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芳
【摘 要】十年的新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各位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们都为其倾注了全部心血,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亲历了此次改革,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完成了一次教育思想上的庄严洗礼。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我在教育第一线工作了十八年,这十八年当中,我接受了近十年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教育,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认真的履行着我的教育职责,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学校,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离开教室。牺牲了无数的休息日,呕心沥血地领着我的学生们做习题、背单词、念古诗,艰难地跋涉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考战场上。一批批的孩子在我的努力下走进了重点高中的大门,又一批批的学生来到我的麾下接受我的重点培养。我以自己的努力付出而自豪,也以全校考取最多的重点高中人数而沾沾自喜。
2000年,新课改的风悄悄的吹进来,同许许多多在旧教学模式中拼搏出一小片天地的教师们一样,我的心中有诸多的不解和埋怨,好好的教科书为什么要改了呢?现成的教学方法怎么就不用了呢?难道我们用旧教材旧教法教出的就不是国家栋梁之材吗?新课改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让我们与学生平等,让我们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可是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仍然在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教师、乃至整个学校的成绩。我们学校从薄弱校发展到今天三千多学生的得到社会和家长高度认可的学校,靠的不就是升学率吗?没有高的升学率,就不会有学生,就不会有我们教师的发展。“庆文不死,鲁难未已。”考试制度不改革,新课改便无从谈起。
面临新课改,我树立的远大目标忽然有些模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信条难道错了吗?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带者种种的不解和困惑甚至抱怨,也带者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渴望,我蹑手蹑脚的走进了新课改,学习了各种有关新课改方面的文章从各位教育专家学者的笔下,我读到了新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与内涵,从一线教师的心曲中我聆听到了来自教改前线的阵阵凯歌。
令人信服的事实不断呈现在我的面前,新课程改革并不是一阵风吹过,而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正在实施。我越来越发现了它的魅力,不由自主的倾心于它。
2004年恰逢省里组织骨干教师培训,我有幸加入到这个先进人物云集的队伍中来,在短短的培训时间里我更加深刻地体会了新课改的内涵,把握了新课改的灵魂——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强调了“每一位”而不是“个别”,这对我这位在教育前线上征战了十几载的教师来讲,无疑是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我片面的强调升学率,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几个尖子生身上,对班上的差生另眼相看,久而久之,教师的爱心偏向了“精英”。新课程强调的是把爱倾注给每一位一孩子,“不可爱的孩子才更需要爱,爱不可爱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我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抱怨新课改,只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越来越落后,使应试教育的枷锁越来越牢固的套住我们。如果仍然在传统的教学框框中去跋涉,只能四处碰壁,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知识的记忆者和输出者,而不是创造者和发现者;培养出来的“精英”也不完全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北大学生刘海洋浓硫酸泼熊,昆明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同窗学友,高等学府优秀学生不堪忍受压力的自杀事件频频发生……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已经凸显了出来,高分低能儿越来越多,中国十三亿人口中至今也没有诞生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而美国哈佛大学竞培养出了三十多位,这不能不让每一个中国人震惊,也不能不令所有中国教育者蒙羞。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今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竟然选用了侮辱中国的方式为自己拉票:“听说中国人也在研究火星,让他们去吧,希望他们能发现我们美国人四十年前在火星上的脚印。”
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手捧新教材,看着一页页美丽的画面,读着一行行贴近学生生活的话语,领着学生进行一个个探究实验……我的心中涌起一阵阵感动,我庆幸我的学生们赶上了好时代,想说就敢说,想做就敢做,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去编织自己的未来,能够用自己的头脑去创造生活,能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去钻研、去实践,能够体味到学习的快乐。我也同样庆幸自己也赶上了好时代,让自己有机会从此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漫长的学习和摸索之路,使我终于拨开了层层云雾,在灯火阑珊处看到了自己即将为之而奋斗的目标。真正体会了新课改内涵的教师将以一个合作者、指导者、朋友的姿态走进课堂,在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交流、探究的教学模式中共同发展,教师不再是蜡燃尽,春蚕死,呕心沥血;学生也不再是登书山,搏题海,心神交瘁。
经过十年的探索以实践,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正式出台,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课程改革将以新态势前行。每一位教育者每一天都创造着快乐和幸福,每一天都在和年青人在一起年轻。
我坚信那一天已经走来!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