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曦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提升的对策思考
——以新疆地区为例
文/陈曦
新疆是祖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疆的安定团结影响着祖国的长治久安。新疆高校是培养今后建设和发展新疆骨干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在党中央和教育部的相关政策下,越来越多的新疆各族学生升入高校接受教育和培养。新疆高校对于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直接影响到新疆发展的稳定,特别是在乌鲁木齐“7﹒5”事件以及昆明“3﹒1”事件之后,新疆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基本概念着手,阐述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内涵,分析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实效提升对策。为新疆高校加强团结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提升对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由各个民族共同书写的历史。但近年来随着境外“三股势力”的渗透和影响,以及国内和国际环境下反恐局势的发展,新疆高校当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相比较高校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加地急迫和重要。特别是在乌鲁木齐“7·5”事件和昆明“3·1”事件发生之后,新疆高校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也受到煽动,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进来,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当就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提高新疆高校对于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成为新疆高校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迫切任务。
我国的民族团结教育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1]。
综上所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就是高校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理论知识和国家的民族方针政策的教育,使学生具备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2]因此,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以民族理论与民族团结实践结合的教育活动。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教育部的相关政策下,新疆高校有效地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然而,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教育目标不够明确、教育实施途径不够丰富、教育课程设计不够完善等。
(一)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依然存在着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由于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课程目标,这就导致部分新疆高校在确定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时不够明确。另外,教育目标的确定要根据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高校民族团结的教育目标也要在这两个方面。但是,许多高校在实施过程中只在乎前一个方面,仅仅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需要,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教育目标只有完善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正确导向。
(二)教育实施途径不够丰富
目前,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表明,学校在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不够全面,由此导致新疆高校民族团结的教育途径的滞后性。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需要有正确目标的引导,但更需要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同时,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不能只停留于传统的课堂,还应该体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实现课堂和生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和谐依靠。这就要求新疆高校进行教育的方式选取上,要体现出相互补充、相互依托。从而现实的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教育课程设计不够完善
当前,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在课程的设计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部分高校仍没有切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对于民族团结教育只是在思想政治课堂或者班会课堂由班主任老师教育;二是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课程设计没有针对性,新疆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没有从教育学生的基本出发点来安排教育,课程的设计或者开展往往也只是出于上级的要求等等;三是课程的教育意义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高校通过民族团结教育本来可以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但是由于课程活动的设计存在问题,导致了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往往走了形式主义,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参与活动之中,无形地失去了活动的育人功能。
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其实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是诸多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同样也是在众多因素影响之下的教育活动。因此,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必然会受到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一)高校教育者不够重视
目前,部分新疆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深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领导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学校工作落实不到实处,教育的实效性不高;二是部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仅是由思想政治老师负责教学,这就导致部分新疆高校思想政治老师不能够将民族团结教育结合思想政治课程结合开展;三是部分新疆高校认为学校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再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实际上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会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压力。正是这些认识方面的偏差导致了部分新疆高校不重视民族团结教育,使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难以提高。
(二)相关课程教材建设不够完善
早在2009年,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下发的《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当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学校要结合民族团结教育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有关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民族院校要专门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有关课程”,“有关部门和各地、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力量抓紧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和学习辅导材料。”[4]。因此,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课程和教材建设都取得了相应成果。但是,部分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以及教材建设还有着滞后性。部分新疆高校缺乏统一规范的民族团结教材标准和课程实施标准,这就使得目前的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还有待提高。
(三)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不够统一
这些年随着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事业的不断开展,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早在2009年8月,中宣部、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当中要求高校做好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加强了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对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但是,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领导和老师之间认识不能统一,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对于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非常重视,但是落实到高校,有些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就变成形式主义,变得不那么重视或者不重视;而且不同类别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也不统一,新疆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普通院校。教育者思想认识方面的不统一,就造成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步伐的不一致的现象。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应当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各个民族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各个民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尊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充分发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作用,形成高校教育和自我教育意识结合,使新疆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上升到和谐社会的层次上来。
新疆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要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出发,还要深入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心理、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要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还要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结合丰富的方式途径开展教育工作,使新疆各族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和思想认同,为新疆和国家培育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自觉的道德法治意识
道德法制意识是基本的社会意识。高校开展道德法治教育就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法律认知,当中最重要的是部分就是引导和督促学生养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对新疆高校各个民族学生加强道德法治教育,不仅要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还要增强他们的道德观念,让学生能够自觉的提高道德法制水平。
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下,西方国际反华势力对于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阴谋日益高涨,他们同我国国内的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呼应,利用他们所谓的民族、宗教、人权等等问题,不断对新疆进行分裂、渗透和破坏活动,同时也对新疆高校的各族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渗透。新疆许多偏远地区的一些学生受某些势力的影响,因为对当前社会现状和党的民族政策、方针路线认识不到位,非常容易受到他们的蛊惑。新疆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各种重要活动、国内政治事件、重要节日和庆祝活动为契机,在学校和社会广泛开展抵制“三股势力”的活动,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揭露“三股势力”反社会、反人类、分裂祖国的反动本质,揭露他们的丑恶嘴脸,揭露新疆“7.5”事件的真相,帮助新疆各个民族学生分清形势,明辨是非,坚定理想,自觉抵制“三股势力”的思想渗透。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教育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为地处相对偏远,同时又受到国际多元文化的冲击,因此对新疆高校各民族学生深化马克思主义“五观”的教育,强化新疆高校学生“四个认同”,就是维护新疆稳定和发展的长远计划。
新疆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除了要提高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素养的认识以外,还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五观”和新疆“三史”的认识。这要求我们应当提高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于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认识,还有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将相关历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及时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分析看待历史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
新疆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还必须提高对“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认同”思想的认识,“三个离不来”思想是民族团结的表现形式,“四个认同”思想是民族团结的深层内涵。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从而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
[1]教育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9.02.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0.
[3]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R].1995.11.
[4]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Z].教思政.[2009]10号
[5]金炳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6]马丽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7]孙普.兵团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颉欢.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G
A
2095-9214(2015)02-0201-02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