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加铺沥青罩面设计初探

2015-04-24 07:34张国兵
福建交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罩面加铺交通量

■张国兵

(中铁隧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厦门 361004)

1 前言

目前,在现有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超过设计年限,有的由于交通量剧增、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或施工方面等原因,出现路面破损、使用品质下降的情况,影响着道路使用功能,面临着修复工作。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可以改善道路使用品质,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由于沥青罩面能有效的改善旧水泥路面的使用功能,同时充分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且对交通、环境影响小。因此在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广。本文以厦门市南山路改造工程为例,探讨城市道路沥青罩面设计。

2 工程概况

厦门市南山路为城市次干路,原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速30km/h。随着厦门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量剧增,该道路出现了大量混凝土裂缝、破碎、沉陷等病害。

根据现场调查和道路弯沉检测资料(南山路代表弯沉值为28.96mm),原道路结构为24cm 厚C30 砼+20cm厚4%水泥稳定碎石+20cm 级配碎石厚,已使用6 年,现状道路普遍存在错台、断板、唧泥、接缝破坏等病害,需要换板补强约占道路总面积的15.6%。现状调查照片见图1 和图2。

图1 南山路现状机动车道路面图

图2 南山路现状机动车道路面

3 设计思路

3.1 道路现状调查及分析

在开展沥青罩面结构设计之前,需要对道路路面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评估现有路面结构状态和结构能力。它和交通量都是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输入参数,是沥青罩面结构选择和最终成败的关键。其主要工作包括:路面破坏类型和数量的调查;在设计基准期内需承担交通量的预估(必须包括总的交通量和单独大型客、货车的交通量);结构能力评价(通常采用全路段的弯沉检测)。

3.2 路段划分

路段划分的目的是使每一个施工路段只有一种相应的设计方案。路段划分应考虑同一路段内的路基路面结构、使用性能、交通状况基本相同,且各路段最小长度与施工方法相适应。

3.3 现有路面状况的评定方法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设计,旧路面使用状况可使用路面状况指数PCI、板下脱空度V 和接缝性能指数S 来评定。

3.4 原有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3.4.1 原有混凝土板块的修复处理

(1)断裂板块处理

针对出现交叉贯穿全板的裂缝板块,严重破碎、完全断裂及错台的断裂板块,板底唧泥并出现活动的板块,均采取挖除旧板和浇筑新板的处理措施。

(2)板边、板角错台处理

当错台≤5mm 时,可采用机器磨平或人工凿;当错台>5mm 时,可采用先凿平处理,再加铺调平层,或局部翻挖新建的方法进行处理。

(3)板块坑洞处理

对个别坑洞修补,清除洞内杂物,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填充,达到平整密实。对较多坑洞且连成一片的,应采取薄层修补方法进行修补。将坑洞切割深度为6cm以上的槽,并将切割面内的光滑面凿毛。用混凝土拌和物填入槽内,振捣密实,并保持与原混凝土面板齐平。

(4)原水泥混凝土板块翻挖换板处理

根据业主提供的板块实测弯沉资料,现场确定翻挖换板处理范围。损坏严重及交叉口范围内加罩厚度不到10cm 的板块,均进行板块翻挖处理,旧板凿除应注意对相邻板块的影响,尽可能保留原有拉杆或传力杆,宜用液压镐凿除破碎混凝土,应及时清运混凝土碎块,并用C35 混凝土更换被翻挖板块(抗折强度达到4.5MPa)。基层损坏部分应予清除,采用25cmC35 混凝土将路面基层补强,若基层损坏较深,则采用级配碎石,其补强混凝土顶面标高应与旧路面基层地面。

3.4.2 拓宽车道板处理

开挖清除后,内侧混凝土面板下旧基层则暴露出来。在开挖时应用铁镐进行开凿,去除疏松的旧基层和附粘在其表面的土块、杂物,保留坚硬的路基。开凿出的废弃料可平铺在土路基顶面,但不可堆聚在搭接处。开凿后的原有基层应形成新鲜凿开表面并挖成台阶状,以利新旧基层的搭接。

3.4.3 接缝处理

(1)横向缩缝、施工缝、胀缝处理

拓宽的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横向缩缝、施工缝、胀缝设置位置与原板块位置一致,填缝料的要求也相同。设置胀缝的相邻三条缩缝和板自由端的三条缩缝要设传力杆。传力杆采用Φ28 螺纹钢筋,长50cm,间距30cm。

