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元阳
看惯了流行元素,忽然怀念起传统教学。向来认为“教无定法”,对于各种“教学模式”不以为然。但却一直欣赏那些于平淡中见精神、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课堂,欣赏那些删繁而就简、润物细无声的教师。
几年前有一次参加骨干教师国培,一位年轻教师的授课让我肃然起敬。那是一种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因为两个月的时间要学习四年的专业课程,课堂上没有时间去进行什么导入、互动,没有精力去准备什么融合、渗透,每节课都是以他精湛而广博的知识、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引导我们去理解艰深的理论,厘清纷繁的头绪。没有疑惑,疑问在课堂进行中逐渐化解;没有提问,想问的问题总会逐渐呈现。
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把我们灌得云里雾里,相反,却让我们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豁然为之开朗。可以说,这种“填鸭”方式,填得极富技巧,极富效率,它的背后,是充满自信的专业知识的支撑,是炉火纯青的专业技能的支撑,是任意挥洒的教学功底的支撑。
在这样的课堂上,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网络中的七层模型,并掌握了如何让学生也能理解这种枯燥难懂的理论的处理方法。教师的学习稍有一点儿不同的地方,就是不但自己要学会,还要有能力让学生也学会。教法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理解之后的变换。
进入信息时代,知识以多种方式向人们呈现,知识的获取也越来越简便、容易。人们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讲授,而是通过多种途径收获知识与技能,并常常希望这个过程尽可能地简短高效。效率,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多数时候的“学”,并不需要“教”,但有时候,因为理解的原因,方法的原因,方向的原因,学习过程困难重重,热切地渴望能有人指点一二;还有时候,离开了“教”,就不可能学会和掌握,或者极其吃力。这些时候,教的重要性再次体现出来,“教”与“学”还需要亲密接触。然而,冗长的教学过程难免会让人生畏,因此类似微视频的短小精悍的方法大受欢迎。即使是参加面授,也是时间短,内容紧凑。
一些知名企业的认证培训就是典型的快餐式培训。然而,不要小看这种“快餐”,短短几天的时间让人提升到非常专业的能力,这不是所有讲师都能做到的。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是,在思科认证培训中,一位讲师在讲授和操作时,总是让系统出现各种我们以后也会出现的错误,然后准确地解决掉;而另一位讲师则直接故意出错,预测并验证错误的后果,再回头解释理论。“填鸭”中的这些做法,或者说教法,不仅让我们印象深刻,也间接叠加了经验,然而这也是建立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之上的。
纵观我们的教学,理念、模式、媒体、网络,武装到每一个分子,然而很多时候,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学生互动情绪高昂,课堂热热闹闹,效果平平淡淡,学校在镜花水月中自得其乐,沾沾自喜。
教学方法和知识储备之外,非教学因素也会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如人格魅力、思维品质,等等,怎一个“教法”了得。
学校的教学,同时也是教育,课堂教学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离开学校的学习,我们需要的往往是“教学”过程,而不是教育过程,因而可以忽略很多的课堂要素,弱化很多的教育功能。
学习是终身的,我对知识学习的要求是快速、高效,因而崇尚高效的课堂。
方法多种多样,目的只有一个——掌握知识和技能。跳出教育的窠臼,功利一番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