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让子弹飞》的艺术语言感染力

2015-04-22 20:12罗傲尘
戏剧之家 2015年5期
关键词:艺术语言感染力电影

【摘 要】《让子弹飞》是姜文执导的第四部电影作品,在2010年12月上映一周就打破了票房神话,截至下档,《让子弹飞》在当时的票房将近7亿元人民币。电影《让子弹飞》的成功,除了周润发、姜文、葛优等大腕明星的加盟效应以及剧本剧情的优秀之外,与电影中经典的艺术语言感染力也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电影音乐的魅力和电影艺术语言的特殊性入手,对电影《让子弹飞》中艺术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影;艺术语言;《让子弹飞》;感染力;剖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3-0125-02

《让子弹飞》从四川作家马识途的长篇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节改编而来,影片里可谓大腕云集,周润发、葛优、刘嘉玲、陈坤以及姜文现实生活中的妻子周韵等都是主要演员。《让子弹飞》上映首周就打破了《唐山大地震》国产片首周的票房记录,成为当前贺岁片中的神话。客观来说,整部电影的最成功之处在于电影故事情节的起伏埋笔、姜文的出色执导以及演员的高超演技,除此之外,电影音乐是电影语言之一,在电影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影台词也是《让子弹飞》的一大特色,该电影在艺术语言上的各种技巧与隐喻内涵无疑给电影增添了更大的魅力,正是由于艺术语言的感染力使得观众对整部电影的印象更加深刻。

一、电影音乐的魅力

电影音乐是电影语言之一,在电影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影音乐是一种视听艺术。一般来说,电影音乐对于电影文本的作用可以体现为以下二个方面:(一)抒发情感、渲染气氛。音乐的渲染为人物造型的丰满、情节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在这部电影刚开始时师爷坐在马拉的火车上,吃着火锅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多么熟悉的旋律,一下就把观众拉回到从前,起到了渲染怀旧气氛的作用。歌曲《送别》是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学堂乐歌,广为传唱,受到大众的深爱,《送别》用的是J·P·奥德威作的曲调,但词作者李叔同本人在作词时对曲子作过少量修改。《送别》作为插曲或主题曲分别出现在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中,更使其脍炙人口,传唱不息。(二)创造节奏。这种节奏不单指音乐本身的听觉节奏感,这种节奏感能与画面的视觉节奏相辅相成,使影片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节奏。这部电影的主题音乐是《太阳照常升起》,这是姜文前一部电影里的一首曲子,是日本著名配乐大师久石让的作品。同样的音乐被用到两部不同的电影中,却完全没有感觉不合适,反而配合着《让子弹飞》中整齐的马蹄声,和整部影片的画面相得益彰,这段极具代表性的音乐被重新赋予了新的电影意涵。整部影片在音乐上的风格和中国五十年代的老电影的风格非常一致,非常怀旧,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二、电影艺术语言的独特性

一直以来,艺术语言都是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有的艺术语言都是民族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一种浓缩,同时也是本民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外显。电影艺术语言的演进与电影技术的发展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它的发展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物质条件之上的。电影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它带给观众的不仅仅只是一种听感,而是一种直接可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的,是一种直观的、具体的、具有鲜明形象、能更准确传达人们思想含义的艺术语言。这些,也使得电影艺术语言比一般的语言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电影艺术语言与一般语言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构成不仅受到表演、场景、照明的影响,化装、服装等都对电影语汇有重要的作用,电影艺术语言的基本元素就是银幕画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通过摄影机的运动与不同镜头的组接(剪辑)所营造出来的蒙太奇,在构成银幕形象法则的同时,也对电影艺术语言的独特语法修辞规律有极大的完善。这种新的“音响蒙太奇”和“声画蒙太奇”,一方面丰盈了电影语言,另一方面它们所传达出来的象征与隐喻意义,又常常会给观众带来具有深度的审美感官想象。

三、《让子弹飞》在艺术语言上的艺术感染力

(一)艺术语言本体层面技巧运用所带来的感染力

1.“突降”的运用

突降是各种辞格中的一种,通过对突然下降手法的采用,可使整个句子在句意上从严肃、深刻等概念直接下转到滑稽、平庸等意义上,或者反过来。这种突然的没有任何前兆的转变会让整个语义出现很大的落差,并依靠这种巨大的落差来使语句看起来更加鲜明,往往在喜剧中会频繁使用这种辞格,一般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幽默的效果。比如,《让子弹飞》中葛优所扮演的师爷在向张麻子告状说张麻子的兄弟们对民女施暴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砸了,你们!砸了!兔子都知道不吃窝边草!……呸!恶心!我都关着灯!”师爷说得义愤填膺,“恶心”之前的几句话任谁都会觉得师爷正在对这些人进行严肃的道德审判,再加上葛优肢体语言上的愤怒以及无以言表的痛恶表情,观众们在此时正因为他的话而觉得有所同感,但“恶心”之后师爷却突降语义,这种快速的转变,让观众在不期然中陡然落空,于是便越发地加深了对白的感染力,让人越发地忍俊不禁。