(2)纵缝处理

在原水泥混凝土板块外侧中部,每隔50cm,打一个直径24mm,深25cm 的水平孔;清孔后压入改性环氧树脂胶,并插入长70cm 的Φ22 螺纹钢筋;浇筑拓宽部分混凝土后,按要求灌缝。

3.5 沥青加铺层设计

3.5.1 沥青加铺层厚度

经过处理的旧水泥混凝土板做沥青加铺基层,其刚度一般较大,基层上的弯沉值较小。沥青面层合理厚度的确定主要是考虑防止反射裂缝,沥青铺设太薄容易产生反射裂缝。加铺太厚,造价又太高。根据国内外经验,加铺层厚度取9~18cm。

3.5.2 排水设计

预防水对路面的损害有2 种方案,一是在沥青加铺层下加排水系统,二是加铺层下设置下封层。本次设计方案如下:恢复路面横坡、喷洒透层沥青、设置下封层、设置排水底面层。

3.6 防止反射裂缝措施

(1)提高加铺沥青的抗裂性。采用低稠度的优质沥青,在混合料的拌和过程中,保证沥青不过多氧化,提高沥青的压实度,增加沥青的含量。

(2)处理原有路面裂缝。对于宽度大于6mm 的裂缝进行清缝和灌缝处理,对脱空的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注浆,对破碎的混凝土面板进行换板处理。

(3)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在对既有路面的病害处理完毕后,先洒布一层粘层沥青,再铺设玻璃纤维格栅。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应平整拉紧,并用枪钉固定,铺满幅后用压路机碾压一遍,使玻璃纤维格栅与粘层沥青粘结在一起,防止摊铺罩面时影响施工质量。

4 沥青罩面设计内容

4.1 设计标准

根据现有城市道路交通量和汽车轴载等情况,采用设计标准: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路面设计基准期∶15 年。施工前需先对旧路面进行铣刨、拉毛、更换旧板、注浆、沥青灌缝等措施,之后在旧路面上铺设沥青罩面。

4.2 沥青罩面结构设计

各路段沥青罩面结构设计分类如下:

(1)纵断面填高(0~16)cm 路段

沥青加铺结构层为:4cm 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5cm AC-16c(AH-70)沥青混凝土+(0~7)cm AC-25c(AH-70)沥青混凝土+双向50kN/m 玻纤土工格栅+粘层油(0.6~0.8)kg/m2+现有水泥砼路面铣刨(2~11)cm。

(2)纵断面填高(16~19)cm 路段

沥青加铺结构层为:4cm 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5cm AC-16c(AH-70)沥青混凝土+(7~10)cm AC-25c(AH-70)沥青混凝土+双向50kN/m 玻纤土工格栅+粘层油(0.6~0.8)kg/m2+现有水泥砼路面铣刨拉毛2cm。

(3)纵断面填高(20~27)cm 路段

沥青加铺结构层为:4cm 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5cm AC-16c(AH-70)沥青混凝土+7cm AC-25c(AH-70)沥青混凝土+(4 ~11) cm 沥青碎石+双向50kN/m 玻纤土工格栅+粘层油(0.6-0.8)kg/m2+现有水泥砼路面铣刨拉毛2cm。

(4)纵断面填高大于28cm 路段

沥青加铺结构层为:4cm 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5cm AC-16c(AH-70)沥青混凝土+7cm AC-25c(AH-70)沥青混凝土+粘层油(0.6-0.8)kg/m2+25cm 水泥稳定碎石(6%)+(0~25)cm 水泥稳定碎石(3%)+修复后的旧水泥路面结构。

4.3 沥青罩面施工要求

(1)沥青罩面的压实度采用双控指标,要求马歇尔标准密度的压实度不小于98%,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控制在93%~97%,面层实测空隙率应在3%~7%范围内。

(2)面层平整度是路面质量的主要指标,要求连续平整度仪100m 标准差的合格标准下面层不大于1.6mm,上面层不大于1.0mm。

5 结束语

厦门市南山路地面道路经过改造后,已顺利通车。南山路路面的整体强度、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能较以前均有很大的提高。由于通车时间较短,旧路路面的修补和沥青罩面处理效果有待今后跟踪观察。

[1]CJJ169-20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S].

[2]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

[3]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4]JTJ/T019-98,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

[5]刘红刚.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设计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科技,2011(7).

猜你喜欢
罩面加铺交通量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基于动态差法的交通量监测技术应用
温拌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技术在路面修复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补偿交通量模型研究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
碎石化旧水泥路面上水泥混凝土加铺层应力分析
旧水泥砼路面加铺工程中的节能实践及施工管理
橡胶沥青加铺层在龙泉驿北干道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水泥路面加铺罩面适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