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性格悲剧

2015-04-22 09:24孙淑梅
黑河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戏称青石板新房

孙淑梅

前几天讲《台阶》一文时,我围绕“尊重”一词设计了两个问题:1.你若是文中的“我”怎样帮助父亲走出“若有所失”的迷茫,获得真正的尊重?2.当今的农民获得尊重了吗?请阐述理由。两天后,在黑河市初中教师公开课大赛中听了两位老师讲的《台阶》,不禁引发了我对“台阶”的再度思考。

这两位老师是从父爱的角度解读“台阶”的,其中一位还深情地讲述了自己的父亲无言但厚重的爱,由此引发学生大谈如山的父爱,倒是很感人。不过,但凡解读透教材的老师,绝不会走“父爱”这条路线。此文与朱自清的《背影》不同,朱自清透过父亲的背影参透了似“迂”实“痴”的爱。这爱因“痴”而“迂”,这“迂”恰是厚重而浓郁的爱。李森祥《台阶》中的这位父亲,很勤劳能吃苦,很倔强能坚守,很厚道能隐忍,所以他用一辈子时光终于建成高台阶的新房。那位老师说,父亲是为了改善家人居住条件,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而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如若是这样,干嘛坐在自家的三级台阶上偏偏望别人家的“高台阶”出神?如若是这样,盖新房不就行了,干嘛偏偏要建高台阶?如若是这样,干嘛新房建好了,条件改善了,父亲反倒若有所失,埋头坐在门槛上,“那极短的发……灰白而失去生机”?难道只是因为条件转好后的不自在?理想实现后的茫然与空虚?如若父亲全心为了家人,即使失去青春与健康,即使无事可做,当他看着一家人住进新房也应该乐在其中,可他怎么就若有所失了?他所做的一切到底为了什么?地位!尊重!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本来只是为了防水的台阶被乡邻赋予“另外一说”,而这“另外还有一说”的“戏称”偏偏就嵌入父亲的心。他要造高台阶,他要地位,他要尊重。这尊重本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对于一个“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的父亲来说更需要。他执着地认为,有了高台阶这一切就水到渠成了。没文化,深受地方习俗影响的父亲根本认识不到自己已错把“戏称”当做人生的奋斗目标。当他“志得意满”地坐在高台阶上等来的却是一句“晌午饭吃过了吗?”忙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怎么就没有人对他说“你们家的台阶高”“你们家有地位”呢?父亲百思不得其解,最后长吁一声:这人怎么了?这一声像是低语更像是仰天长啸,回声哀转,令人心痛。父亲心里紧绷的那根弦随着一声长叹一下子松了。他垮了。

个体命运反映着时代命运的轨迹。父亲的悲剧恰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农民地位低下,他们在社会底层挣扎着,用他们固有的勤劳、坚韧和厚道打造着传说中可以改变命运的台阶。可当他们用尽青春与健康后才发现,一切都是谎言……这残酷的结局简直令人辛酸得落泪。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上这样写道,小说深沉地回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教参把父亲的悲剧归结为生产力的低下,但就父亲而言如若他生活在当今机械化的农村,就能获得想要的地位和尊重吗?不能!我敢断言。因为决定父亲地位的不单纯是“台阶”,更重要的是性格。他“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即使坐在高台阶上别人眼里依旧是那个“低眉顺眼”没地位的他。父亲身上有很多中国农民的优秀品质,正是这些优秀品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从这一点来看,父亲是可敬的、伟大的。可他偏偏无视自身的美德,而把乡邻眼中的“地位”看得很重,甚至超过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低眉顺眼”是什么?谦卑?我认为父亲身上表现出更多的是“卑”,因自卑而生发的软弱,甚至可以说是懦弱。父亲生活在这样的阴霾中很累,他想走出来,可他偏偏执拗地认为:只有“台阶”才是他通向光明的阶梯。他被“另外还有一说”的“戏称”死死地控制着、牵引着、支配着。越是自卑的人越容易被左右,并因此迷失自己,这是人性的弱点。没有文化的父亲根本无法认识到“性格决定命运”这一真理。不从骨子里改变自己,解放自己,即便坐在更高更坚硬的台阶上也挺不起脊梁,也换不来想要的尊重。

父亲无视的还有真正的地位与尊重、幸福与快乐。年轻时,老婆坐在门槛上干活,他坐在三级青石板台阶上看着儿子玩耍。可爱的儿子时而坐在青石板上玩,时而趴在青石板上啃,“流着一大串涎水”“啃了一嘴泥沫子”。看着看着儿子就长大了,在青石板台阶上蹦、蹦、蹦,一级、两级、三级;蹦着蹦着儿子就成人了;九级台阶的新房终于建成了,父亲也老了,挑一担水都闪了腰。可是老婆、儿子“都尽力保持平静”,谨慎地呵护着父亲在家中的尊严。母亲用土方给父亲治病,儿子陪着若有所失的父亲默默地坐在门槛上……这一切都在他追求的“许多目光在望他”的所谓的尊重中悄然流逝,这更增添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如今的农民早已走出自卑,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他们用勤劳和智慧打造出幸福,但他们的地位真的提高了吗?就像我山东老家很多如“父亲”一样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不可能成为什么“家”,也不可能静下来读书看报,或参加什么有意义的活动,甚至曾经拥有的“文化”都随着一茬茬庄稼的收割而埋在土地底层。他们或被“另外还有一说”的“台阶”制约着,辛苦地活着;或被农闲时吃喝侃赌抽牵制着,悠哉地过着……

该怎样打造农民的精神台阶?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戏称青石板新房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一线城市新房营销策略探析——以上海新房为例
雪雀一家的新房
“山寨”一词从何而来?
云图青石板
兔妈妈家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