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平
摘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四维发展”动力,即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动力、国家文化自信自强建设动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和新型城市化发展动力。然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文化自信自强缺乏有力产业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转变难以实现和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其背后共同的逻辑是中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要实现文化产业发展,须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才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自信自强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新型城市化发展转型。
关键词: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4)08-0040-11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另一方面,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通过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十二五”规划》,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事实上,发展文化产业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就试图从公共服务视角重新审视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提出一个新分析框架及相关政策意见。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四维”动力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是内生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即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而且文化产业发展还具有国际竞争动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新型城市化发展动力和国家的文化自信自强动力。由此,文化产业发展不仅从需求维度进行单维解读,更应是“四位一体”的动力解读。图1勾勒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分析框架。
从国际层面看,加入WTO后我国需要更多参与国际竞争。而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而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基于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和建设,例如日本1995年、韩国1998年相继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世界大国都把文化软实力竞争力作为综合国力竞争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加以推进。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是价值观,是对特定文化的倾向和认同,在以市场化手段提供主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依附于发达的文化产业进行诠释和表达。这充分说明文化软实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质载体是文化产业,一个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大国必然拥有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物质载体。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何经济发达国家都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文化软实力需要一个物质载体,这个物质载体就是文化产业,这个载体是否发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例如有学者指出,美国靠“三片”征服世界,一片是高科技芯片,如微软公司、苹果公司开发的电脑芯片和手机芯片;二是好莱坞大片,几乎世界电影的大片肯定包括好莱坞大片,这就是美国的文化产业之一:电影产业的强大力量显示;三是薯片,即美国发达的快餐连锁食品,如肯德基和麦当劳。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经济产值)和社会文化效应(文化产业背后的文化思想价值观、理念),甚至政治效应(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认同、文化安全),都需要大力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动力和挑战。
从国家层面看,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文化的一个物质载体,承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中国要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实现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自强,自然需要一个载体去传播、让民众更加自觉和接受认同。在现代社会,思想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有效传播,只有借助于文化及其产业的规模和手段才能实现。因而要实现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价值观、中国理念的自信自强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支撑,否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不接地气。全球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事实说明: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整体文化形象,必须有基本的载体来支持,那就是现代形态的文化产业。因而中国要把发展具有强大创造力、规模力和传播力的文化产业,作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核心内容。美国发达的文化产业有利支撑了美国文化价值观输出与传播,成为美国文化竞争强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经济层面的动力就不仅仅根据国际经验,人均收入超过5000美元阶段后对文化消费需求的井喷。事实上2012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6000美元,更加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新要求和新动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是结构转变,即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的“三大”转变,而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构转变具有高度的契合。首先,文化产业是中国需求结构转型的要求。中国居民需求从基本的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文化消费逐步成为了新的需求热点。文化产业是支撑文化需求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关键。其次,文化产业的特征具有与目前“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发展方式相区别的“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特征,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和重点,也是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世界趋势。最后,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相结合的特点,也是要素结构的转变方向,要素结构从资源数量型、依赖型向质量型、创新型转变,根本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一个新型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发展的新途径新空间,迫切需要文化产业有一个更大发展,这是一个强大动力。
城市方面,新型城镇化战略作为当前及未来中国的一个重大发展战略。如何实现城市化的转型升级、走质量化、绿色低碳的特色发展之路,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议题。文化产业发展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原因在于文化产业是高附加值、低碳环保的经济产业形态,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新的产业经济形态。首先文化产业是新型城市化的主导产业。过去的,近代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同步发展的,工业的集聚特性与城市化的集中化生产和消费相一致,因而近代的城市也称为工业城市。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速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城市随之带来的“城市病”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向服务业的转变,城市的主导产业也在变化。这就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第二就是从城市的特色与定位来讲,一个城市的灵魂在于城市的文化。质量城市化之路不仅仅是城市能够提供巨大的就业创业机会等,而且在于能够提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文化需要属于马斯洛较高的需要层次,也是随着居民的收入水平带来的一种需要,这也正符合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带来的需求变化。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人文素质提高,形成新的产业聚集效应,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这就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需要。因而文化产业具有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endprint
