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问题及对策

2015-04-21 13:10王金凤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5年3期
关键词:双师教师队伍校企

王金凤

职业院校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实践进修,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职业院校为了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从具体执行过程看,国家教育部门、职业院校、企业和教师等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师到企业实习的重要性

1.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如今专业化、现代化、差异化的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能否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贴近社会前沿,满足市场需要,就需要教师本身先做到与企业接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提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在第二十条中有更加详细规定,“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随后,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要求各职业院校具体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2.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在大学学的知识技能很快就会落伍,需要不断补充新知识。企业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研发生产新产品,做到与时俱进,同时还要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方法,加快技术更新。而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就业性人才为目的的,更需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经营和生产情况,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在人才培养中才能有的放矢。

二、教师到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

1.政策法规不健全

目前来说,大多数企业讲究的是经济效益,追求的是利润。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很多企业生产工序紧凑,一环套一环,只有每一个环节正常运作,才能保证整个企业正常运转。而教师对企业的生产流程不熟悉,到企业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企业的日常程序运转,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又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对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接受教师到企业实践。

2.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广大教师来说,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参加企业实践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参加企业实践是职业院校办学规律的必然要求。一些职业院校让教师到企业实践只是为了完成教育部门布置的任务,并不是为了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样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视度也不够,这也使得教师并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去参加企业实践。

3.激励措施落实不到位

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以激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但是有些政策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未落到实处。缺乏完整健全的激励机制,就很难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企业实践。

三、教师到企业实践问题的对策

1.完善教师实践的法律法规

要想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就要健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企业、学校以及教师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如通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必须接受教师参加实践,并将企业具体支持内容作为其年审的重要内容;规定政府向接受教师参加实践的企业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规定教师到企业实践作为其年度考核以及职称晋升的重要考核指标等等。

2.制订完善的实践方案

在教师去企业参加实践之前,学校应制订完善的实践方案,详细列明教师去企业实践的时间及在此期间应该从哪些方面了解该企业,为以后的教学案例或素材的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要明确教师去企业实践对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帮助教师了解参加企业实践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帮助,以及在学校未来发展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样才能使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去企业进行实践,以便将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

目前,职业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多数学校还只是通过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聘用企业人员做兼职教师来补充“双师型”教师队伍,但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具有松散性和单向性,很难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学校的师资培养成本也大大增加。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建立一种互利共赢、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

总之,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要做到国家政策面宏观引导、职业院校激励督导、社会企业利益诱导,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逐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责编  赵   河)

猜你喜欢
双师教师队伍校企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