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行
《食品安全法》目下正在修订中,针对保健食品,或将规定说明书应当与注册或备案的内容相一致,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等。挺担心的,这会不会打压中国独有的保健品业?以后,这个行业层出不穷的创新会不会变少?会不会导致中国人少拿几个诺贝尔医学奖?
要知道,这是中国的国粹,少说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并不遥远的过去,街头艺人在闹市摆个摊子,卖弄些胸口碎大石之类的武艺,再掏出大力丸向乡里兜售:“有病治病,没病强身,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后来呢,大力丸做成了胶囊,取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叫保健品了,登入电视广告(特别是在地方台的非黄金时段)与报纸广告等大雅之堂。这是前互联网时代的“线上”。妙龄少妇巧笑倩兮,宣称某产品服用后雀斑没了,不贫血了,月经顺了。和蔼慈祥的大妈大爷称赞服用某产品后血压低了,结石没了,人也精神了。
线下的阵地当然不能丢。商场门口的大喇叭对中国大妈大爷们展开了攻势。无非也就是宣布一下高血压、糖尿病、咽喉炎等等世界性难题被某保健品顺利攻克而已。那些投入数亿美元研究一个新药的制药公司哭了:等我们千辛万苦爬到山顶之后,发现中国人早在上面了。
如今互联网+了,有愈加发扬光大的趋势。君不见,各种名目的保健品在微博与微信朋友圈攻城略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有了互联网+的加持,微博、朋友圈里的东西,显得要高端一些,比如讨论某产品如何解决“亚健康”和“酸性体质”,预防癌症等等。这些令人以为医学界发生重大突破的宣传,针对的其实并非是在药监局注册的药品,而不过是“保健品”甚至食品罢了。
“保健品”,百分百中国特色。美国有“膳食补充剂”,就是维生素、钙片、鱼油之类。日本的“特定保健用食品”,听起来有点类似,然而也是需要医学证明对于降低患病风险有帮助的产品。获批的大部分产品也是钙片、叶酸之类。至于“营养机能食品”和“健康食品”之类,则是当做食品管理的。在大多数国家,如果不是经批准注册的药物,宣传疗效或不靠谱的功能,分分钟要被罚款下架。
当然,国人的购买力上来后,各国友人也开始盯着中国人钱包。把食品包装成保健品卖的也不少。但西方国家一般对商品的标签管理甚严,商品的标签不好作假,就靠另外的宣传资料或者销售人员的口述。至于国人的创新就更多了,从蚁力神,到玛卡……你懂的。
医学与营养学都不神奇。无论哪国的公共卫生与健康机构,说到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大都是保证营养,保证卫生,提倡运动之类。顶多是针对婴幼儿、孕妇、老年人或病人有些营养上的注意事项。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保健产品能被有效证明提高免疫力,提高“健康水平”。“亚健康”和“酸性体质”,则简直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专属谣言。是该管管了。
药品是用来治病的,食品是给人提供营养素的,在两者中间容不下第三者。“保健品”这个欺人的名目,早应该废除了。
南方周末201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