2.“曲解”的运用

作为语言修辞格家族中的新成员,曲解是指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会话的一方明明对另一方所说的话是完全理解的,却对这种规律进行有意的违反,并通过语境上的一些特殊点以及对话中一些不确定的比较含糊的表达因素加以利用,故意把话题的概念进行偷换、脱离,或者直接将语境改变掉,把话题的重点进行转移,甚至对话语中本来就约定俗成的意义进行故意的歪曲,以此来模糊对方的话语意图,进而满足自己在交际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效果的辞格。《让子弹飞》中不乏这种辞格,并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感染力。师爷与张麻子去拜访黄四郎时,说这两大家族都是把人卖到美国去修铁路,赚的钱都是Dollar。说完这些,师爷立即接话:“还说刀的事!Dollar,到了。黄老爷一来,钱就到了!”师爷当然对Dollar的含义心知肚明,但却故意对Dollar的谐音“到了”加以利用,进行调侃式的幽默曲解,以达到对“鸿门宴”的紧张气氛进行缓解以及对黄四郎进行恭维的交际目的。之后谈到分成时,师爷说:“Dollar到手,按照惯例,三七分!”张麻子应声接道:“你也太不仗义了吧?黄老爷为这事忙前忙后,你就分人家三成?怎么也得对半分吧!”其实这里的“三七分”师爷的本意是七成都要给黄四郎,剩下的三成留给自己。张麻子显然明白师爷话中的意思,但却对这一语境聪明地加以利用,对师爷的话故意曲解,一方面表现了自己对黄四郎的示好,另一方面又能更大限度地争取到自己的利益,同时能够让黄四郎尝尝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的滋味,这样黄四郎就被放在了一个不便于对自己的利益进行争取的尴尬地位。这种耐人寻味的、聪明的对白,使电影更添了一层魅力。endprint

3.“反复”的运用

反复这种修辞格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对语义中的某种意思或情感进行突出而故意对这些句子或词语重复强调的一种修辞手法,即反复在交际语中出现有间隔或无间隔的连续出现。在《让子弹飞》中师爷是对这种反复运用最多的一个人,比如电影开头师爷说:“你们想想,你带着老婆,出了城,吃着火锅还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劫了!”之后间隔很久我们又在电影中听到师爷说:“我吃着火锅唱着歌,扑通一声掉水里,出来就到这儿了。”这是师爷在影片的不同时段甚至说相距比较远的时段所说的两句话,属于反复中的间隔反复。师爷的这种反复强调实际上是对自己戏剧性命运的强调,这种巨大的落差使师爷的重复显得更加幽默,更加具有调侃意味,让观众能够体会到艺术语言深处的回环起伏以及语言所具有的铿锵音乐美。

(二)电影艺术语言背后对社会阶层动态的扫描带给人的感染力

从《让子弹飞》中的艺术语言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语言背后潜在的社会阶层动态。在影片一开场,是姜文所扮演的张麻子对火车进行劫持。通过人物之间的语言对白告诉观众除了张麻子有个“张麻子”的名号之外,其他的几个人包括张麻子的干儿子都没有名字,他们的名字就是麻将牌上的筒号。直到电影放映到下半段,快要到结局张麻子才在与师爷的一次谈话中提及了自己的身世来历,我们也从这些对白中了解到张麻子的真名原来叫做“张牧之”,但张麻子自己也说了人们怎么可能会记得一个麻匪的真实姓名?所以,人们就只记得他的诨名“张麻子”。但是对比之下,从电影对白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四郎的跟班,即使是小喽啰也基本是个个都有名有姓。这些带有暗示与隐喻性质的电影艺术语言,不仅让观众更加熟悉电影内容,同时也能给人带来丰富的联想和回味。

电影就像导演的孩子,导演的深度与特色以及感情往往都能从电影中表现出来,《让子弹飞》以演员的对白给我们营造出了一场看似闹剧实则带有革命象征意味的故事。黄四郎无论是从做事风格还是说话腔调来看,都是革命时期军阀的典型象征,是当时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打倒的对象。影片一开始黄四郎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站在鹅城最高处拿着望远镜窥视张麻子一伙,这个镜头其实带着隐喻,向我们明确暗示了黄四郎处在最高处的阶级地位,就像师爷一开始就跟张麻子说的:“谁都不拜,也要拜黄四郎!”确实,即使是县长来了,黄四爷也是缺席的,出席的不过是他的一顶被大轿抬来的帽子,可见他对其他人的不尊重以及自己地位的高高在上。黄四郎的背后也潜藏着多种复杂的阶级关系。

《让子弹飞》的成功与电影音乐的魅力和电影艺术语言的出色是绝对分不开的,音乐对影片氛围的烘托和各个人物之间的对话都充满了调侃和反讽,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满足感,影片中艺术语言超强的感染力在很多时候来源于其在语言本体层面上的技巧运用,以及通过语言带给人们的各种值得深思的暗喻,给整个电影增添了很多亮点。

参考文献:

[1]张凌凌.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让子弹飞》——子弹飞出个人民艺术家[J].新周刊,2010,7(12):133-134.

[2][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77-78.

[3][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胡尧之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151-152.

[4]朱凤娟,张北安.论修辞技巧在情景喜剧中的幽默效果[J].商情,2008,6(12):206-208.

[5]何自然,申智奇.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0(23):99-100.

作者简介:

罗傲尘(1982-),单位: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一中,学历:本科,毕业学校:山东省菏泽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语言感染力电影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Pygmalion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如何提高电视播音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