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
在十年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业”一词还非常少见,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业”这个词出现了十三次,成了今年“两会”的热词之一。如今,经历了城市个体户和农村专业户、乡镇企业和国营企业承包租赁经营、全民下海经商、互联网创业等四个创业浪潮后,电子商务和创意创业的浪潮扑面而来。然而,21世纪的这场创业潮,依靠的不再是大投资带动的大项目,也不再由有钱有势人掌控主流。现在,精英和大众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千千万万的中小微型创业企业成了创业主旋律,平凡人成了创业场上的主角。
在2015年开年的第一堂腾讯创业公开课上,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虽然对于80后、90后的创业者来说,竞争依然很激烈,失败率也很高,但和60后、70后的创业者相比,现在的创业环境要比原来好很多了。”和前四次的创业浪潮相比,2014年起始的这场创业潮,是政策门槛最低的一次。
商事制度改革的这一年
刚刚大学毕业两年的李乐一直梦想拥有自己的公司。2014年,李乐从广西来到长沙,开起了一家名为“佳乐鲜果”的水果店。他说,是长沙的商事制度改革激励他开辟了创业的道路。300万元的企业注册资金,李乐从前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只要在公司停止经营前把注册金缴足即可。创业之初,李乐手里只有几万块钱,而刚刚开业一个月,他的水果店就开起了分店,这两家店只用了两天半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政策放宽,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去年实行“宽进严管”的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市场主体数量呈现大幅度增长。“宽进严管”规定对一些特殊的行业,如金融行业、小额贷款担保机构等必须加强监管,而对大多数行业的几乎所有商事主体,除了行业刚性规定和准入限制外,都实行零门槛、无条件准入,只要有创业愿望,就能够拿到执照,就能够创业。
商事制度改革一年后,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2015年二月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报告》指出,二月份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78.43万户,同比增长54.74%。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透露:
今年要放开企业名称库,推进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质检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三证合一”,就是在营业执照上打上工商、税务、质检的三个号码,一般的注册审批时间为二十天,如果实行“三证合一”,就会减少为五天。目前有二十四个省份正在推进这项工作。下一步这一制度将会简化为“一证一号”,大大便利于企业。
不仅如此,通过将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公示、简化住所登记手续等措施,推进了企业登记注册制度的便利化。这些改革的实施对小微企业来说也是利好。这项2012年明确在深圳、珠海横琴等地率先试点的改革,最大变化在于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外,取消了诸多限制,其中包括: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改革前,我国一天诞生约7000户企业;改革实施以后,激增到了每天1.05万户,而在2014年全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的1340.73万户中,小微企业占了76.6%。总体来看,大多数企业已开业,并且经营状况良好。
继续推进“宽进严管”,相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更完善,更有秩序;创业者也可以更加放心大胆地创业,“中国创造”需要营造更良好的政策环境。
大众创业这一年
现在,连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都在旁敲侧击地鼓励创业。“在中关村,一个牌子掉下来砸到十个人身上,以前有九个是大学生,现在有九个是创业者。” Golfsense公司创始人闫文闻的这个判断,不仅成为中关村示范区宣传语中的“标配”,也成了当今社会的“新常态”。由央视财经频道、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4-2015)》中基于十万个样本家庭,上千万个民生的数据显示,2014年实际参与创业的受访者占比为13.6%,2015年打算创业的受访者则猛增到了20.5%。2015年有超过1/5的受访家庭表现出了参与创业的意愿。
在调查中,相比较而言,城里人(66.4%)比农村人(33.6%)更想创业;已婚者(62.3%)比未婚者(29.7%)更想创业;男性(56%)比女性(44%)更想创业。他们的年龄大致在26-45岁;学历是中学或中专;他们的家底也算殷实。虽然家庭年收入不算高,大约在3万-4万元,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住房。
在打工者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梦想成为“新市民”的农民工。尽管外出务工仍然是农民工就业的主流,但目前农民工就业出现了一个新情况:经过进城打工的磨练,有点技术、有点资金、有点营销渠道、有点办厂能力、对农村有点感情的“五有”农民工,成批地选择返乡创业。
“勤劳靠双手,打工不如创业”,曾经在外务工14年的王道宏,几年前就回乡办起了手套加工厂。从自学加工手套、培训工人,到与外贸企业签订合同,承揽加工业务、维修机器、控制操作流程、质量检验、集中打包、装箱和企业管理等,他摸索着一切从头做起。工厂也从开始的十多人发展为目前的四十多人,机器设备由原来10台增加到50台,合作加工厂扩大到两个,产量、收入在短短两年间翻了四倍。
