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福桥
朗朗乾坤,皎皎明月,纵贯古今,惟愿相依。须臾间,已是千载流转,千古不肯陨落的一轮明月,在盈亏之间往复,淡看时代兴衰,细品心事沉浮。
——题记
茫茫静夜中,一轮皓月当空高悬,皎皎月光直照人心,生出许多情愫跟感慨。天上那一轮明月,也往往带着和谐、宁静、婉约、朦胧、淡泊的心灵映像。每每望着清冷凄寒的月光,都会揣测如水的心情。太阳,热烈而圆满,使人思之进取。而月亮呢,是有周期变化的。月亮的婆娑身影周而复始,长久地处于流转之中,望朔之间阴晴圆缺变化无常。正如苏轼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人生也是如此,总是处于悲欢离合与种种困惑之中。由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平常心,看清楚,任何事物都在损益之间互相变化。用辩证的心态去了解内心的困惑的消解和平衡,以达到生命的逍遥。
从古至今,月亮就入心入怀,成了很多人心中恒久相伴的美好诗篇。使人心中生出的诸多情愫借着凄寒的月光得以抒发得淋漓尽致。
诗仙李白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都是在追问明月,心里在探寻、在迷茫中渴望明月照耀,“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自古以来,月亮就是女性的化身。有关嫦娥的常说,还有就是“月亮妹妹”的说法。于是每每望着天上或圆满或缺憾的明月,竟也能渗出淡淡的柔情与缠绵。《诗经陈风·月出》中说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韦庄的《菩萨蛮》中写道:“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美人与明月相伴,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氛围与境界。而李商隐的《嫦娥》中的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表达是一种悔悟与无奈。
月色,中秋意象最好,映示着团圆美满之意。众多古人,把自己的心托付给皎皎月光,用以勾勒自己绵绵的心事。千古的中秋,使多少人怀揣着的无数心思,托付给天上那轮圆月。梦想、心愿、怅惘、怀想……全都交托给明月。白居易有诗:“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中秋月》)月宫中的玉兔和它的主人真的知道人间人们的心事吗?当然不知道。只是人在中秋之时,心里千千万万的事,都被如水的凄寒的月光引了出来,从而让人的心事也随着辽远柔和的月光,去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苏轼的《中秋月》所表现的却是另外一种心境:“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诗人忐忑的内心充满隐痛,一度怀想,再见中秋月会在何时何地呢?而今夜所有的美好也已随着这月光永远地流了过去,不再回来。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最为我们熟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相思之情,如月光般浸满心田,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娓娓道来,亲切感人。
记忆中的自己,似乎内心常常布满沧桑,生活中所遇之事,又常常使人充满困顿。每天,在阳光下努力工作,而当月亮高悬于空之时,不看明月,心事远离,望月呢,自己的心随着辽远的月光不知去了哪里。与月相依,当你在乎信任明月时,明月就承载了千千万万的托付,当你不在乎忽略的时候,一切牵挂全都断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明月,我们每天看到的就是天上的一轮明月吗?每望明月,往往还会生出一种感觉——寒。李白有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月光的凄寒,淋淋地浸在心上,深入骨髓。
当一个人真的和明月相融相伴,你会发现月亮不过是一个外在的点缀,月亮,有时也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李白的《月下独酌》是何等的天真欢畅,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更是借着月光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就我一叶扁舟,我是何等自由,悠悠的心情如此曼妙,即使有一天,我的生命中没有了这轮明月,可是它已然在肺腑深处,可以孤光自照,苍天可见,此心朗朗。
生命中有明月,可以是一种怎样的境界?人,生存在这个世间,与人有缘,与山水有缘,与明月同样有缘,一个懂明月、爱明月的人,明月可以作为你生命的支撑,也可以祈祷,与明月相逢,与明月相知,学会让明月照穿心事,让明月照彻生命,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每当我们对某件事在意甚至有所纠结的时候,让心思放开放下,心中便如万里长天,不挂一丝云彩。
明月虽照穿了我们很多的离愁别恨,但最后,“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情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人生而多情,却与风月无关。
月朗星稀的静夜,举头遥望天边那皎皎的明月,学会与明月相知相托相融,让明月照穿心事、照亮生活、照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