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
全心投入,却带来相反结果
一个孩子如果享受过于“职业化”的待遇,由全职妈妈(爸爸)照顾,甚至仅仅因为父母过于重视孩子,把孩子的前途未来看得比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重要,其结果往往更容易导致教育失败。
这个结论,是我们大众认为不应该出现的事情:专门让一个人来全面负责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这种慷慨投资理应带来丰厚回报,孩子应该更加优秀才对。这也是全职妈妈们的初衷和愿望,怎么可能还相反呢?
我了解过周围一些全职妈妈的子女教育情况,大约孩子在幼儿园、小学阶段还可以,妈妈们会自豪地四处宣扬自己的成绩。其实这时候,孩子身上已经隐藏了很多不良的种子,只是妈妈们视而不见,或者说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一面,直到问题严重到不可收拾为止。
前不久,一个全职妈妈诉苦说,她的孩子被学校开除了,她承认孩子有问题,但是说不出问题所在,只是不断地说:孩子心地善良,她生病了会给她端水,等等。她觉得孩子很委屈,甚至觉得对不起孩子,因为可能是自己对孩子关心不够,孩子才这么没出息的。而我看到的是:这个10岁的孩子由于教育不当,已经有了很多不良的行为和心理问题,且比较严重,今后还会出更大的问题。
而另外一个全职妈妈,如果光听她说,她的女儿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天才、杰出的未来领袖。我见过后,才发现这个孩子有严重的行为和心理问题,仅仅是学业成绩不错而已。
全职妈妈的教育对象,一般在上中学后,问题才会彻底暴露。几乎所有的指标,包括妈妈们一向看重的成绩都出了问题,她们这才着急。而此时,孩子往往已经积习难改。
这里,我讲两个身边亲友的真实故事:一个是状元老子做全职爸爸,花30年时间证明教育的失败;另一个是无学历父母无力顾家,孩子自己成为高考状元。
我的一个长辈,当年是我们地区的高考状元,后来他所在的国营厂倒闭,他被迫下岗。由于自己职业失败,他把人生的希望全部放在了儿子身上。儿子从小在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成长,一帆风顺地考入武汉大学,成为我们家族中仅有的考上名校者。上大学后,问题来了。儿子在脱离爸爸的掌控后,流连忘返于网吧。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大学不好进,但是很好出。可是,这孩子偏偏连混都懒得混,最后连毕业证也没有拿到。
他的父母很生气,后果却不严重。因为爱子心切,虽然没有拿到毕业证,但是父母到处找高人帮忙,居然在省城银行帮他找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可两年后,孩子就因挪用公款,被银行辞退。父母再次为已经30多岁的儿子买单,把养老积蓄全部拿出来还不够,到处借钱为他填窟窿,背了一身的债,以免儿子被关进监狱。现在,这孩子是“自由人”,父母已年迈,无力管教,只好远远离开,暗自品尝自己一生中最后也是最大的失败。
相反,一些自顾不暇、没有时间和精力专门照顾子女的父母,孩子却很成器。我的一个亲戚没学历,也没正式工作,靠当保姆赚钱养家,每天忙得团团转,根本没有时间管教孩子。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孩子:父母没本事,你的事情要自己操心,就算你将来考上大学,也要自己攒学费,父母帮不上忙,结果孩子去年成为当地的高考状元。电视台来家报道,官员来家看望,连学费都有企业赞助,家长一点都不用操心。
这两个故事看起来很奇怪:付出心血多的,满盘皆输;没有付出的,不劳而获。如果学过心理学,你就会知道这是必然:如果孩子由专人负责照顾,会更容易失败;如果家长放手让孩子自担责任,孩子反而会成功。这是人性的必然。
当然,也有例外。如果全职妈妈(爸爸)精通心理学、教育学,善于行为教育,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孩子也能被教育得很好。实际上,这正是精英教育的本质——让思维能力强的优秀成人来教育孩子。在美国,很多孩子不上学,在家由父母教育,效果很好。
不过,这样的全职妈妈(爸爸),在中国能有多少?在中国,这样的人,他们的事业会很忙,不太可能待在家里当专职保姆。
关于心理需求层次的解读
为什么中国的全职妈妈(爸爸)容易导致教育失败?为什么对孩子倾注了全部人生希望,最后收获的是彻底失望?为什么被照顾得越多的孩子越不快乐?
