1”的谐音,这意味着,十团要在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上勇当排头兵。蓝色的港湾,也会给人温馨、舒适、宁静之感。

图2 “蓝泊湾”小镇示意图

3 徽州民居在“蓝泊湾”小镇建设中的应用

早在1992年,十团就启动了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确定了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医疗卫生区、职工文体活动区、居民区的城镇布局。2011年十团又按照“阿拉尔市后花园”的布局定位,专门聘请专业设计单位对城镇进行重新规划设计,设计了“以水为魂的塞外江南”为主题的“十团城镇建设规划”,其理念为:顺应城市规划,结合城镇发展,突出水韵特色,体现徽派建筑风格,改善人居环境,注重房产品质,彰显十团文化,打造市镇的建筑景观效果。

十团城镇整体规划上体现了徽派传统民居的风格(如图3),主要表现在:色彩上以江南传统的黑、白、灰为主色调;住宅建筑细部处理上,采用了马头墙、小青瓦、坡屋顶、精雕刻、挑檐角、牌楼等;景观上大量运用绿化、小桥、字画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复古的东西越来越少见,反而得到人们的青睐。徽州民居的古朴色调、别致造型、精美雕刻的传统特色,受到人们的欢迎。从城镇建设短期来看,是具有开发价值的;传统建筑如同离不开土壤的树木,一旦离开了属于它的土壤,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从规划的长期发展来分析,徽州传统民居离开那片特有的土壤上,移植到阿拉尔十团这块土壤上,同样也就失去了它特有的价值。

4 徽州民居的适应性

4.1 徽州民居的适应

徽州民居的建筑布局封闭紧凑,新疆阿拉尔春季沙尘天气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同时,在寒冷的冬季可以起到一定的防风保暖的效果;徽州民居高大的马头墙是实用与艺术的结合,它防火、防盗、降温、防潮,使各家严格区别的功能,对十团住宅同样适用,同时,马头的高低进退错落有致,也为十团小城镇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优美的韵律。

传统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徽州民居是在一个地处北亚热带,有山有水、温和多雨的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一种民居形式,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徽州当地人民的生活模式。将徽州民居“搬迁”到新疆阿拉尔干旱少雨的新环境中,从城镇建设的短期来看,对当地城镇建筑景观效果有一定的提升,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徽州民居在阿拉尔这块地域又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性。

4.2 徽州民居的不适应

4.2.1 景观的不适应

徽州民居依据“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般形成依山傍水,浓绿与黑白相映的特色风格,也就是说徽州民居周围通常是有山有水有绿化的景观效果。但是,新疆阿拉尔地处塔里木河冲积平原,让阿拉尔的“徽州民居”从根源上失去了“依山”的景观特色。

为了和徽州风格的民居建筑相匹配,设计师规划了大面积的水域和绿化,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田园风光。十团城镇中小溪、小桥、水车等设施都已建成(如图4、5、6),然而因为阿拉尔常年干旱少雨、日照充沛、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致使水池干涸,杂草丛生。由于不能适应本地环境,十团徽派建筑风格的城镇规划,不但没有为居民创造出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反而增添了荒凉和萧条。

(a)牌楼 (b)马头墙 (c)壁画 (d)屋顶

十团城镇里大面积的绿化景观也不适应当地的环境(如图7)。徽州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绿化除了修剪费用,其它方面花费很少。十团的绿化除了修剪费用外,更多地来自绿化的灌溉费用。这里干旱缺水,水资源相当珍贵,加之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土壤盐渍化严重,绿化需要大量水资源。

4.2.2 建筑的不适应

4.2.2.1 建筑色彩方面,本地区的建筑色彩主要是以与沙土颜色比较接近的土黄色、浅黄色和米黄色为主,十团建筑采用江南的传统色黑、白、灰为主色调(图8),与周围建筑色彩不协调。其次,阿拉尔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风沙天气比较常见,一年中4、5、6月是风沙最多的月份,其次是3、7、8月[11]。与徽州的雨水充沛、温和湿润相比,徽州民居在十团这种沙尘多雨水少的环境中,是很难保留住黑瓦白墙这种淳朴味道。

4.2.2.2 十团建筑的坡屋顶也不适合当地的环境(图9)。从环境角度分析,阿拉尔当地传统民居建筑采用平屋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降水少,阿拉尔年降水量40.1~98.8毫米,日照2 556~2 991小时,属于极度干旱地区,当地对建筑的排水能力要求不高,当地建筑普遍选用平屋顶,因而,平屋顶比坡屋顶更适合当地,而且更能体现地方特色;二是风沙多,阿拉尔一年当中有大半年多时间都伴有风沙。在风沙环境下,平屋顶承受风沙的荷载及侵蚀的能力要比坡屋顶更强。另外,从节能角度分析,同样大小的一个屋顶,平屋顶比坡屋顶的面积小,所以,平屋顶的屋面用材要比坡屋顶的少;在同等风沙荷载作用下,坡屋顶所需材料强度要比平屋顶的大,提高了屋顶的造价成本。

