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
汉朝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这主要归功于汉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食材和一些简单的烹饪方法开始影响着中国的饮食方式。摄影师桔多淇以食材为元素,将东西方的食材与文化融合在一起,富有想象又充满意味。
汉朝
公元前202至公元220年
约公元前150年豆腐“炼”成
相传当时淮南王刘安好道术,以求长生不老。一天,刘安端着一碗豆浆,在炉旁看炼丹出神,竟忘了手中端着的豆浆碗,手一歪,豆浆泼到了炉旁供炼丹的一小块石膏上。不多时,那块石膏不见了,液体的豆浆却变成了一摊白嫩的豆腐。
约公元前150年形成三餐食制
先秦时,一般只吃两顿饭。到了汉代,统治阶级的饮食变为一日三餐或是一日四餐。这与自秦以来建立的皇帝早朝制度有关。而至于老百姓,一般还是一日两餐,最多是早上加一顿“寒具”(小食品)。
约公元前140年引入外来食材
这一时期饮食丰富起来,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了黄瓜。黄瓜原名叫胡瓜。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在登基做皇帝后,就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在午饭时,石勒指着一盘胡瓜问臣:“卿知此物何名?”臣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黄瓜也由此得名。
约公元100年面制品兴起
汉末在“甑”的基础上发明了蒸锅。这为加工发酵食品提供了方便,发面术开始被用来做蒸饼,即类似于今天的馒头。
约公元50年提炼植物油
东汉时期,随着西域食材及饮食文化的丰富变化,食材获取的方式和烹饪方法也产生了变化。这一时期,汉朝人学会了提取植物油的方式,相比在此以前使用的动物油。植物油更便宜,口感也更佳,这一时期的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实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价格也更为合理,成为上至官吏,下至百姓日常烹饪的主要选择。
西域之路食材之变
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加剧了。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同一时期,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在使用筷子吃饭上,并且烹饪原料,饭菜搭配,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
摄影师桔多淇善于结合东西方的食材和美学方式,将东方食材与西方的著名画面进行结合,当西方名画变身成日常食用的食材,相信看客们会倍感亲切,而面对如此鲜活的画面,兴许唯有重新思考那些名作的意义了,一幅幅流传千古的世界名画此刻变得荒诞异常。桔多淇足不出户,在一个人的工作室内,一把菜刀、若干牙签、数棵青菜就能供她塑造角色,拼接场景,以手工方式去幻想那无限宏大的万千世界。通过对这些材料的融合,形成了融会东西之食材的别样影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