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恩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我在黑河市二年级小学数学新教材研讨会上的一节示范观摩课。教学的内容是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2页例5“做一做”。学生对于简单的加法、减法的数量关系己经掌握,并且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算理。
二、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分析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这是一节学生第一次学习两步应用题分析的新授课,教材给出了一道求美术小组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意在使学生体会求一共有多少人,知道女生、男生分别有多少人,运用综合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设计思路
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出示了当时流行的动画片《熊出没》中熊大和熊二运石头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用圈画的方法审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这个题目,教师及时巡视,暴露问题,倾听学生的解题过程,与学生一起探讨正确的解题方法,最后教师总结提炼,做练习,并设计了三关闯关比赛,学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题目。
四、特色分析
(一)圈画法审题
【教学片断】在读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直线把它画出来,谁找到要求的问题了?你想怎样把问题画出来呢?你们想法真不错,为了区别已知条件,咱们简单一点,用波浪线画出问题,行吗?刚刚我们这是在审题,现在我们要解决问题了。
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圈画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了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思维和良好的习惯。
(二)暴露问题
【教学预设】
预设1:4+3=7
师引导:你求的是什么?你先求出熊大运的石头数很好,但只求了熊大运了多少块,其他同学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
预设2:4+7=11
师引导:你先求的是第几问?要想求一共你是怎么想的呢?其他同学有什么想对他说吗?他们说你没求第一问,你自己说一说,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你能把心中的那个算式写出来吗?
以上的教学处理是本节课的特色之处,教师充分暴露有价值的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怎样正确解决问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意在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解题过程,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就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解决连续的两问的应用题要注意先解决一个问题,然后把它当成已知的条件再去解决新的问题。这样一个有序思考的过程就在暴露问题环节得到了突破。
(三)梯度闯关练习
【闯关卷】
第一关:我尝试
熊二运了14块石头,熊大比熊二多运了3块石头。熊大运了多少块石头?熊大和熊二一共运了多少块石头?
第二关:我能行
一班有33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多4人。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第三关:勇往直前
1.育才小学有21名男教师,38名女教师。育才小学一共有多少名教师?蓝天小学有45名教师,比育才小学少多少名?
2.看图计算
数学课上,设计有梯度的习题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本节课从熊大熊二的情境中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使学生很容易接受所学的新知,但是脱离了这个情境,换一种情境学生还要解决类似的问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数学书上的例题,使学生感悟情境虽然不同,但是题型是一样的。教师的拓展和层层深入,使本节课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巩固。
五、反思改进
(一)得失分析
本节课上暴露的问题较少,感觉深度不够,怎样把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很好地展示到课堂上做得还不够。应用题教学是教师最难总结提炼的一种课型,但是我觉得越难的地方,我们越要研究、探索。关键是从这节课里要反思自己的不足,加强应用题教学的探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数学学科留给学生受益终生的东西。
(二)深入思考
1.抓住知识本质。数学教师要抓住本质的东西,这与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有些背离,因此教师要赋予它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
2.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思维是千差万别的,怎样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会思考是重点。为此,(1)在评价的时候可以加入引导:你的方法很好,谁还有类似不同的想法?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思考的过程。(2)每节课设计一道不一样的、别开生面的题目,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3)在学生思考复杂问题的时候,不妨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退到什么程度?怎样调整退的尺度?什么时候进?这都是在教学中要慢慢体味的。(4)让学生适当在困难中前行,多问一句还有其它的方法吗,等待精彩的出现。
3.积累案例反思。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有意识地积累教学经验,经过一个教学循环之后,虽然知识点一样,但是学生的生成和带来的思考是不同的,这样就要再次反思和积累,不断充实,同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反思中提高自身素质。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