图4 水车 图5 小桥 图6 小溪图7 绿化

图8 建筑色调 图9 坡屋顶

5 对策与建议

地域适应性的设计不仅是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一种传承,对城市文化的延续,也是当代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设计核心,是尊重自然的体现,国家近年大力提倡,住宅建筑要适应当地的地域环境。

5.1 深入挖掘,正确继承

我国传统民居因地制宜,样式丰富,且历史悠久。传统民居从选址、布局以及建筑的空间、结构和材料等方面,展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几千年来的营建智慧。新疆的传统民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适应该地区地域环境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解放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的团场连队为解决农工的居住问题,由最初的棚舍、地窝子到大量兴建幢幢前后左右整齐排列的营房式住宅,为新疆民居创造出一种新的形态[12]。阿拉尔市十团在城镇规划及景观设计等方面,应该深入挖掘十团本地民居的精髓,大力发扬十团的营建式民居的地方特色,为特色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当然,在深入挖掘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正确的继承态度,取其精髓,弃其糟粕。营建式民居整齐的排布与部队的营地相似,体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队性质以及在边疆的职责,应该在现代住宅设计中予以继承,使更好地为兵团特色城镇建设服务。

5.2 既兼又融,不断发展

民居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也由于民族的文化历史、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民居有着各自的特色,这种特色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各地民居之间产生了无法阻挡的交流,在这种背景下,城镇规划在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经济水平和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优秀的建筑文化,采取既兼又融的吸收态度。不兼不融,则无法发展和进步,最终将可能被社会淘汰;只兼不融,盲目吸收,将会消失自己的特色,甚至产生冲突;只有兼而融之,才能让自己得到发展与前进。

十团在城镇住宅规划时可以借鉴徽派民居“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的规划理念,使人居环境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规划设计带有本地特色的小城镇,而不是盲目地拷贝、复制徽州传统民居。

[1] 张群,秦川.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J].小城镇建设,2008(12):100-104.

[2] 潘家华,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No.5: 迈向城市时代的绿色繁荣( 2012 版)[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56.

[3] 陈顺平,傅桦.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以河北省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1):86-92.

[4] 张丽萍,郑庆昌.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6( 2) :14-18.

[5] 杨仲强.走特色城镇建设发展之路——大理白族自治州开展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J].小城镇建设,2002(9):70-71.

[6] 梁晓冬,文剑钢,李慧君.小城镇传统民居风貌保护探讨——以上海川沙内史第为例[J]. 住宅科技,2011(4):49-52.

[7] 郭莉梅,李畅,李荣华,等.川南民居风格与小城镇规划设计——谈下场镇规划设计[J].科技信息,2009(24):379.

[8] 王玉,满意.辽宁满族民居在当今新城镇建设和规划中的继承[J].大众文艺,2008(10):129.

[9] 蒲春玲,吴郁玲.小城镇建设体系规划编制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生产建设团为例[J] 小城镇建设,2003(7):90-92.

[10]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仲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小城镇研究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25-30.

[11] 李志忠,刘自强,高素芳.新疆和田-阿拉尔公路风沙危害及综合防治的初步研究[A]. 地貌·环境·发展——2004丹霞山会议文集[C]. 2004:207.

[12] 陈震东,新疆民居(2009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3-104.

Analysi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for Huizhou Traditional Dwellings in Alar City in Xinjiang

Xing Xiaoning Ge Guanghua Liu Jun

(College of Water Coservancy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

With the upsurge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n the global, traditional dwellings are recognized by many architects. In order to avoid many new districts of cities became more and more homology, some small towns are also learning from the outside traditional dwellings. Taking the 10th groups field of Alar city in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as an example, in light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such things as geography and climat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ity landscape effect and environmental inadequacies on small towns with Hui style architecture.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small towns which adopt outside traditional dwellings.

small town; huizhou traditional dwelling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2014-05-07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校长

TDZKSS201315)

邢小宁(1981-),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地域建筑与城市景观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E-mail:119102380@qq.com

1009-0568(2015)01-0075-06

.TU241.5

A

10.3969/j.issn.1009-0568.2015.01.013

猜你喜欢
阿拉尔市阿拉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不死的慈善家
不死的慈善家
阿拉尔的梧桐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场地实战 现场点评 加强环境执法大练兵
阿拉尔市工业用水分析及节水对策
反腐
新疆阿拉尔市发展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
阿拉尔市罕见降水天气对棉花后期生产的影响
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接近尾声
阿拉尔市投资改造上海风情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