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林奇 段小红
(1.会宁县郭城驿镇人民政府,甘肃 白银 730726;2.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籽瓜产业作为会宁县的一个特色产业,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广受欢迎。作为一个籽瓜的主产区,天然的条件非常优越,光照时间长和日照资源充足,土质质地适中,土层深厚,而且由于是天然的淡灰钙土壤条件,所以在会宁生产的籽瓜特别香甜,目前已成为会宁县的支柱产业。2010年以来会宁县不但先后引进籽瓜新品种大变小、小变大等15种,而且发展标准化砂田生产3万亩以上,总产量达5万吨。2013年以来籽瓜产量达到15万亩以上、产量33万吨以上、产值达到66万元以上。同时政府一直比较注重科技投入,努力培育多个品种,积极提升农作物自身的品质,使得籽瓜的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积极和农业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进行合作,在籽瓜的深加工技术上进行研发,这样提高了籽瓜的利用率,提升了它的附加值,也增加籽瓜销售的渠道和方式。会宁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对瓜类产业进行布局。“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是指按照区域划分进行经营,利用每个区域的不同优势,对不同的特色产业实行大规划经营、专业化分工,进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其本质和农业产业化是一致的。会宁县采取砂田和地膜覆盖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探索。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会宁县培植籽瓜的方式,该方法主要是对针一些类似会宁这样干旱半干旱地区提出的,该技术可以有效的集雨、保墒和抗旱等技术,在多个地区进行实验和开展新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以使农作物的增产率大大提高。同时建立了中北部籽瓜生产基地。通过总结推广砂田全膜双覆盖瓜类集雨调温穴播等抗旱种植技术,发展籽瓜种植15万亩以上,一级商品率达90%,黑瓜籽总产量达3935吨。
籽瓜以现销和托瓜子粗加工为主,加工率不足10%,且较大部分停留在初加工水平上。对于籽瓜的去籽加工,大约有95%的部分都丢弃了,对于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籽瓜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品种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虽然我国籽瓜种类和种植都比较多和广,但由于并没有及时的进行育种更新,大多地区仍使用老品种。新品种推广阻碍重重,导致其难以发挥新品种的优势,产量不高。由于生产籽瓜的土地生产力较低,劳动生产率也不高,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大,自然灾害、病虫草害、突发性外来事件、农产品市场的非规范性、农民的弱势地位等,使得从事籽瓜的风险大为增加。所以籽瓜的生产要同时取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且吸收融合现代农业技术以做支持,最终形成一个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籽瓜农产品生产体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基础,是从从农产品生产开始,经过加工增值等环节,进入市场的长链型产业体系。籽瓜产业化的产业链很短。这主要表现在,籽瓜的加工环节较少导致增值较少,由于籽瓜加工利用率少于10%,所以很多市面上的籽瓜都是没有加工过的,还有一些只是简单的粗加工和初级加工,导致籽瓜的价值一直无法提升。同时,籽瓜生产的规模小,加工利用率低,产品很少进行开发,导致农业产业化的价值链发育水平低的原因,一是加工环节与农户之间的隔膜,使农户不了解加工企业对原料数量、品种、规格、质量的需求,往往因为产品不对路而被加工企业拒收;同时,市场需求信息的短缺,也使加工企业的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农户、加工企业和市场三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一种籽瓜的产业化开发长期处于分散、混乱的状态。二是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由于体制、经营机制和生产技术条件都处于初期阶段且没有得到完善,农户与加工企业之间主要采取比较松散且随意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市场条件下是极易操作的,但是也由于关系的不稳定性,常常使多方会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由于这些原因,会宁县籽瓜产业化经营还难以形成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一体化产业组织。会宁县的为农业服务的科技组织机构不健全,机构数量少,网点稀疏。当民户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求助于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支持条件不足,对籽瓜农业所产生的效应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土地出让转让,有效的土地出让转让可以使一些弃耕的土地在此得到有效的利用,这样就可以农民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化改革深入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建立一套有效的土地出让转让制度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改善了农村经济、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在会宁县,农村土地流转也面临着难题。存在以下问题:土地流转机制尚不完善供求机制与价格机制失衡;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造成土地承包关系的混乱;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地位;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方法等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探索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资金对于发展籽瓜产业化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因为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龙头企业是各种农业企业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整合的关键,将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而组建这类龙头企业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作为支持;其次,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而会宁县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制约了农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必须加大教育的投入;然后,农业实现科学化需要很多资本的投入,农业产业化一般需要更新技术,进行大量的引进最新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做到。最后,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在会宁县,农业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效率低下,投入较少,资本的研发构成偏低。缺乏充足有效的融资渠道及相应的筹资方式且会宁县属于比较落后的地区,虽然有一些地方企业,但是这些企业规模一般都很小,缺少优秀的管理人才很少能与发达地区的企业相提并论,在很多企业运行层面都存在着不足。并且农业本身存在较长的周期性、季节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农业企业也有很强的周期性。这样给农业企业的经营带来诸多不便,并且很难在资本市场融资。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关键部分,它和农村生活、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息息相关。
它利于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和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展和推广。农业推广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面向农民介绍较好的耕作制度和传授生产技能。通过有组织的对农民进行教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可以帮助农民改变自己传统的观念态度,进而促使自己行为的改变,渐渐的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积极采用创新的农业科技生产方式,同时农民可以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以此来解决当前及以后可能面临的农业困难和问题,最终达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最终形成繁荣的农村社会的目标。
一是培育壮大一批籽瓜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二是集中建立一批籽瓜产业化原料基地。三是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抱团进行产业化经营,增强其抗风险和利益诉求机制。四是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打造品牌效应,增强会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五是培育一批农业专业大户,为原料生产提供一个更有力的保障。加快组织机制创新,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同时应不断发展物流公司,保证农产品的及时流通。还应进行农村民间专业协会的建设,发展农村农产品营销组织等中介组织。以籽瓜产业为重点,依托流通企业,向各县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入加工,联合其他主导产业等龙头,集产供销、贸工农为一体,建立一批相应的农产品生产与销售公司。
一是构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首先会宁县政府应该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尽快完善合同登记、备案和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合同文本等程序上的工作,做到程序科学。其次,建立一个开放的交易平台,要求透明度高,使土地供需双方的信息能够及时充分地了解,可以公平进行转让交易。最后,建立起咨询、服务的窗口,为农民解惑和提供咨询。二是健全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及相应机制。会宁政府要提高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服务的能力,通过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对农村土地承包进行指导监督,积极鼓励农户们以股份合作方式流转土地。首先,建立和完善土地价格机制,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市场交易的价格透明度;其次,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最后,建立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可以为双方提供专业的服务,帮助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中存在的一些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问题。
增加银行信贷资金,主导农业产业化资金。由于银行贷款还是农业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方式,但是银行贷款一般审核程序复杂,需要担保,所以当地政府可以和银行合作,以自身为担保,为本地企业获得较多的银行贷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农业产业化储备资金。会宁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长期宣传绿色食品的观念。招商引资的步伐越来越快,入注农业领域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引导当地经济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的金融资金,补充籽瓜产业化资金。会宁县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借鉴其他发达省份的做法,在合理范围内对资金进行监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农业产业化企业需要资金时,政府要引导各类资金向龙头企业集中,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所以会宁县政府应当继续不断的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并且为体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地位,应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其健康持续的发展。
[1]王东.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27(10).
[2]辛逢春.我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
[3]崔菲菲.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江苏泰州的调查[J].上海农业学报,201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