和王道宏一样怀有“金窝窝、银窝窝,不如家里的土窝窝”的乡土情怀的农民工还有很多。2015年春节后,仅江苏省淮安市就约有2万名农民工返乡,并留乡就地创业就业,占当地返乡农民工总数的16.1%。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指出,目前全国有200万被称为“城归”的“五有”农民工返乡创业。据有关部门测算,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尽管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人数还不算多,但这些人能量大、创新精神强,代表着发展的方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日益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一样备受关注的,还有年轻的创业新生代。易观智库和腾讯QQ联合发起的《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2014》显示,90后的信息掌握能力和知识储备都远远超出以往世代的青年,创新能力也有更大提高。90后更习惯创新,不愿意墨守成规,因此,他们在就业与创业的抉择上,会更希望去创业。甚至有媒体称其为“可怕的90后”,并不意味着这些90后真的“可怕”,而是因为他们敢做商界大佬们不敢做的事。
为了鼓励青年,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创业,仅2014年,国家就先后出台了六项助推政策,其中包括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政策、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等,力求以创业带动就业。2014年底,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倡各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和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青年也许并非创业的最佳人群,90后也许并非是最适合创业的群体,但调查显示,56.3%的90后表示愿意在大学上学期间尝试创业。还有53.4%的90后选择“先就业,再创业”,这实际上是比较稳妥的想法。也有14.7%的90后选择直接创业,13.8%选择看机遇再决定。可以看出,90后群体在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下,更加具有创业的魄力,绝大部分都怀有“创业梦”,更希望能够凭自身打拼出一片天地。其中一部分已经做出实际行动的90后,更是创业人群中当之无愧的行动派:“一起唱”花了五个月开发移动端,“脸萌”从开发到上线历时三个月,Teambition的第一个内测版上线用了两个月,超级课程表从有想法到V1版本的完成只用了一周。比起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批70后、80后,90后已然生活在互联网中,有成型的商业模式可以借鉴,但互联网的意义在于创造新的东西,倾向于一种颠覆性的变革,而90后叛逆、反传统的创业精神,可以让他们在创业路上走得更远。或许有人说90后创业还太稚嫩,完全不懂市场行情,但他们毫无疑问有着自己的梦想,正在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
在北京,在深圳,在每个城市,在每一个可能实现思想碰撞的地方,每天有无数的技术专利和创意变成项目被推入市场。一边是经济下行的压力,一边是基于创新创业的投融资热潮正逐渐形成。我们生活在一个创新的时代中。技术和思想之于区域或国家,
亦或每个人的境遇的改变,都前所未有地成为一种价值力量。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是顶层设计主导的国家战略,也是这个时代馈赠给中国大众的礼物。
最美时代需要更沃土壤
吸引创业者是抢夺下一个经济增长的入口,政府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为创业者做更好的服务。2014年的夏天,在创业魔法学院于清华大学开设的一次创业教育公开课上,爆满的讲堂中有一位来自深圳前海管委会的政府官员,在炎热的天里坐了五个半小时认真学习。之后,该管委会提出要与创业魔法学院合作开办训练营,除去传统的提供办公场所和资金支持的方式,政府希望找到更专业的人士来扶持创业。这让创业魔法学院创始人陆伟感受到,政府已迫切地、主动地行动起来。
2014年初,中国政府以一系列“组合拳”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第一个给力的政策就是大修《公司法》:一元就可以注册公司;松绑公司登记,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随之而来的是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再度取消及调整2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对小微企业定向降准、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等。从2014年3月到11月,全国新登记企业286.62万户,同比增长53.99%,改革实施以来,全国新增企业中第三产业占比78.58%,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产业。
去年十一月,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向来自全球1000多名与会者宣布: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要让互联网根深叶茂。今年一月,他在深圳视察互联网金融时说:“政府要创造条件,给你们一个便利的环境、温暖的春天。”一个月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他提出“要坚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围绕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新引擎,以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改造传统引擎”。已经很难数清,关于创业、创新的话题,李克强总理已经是第几次以中国政府总理的身份做出表态。这届政府可能是对创业最重视的一届政府。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多份议案、提案聚焦推动青年创新创业,有代表、委员分别联名建议制定《青年创业促进法》。继去年建议修订《公司法》后,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雷军也在此次“两会”上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见:“人大代表一届五年,每年都会就关于创业环境的改善提一个议案。这是我给自己的任务。”热烈而理性的创业氛围正在全国蔓延。以前全北京只有一家创业类咖啡馆,现在,36氪、3W咖啡、清华经管创业加速器等纷纷入驻中关村创业大街,全国各地诞生多个创业咖啡馆和创服机构,只要创业者点一杯咖啡,就能寻找到投资者和合适的伙伴。
毋庸置疑,这个时代的主角是勇于实现梦想的人。政府为他们砍开了束缚手脚的高门槛,投资人和创服机构给他们备足了“弹药”,这一代创业者有幸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创业凭什么?政策环境影响因子是创业者内因变化的条件。形势比人强,创业的最好时期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