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
——充满神秘色彩的民俗文化

2015-04-25 08:35刘茜茜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
侨园 2015年1期
关键词:萨满文化

文 / 刘茜茜(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

萨满
——充满神秘色彩的民俗文化

文 / 刘茜茜(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

萨满一词出自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意指“充满智慧的神职人员”。萨满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弘扬氏族至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故土观念、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存意识、崇尚勇武和抗衡大自然的不屈战斗精神。它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文化形态,诞生在北美、北欧和东北亚地区。吉林省长白山脉的萨满文化是世界萨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发源地的母源地之一,已有500-1000年的历史。

萨满教有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以及祭祀活动仪式。满族先人对自然的崇拜是同狩猎生活和采集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条件下,衣食都取之于野兽,他们把狩猎所获取的野兽,视为主宰野兽的“神灵”的恩赐,而对此加以崇拜。满族的先人,随着灵魂观念的发展,逐渐形成对死者及周年的悼念活动,于是有了自己的祖先:“神”,逐渐形成祈求“神灵”的各种祭祀活动。这便产生了交往于人和神之间的使者——萨满,留下了丰富的萨满资源和宝藏,诸如:

萨满服饰,是萨满从事神事行为所专备的祭神服装。达斡尔族萨满服饰的特点是头戴裹着黑布的铁顶丝帽或铜盔,盔前很密的串珠或呈三角形的黑布挡帘,用以遮眼。盔顶两侧插有两只铜鹿角。身穿包身、中开衩的长袍,上缀兽骨、兽牙、珍宝、铜铃等装饰,前胸后背各有一块护心镜,背后有7块护背铜片,衣边镶花,紧袖。下身外围一条彩条穗裙,裙上装饰有365颗子安贝。腰系腰铃和铜片,两肩各配饰一只木雕的小神鸟。脚穿兽皮靴,靴尖拴带穗的小铜铃。这一身饰物足足有20公斤重。

萨满的歌谣,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可以说是一种与超自然力量联系的神性语言。利用仪式和歌舞来同影响人类和自然界的神秘力量沟通,是一种历史悠久传播广泛的文化遗产。内容就是颂唱萨满神词,有时唱似念,有时念似唱,念的唱的、半念半唱的,时而还分别行之。

萨满的舞蹈,可是具备相当的韵律性和节奏感的,萨满舞蹈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承担着各种社会和文化功能。萨满主要在三种场合表演:一是治病,二是春节预祝丰收,三是萨满盛会(类似汉族的庙会)。身系腰铃,敲击萨满鼓,迎合着前进、后退、蹦跳、回旋四种步伐,是他们基本表演方式。舞蹈时,还边击鼓边唱咒词。

民间所说的“跳大神”,就是来源于萨满的宗教活动。一方面声称“消除灾祸,保佑人的安全”,为祭家消除灾祸。另外还声称“为病人祭神驱鬼”,这是萨满经常性的宗教活动。根据患者的症状,如果认为是“外来的鬼”致病时,在大门外或村边上生起篝火,萨满在篝火边“跳神”,并做象征性的射击,表示“驱鬼”。如果认为是触犯某一种神致病时,便杀猪、杀牛或杀羊进行祭礼,由萨满主持献祭,“请求神的宽恕”。遇到病危的患者,认为其“灵魂”已经离开肉体,到了“阴间世界”,便在夜间祭祀,萨满的“神”到“阴间”把病人的“魂”带回来附还于肉体。据说不管你患了何种病,病情多么严重,萨满都可以用不同的办法给你治好。

萨满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渗透到古代北方民族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它既是传统文化的基石,集北方先民的史前哲学、宗教、历史、天文、医学、文学、艺术、民俗等诸文化之成就,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萨满文化还蕴含着其先民的原始信仰和原始意识,表现出积极进取、战胜灾难、驱除妖魔、保护人类安宁的愿望。

为了将这一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化传承事业,便于更多人了解萨满文化,世界唯一专业性萨满文化博物馆已落户于长春大学。博物馆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分四个展厅,主要展出的是中国北方朝鲜、锡伯、蒙古、达斡尔族、鄂温、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的萨满文化和民俗文化。这里可以看到有数百年历史的少数民族萨满文物和珍贵的萨满文化复制品,其中包括萨满神服、萨满神鼓、萨满神偶以及若干萨满艺术品。馆中还设有四个萨满祭祀景箱,反映出古代人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文化,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远古文明。

目前,萨满在世界上仅有20位,莽卡满族乡石氏家族就有萨满5位。吉林省的吉林乌拉街镇和长春九台莽卡满族乡都被国际上誉为“萨满活化石之乡”。长春大学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支持下,成立了“萨满文化研究中心”,并且得到了国际萨满学会的认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成了这座专业性的萨满文化博物馆,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据专家考证,此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专业性的萨满文化博物馆。

猜你喜欢
萨满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非遗背景下萨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
何为萨满:人类文明史的眼光
浅谈满族装饰纹样中的萨满文化元素
谁远谁近?
浅析吉林陈汉军旗萨满的文化认同
萨满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