二、文化产业发展逻辑:公共服务框架分析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的产业形态,有产业发展自身的规律,虽然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进展很大,但与中国的经济地位不相称。许多研究指出了文化产业发展不够规模、竞争不强的原因,本文提出一条新思路,从公共服务视角来看待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揭示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逻辑。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公共服务逻辑
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物质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一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离不开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撑。因而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公共服务逻辑就转变为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公共服务逻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强,这就是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公共服务逻辑机制。
首先,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不一致。从表l明显看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等国家差距明显,中国的经济地位是世界第二位,但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世界第7位。同时总指数方面,美国的指数在70以上,2009年为71.95,20lO年达到72.2:而中国还没有到40,2009年为36.2,2010年为39.27;几乎是中国的一倍左右,中美之间的文化软实力差距十分明显。
其次,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根据花建等人构建的文化软实力统计指标的理论模型,把文化软实力分成六大要素:认同性——文化动员力、培养性——文化环境力、创新性——文化贡献力、规模性——文化生产力、扩散性——文化传播力和民生性——文化消费力,比较中美两国的文化软实力,中美之间软实力差距最大的是规模性——文化生产力,美中相差指数相差11.24(美国15.07—中国3.83);其次是创新性——文化贡献力。美中相差指数相差4.91(美国11.91——中国7.00);再次是民生性——文化消费力,美中指数相差6.47(美国9.97——中国3.50)。其中文化的规模性代表文化生产力,主要是指文化产业规模优势和民生性代表文化消费力,主要是国民享受进行文化服务和文化消费的能力。这两项指标都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一是文化规模性就是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二是文化消费性指文化产业不够发达难以满足群众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消费能力弱。同样根据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只占世界文化市场份额3%,而美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的43%,欧盟占34%,日本占10%。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作的贡献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美国的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25%,英国达到11%,而中国只占到2.6%。由此充分说明中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有巨大差距,与中国经济世界第二的地位不匹配。根据祁述裕构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分析,中国的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为0.22;美国为0.87;日本为0.55;中国排名第15位;另外依据蓝庆新等人最新构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结论,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40.43;排名第14位,美国为68.07.排名第1位;都说明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与中国经济地位不匹配。那么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如何与中国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相联系在一起呢?那么内在的逻辑机制又是什么呢?
再次,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直接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图2勾勒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公共服务逻辑机制。
根据祁述裕、蓝庆新等人构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从图3可以发现,六大竞争力要素中的生产要素、需求要素、产业关联、企业发展到政府行为都有与公共服务相关的指标,说明公共服务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关系。很明显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例如政府财政支持公共服务水平的力度,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国多年来都没有达到4%的标准,形成居民的公共服务支出压力,自然减少了对文化产业相关的支出需求,进一步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学者就指出,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社会服务领域的公共支出不足是造成我国公共社会服务业发展落后进而制约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
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公共服务逻辑其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的需求力量。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超过了国际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3000美元门槛需求,2013年达到了6629美元,然而并没有出现强劲的文化产业需求动力,其原因在于居民要把大部分支出用于公共服务支出,文化产品与服务需求是要满足基本生活和发展的更高级需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都存在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不足带来的问题,农村居民在于不能够获得与城市同等的国民待遇的公共服务享有权利平等问题。而城市居民在于不能够享有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公共服务,城市居民承担了大量本应该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支出责任,支出压力较大。因而住房、教育和医疗公共服务被城市居民戏称为“新三座大山”。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支出压力较大,自然限制了城镇居民的文化需求,因为公共服务支出是基本需求支出,比如孩子的教育支出,还有住房支出等。城镇居民肯定是先满足这些需求,然后才会形成对较高需求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难以升级扩展。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支出更大,因为比城镇居民享受更少的公共服务福利,自然也就难以有文化产业的需求。这说明公共服务支出不足进一步限制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动力,无论是农民工的需求动力还是城镇居民的需求动力都不足。二是文化产业的供给力量。文化产业竞争力需要更多的文化企业、人才创造性供给。但是中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决定了中国公共服务水平与质量不高,限制了文化产业的企业和人才供给方面。原因在于“政府—公共文化单位”的二重关系模式仍然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模式,还没有建立“政府—社会—公共文化单位”的多向度三重关系模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依然还是政府的文化事业单位,这一种垄断式供给模式,其效率低下、创新与供给动力不足。特别是这种模式的自上而下的配送方式无法兼顾社会文化消费的多样性需求,资源的体制性垄断导致了对民间力量的排斥,民间文化力量成长不足。显然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难以激发全民族的广泛参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此外,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导致了一种劳动力错配效应。中国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体制的公共服务福利较之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个体户来说要好很多,自然劳动力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会流向中国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众所周知,中国的事业单位体制是相对效率低下的一种组织,在于其科层式官僚组织特征决定了其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动都不足。从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选择来看,就十分清晰显示了中国大学生的劳动力错配现象。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主体——企业,其发展的风险性自然难以吸引大量的人才,在于企业的公共服务福利与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福利相比不够好,不够稳定;文化产业创造活力需要的人才基础难以获得激励。据统计中国北京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不足日本东京的1/10,就是很好的说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