要说明这个问题,要先了解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个不同层次的需要:第一是生理需要,第二是安全需要,第三是归宿和爱的需要,第四是尊重的需要,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另外,人不会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状态而稳定下来,相反,一旦达到初级层次的生理需要之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安全需要,以及归宿和爱的需要,然后更进一步是尊重的需要,最终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生,就是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开始,一步一步地向更高层次迈进,如果能够实现这个过程,人就会感到快乐、充实,心理就会比较健康、积极。相反,如果人的需求无法向上转移,他就会觉得压抑和失败,如果不仅不能够向上提高需求,反而被剥夺了更高的需求,被迫向低层次转移,这种巨大的挫败感会让人感到难以承受,进而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导致自杀。
明白了这个原理,就明白了为什么全职妈妈(爸爸)容易导致教育的失败,以及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普遍不开心了。因为家长目前的做法,违背了这个基本的心理学原理。
现在的中国社会,生理需要是基本可以得到满足的,而一旦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没有问题,我们就开始追求归宿、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这里的“爱”指的不是被宠,而是宠人,有爱他人的能力,有自己“很重要”和“被需要”的感受。如果现实中缺少这种需要,我们会刻意制造这种需要或通过游戏假装自己“被需要”。如,孩子过家家,模拟妈妈照顾洋娃娃,用游戏来满足自己心理上的照顾他人的需要。再如,大人养宠物,也是满足自己内心“归宿和爱”的需要。
而很多全职妈妈的心理需要也停留在这个阶段。她们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博客内容全是孩子的日常生活,尽职尽责地出演自己的角色,以此得到归宿感。而孩子一旦升学离家,她们成为“可有可无”的人,就会非常失落。妈妈会给外地的孩子打电话,问他“想不想家,想不想妈妈”,向孩子索取“被需要”的心理归属感。孩子乖巧地说“想”,妈妈就满足了。这说明:全职妈妈全身心地照顾孩子,实际上是为了实现自己较高层次的需求。本质上,与这些妈妈当小女孩时玩“过家家”没什么两样,不过洋娃娃被真实的孩子所代替,但心理的本质需求完全一样。
第四个层次的心理需要是尊重的需要。家长们往往奇怪:某个老师管学生很严,孩子们怕他,却也非常喜欢他;而这个老师即使处罚了某个孩子,这个孩子也不生气。究其原因,是老师尊重孩子,讲原则讲规矩,同时也要求孩子为错误买单,这也是一种尊重。而家长基本上剥夺了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以“为你好”为由剥夺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甚至用满足其低层次的物质需要,来剥夺其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孩子当然不高兴,会发脾气了。
家长们基本上会尽力阻止孩子犯错,而孩子一旦犯错,又不让孩子承担后果,结果造成孩子的反感。好的做法是,明知孩子会吃亏,但只要影响不大,就让他自己吸取教训好了。如,我儿子小时候在老人身边长大,老人常常在孩子玩得很投入的情况下,一把将他抓过来喂食,结果导致孩子大发脾气,不爱吃饭,厌食。我把他接到身边抚养后,孩子说如果能不吃饭就好了。我说,可以啊。他惊喜地问:真的吗?我说,当然是真的,可以一天不吃饭,但是要喝水。后来,他饿得团团转,只好不断地喝水。但是孩子并没有因此恨我,反而更尊重我,因为我尊重他的决定,即便他的决定是错误的。而且我还用这种方式教育他,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第五个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简单地说,就是成功和成就的需要,这个层次的需要是无限的,不像低层次的需要是有限的。比如,你不可能为了满足“吃”的生理需要而不停地吃。而自我成就是无止境的,人穷其一生都在不断追求,它成为人生最大的动力和满足的源泉。
孩子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首先来自于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越能控制身体,动作越灵活的孩子,他的心理满足度越高,越快乐,越自信。这也是西方教育非常重视体育锻炼的原因。
我们从学步的孩子身上,能够看到孩子会走之后的巨大满足感:他不停地尝试,不停地失败,终于有一天能够走来走去,他非常开心,因为他学会了成功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过不少家长会以保护之名,剥夺孩子的自我实现要求,以满足自己是个“好家长”的心理归宿要求。其实,家长内心深处觉得孩子最好能保持无能的状态,这样才会更需要他的帮助。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还体现在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上。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及拥有更广泛知识的时候,孩子的状态是积极的、正面的,而且孩子本能是愿意参加各种竞争活动的,因为“赢”能让人拥有巨大的满足感,同时,失败又能进一步激发斗志。所以,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竞赛,会让孩子们兴奋和充满活力。
理论上说,任何人如果找到了自己愿意不断努力的领域,都可以获得极大的成功。所以,教育就是一个让孩子发现和参与选择自己生命目标的过程。而此时家长的过度保护,会造成孩子不敢面对困难的懦弱个性。
可惜,中国家长基本上只关心孩子的低层次需要,忽略孩子的高层次需要;更可恶的是,有些家长剥夺孩子高层次的需要而用低层次的需要来满足孩子,并灌输一套违反心理需要原则的人生价值观,造成孩子的病态心理。
比如,有些家长这样教育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有份好工作,才能养活自己,买车买房,才能讨老婆、生孩子。这话听起来很正常,其实特别可笑:因为这些家长,把具有无限可能的精彩人生,变成了“活下去和繁殖后代”的生存需要,把孩子的高层次心理需要全部抹杀,只用最低的生存需要来激励孩子,怎么可能让孩子拥有真正的学习热情?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基本感受不到生存压力,在家长们的全力维护下,他们过得舒适而满足,这种低层次的教育目标和激励方式,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笑话,他们根本不会认同。但是他们自己找不到答案,只能混一天算一天,甚至以网络游戏打发时间。
倒是西方国家普遍教育孩子,人生的目标是追求真理和智慧,鼓励孩子追求理想,更本质地反映了人的最大成就需要。
别做孩子的生活保姆
长期以来,中国家长只关心孩子的生存需要,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尊重需要,更忽略了孩子的自我成就和成长需要,或者牺牲高层次的需要来满足孩子低层次的需要,结果压抑和破坏了孩子的心理成长。这可能与中国家长长期处于基本生存需要不能满足的状态有关,因此他们特别关注生理需要。
在此,我特别希望中国的妈妈特别是全职妈妈们,不要把时间全部用于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这样的妈妈只是孩子的保姆,不是真正的妈妈。真正的妈妈,除照顾孩子的生活外,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除生理需要之外的其他需要,给孩子心灵发展的空间,同时也给自己的心灵更大的发展空间。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