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丹
(荔城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 福建莆田 351100)
关于新农村规划设计的探讨
——以莆田市荔城区新农村规划为例
吴智丹
(荔城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 福建莆田 351100)
新农村规划的作用是找出村庄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围绕村庄的定位,进一步加强村庄的优点,弥补村庄的不足,并促进未来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莆田市荔城区新农村规划建设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对新农村规划的设计展开探索。
新农村规划;定位;特色;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E-mail:308969201@qq.com
新农村规划的作用是找出村庄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围绕村庄的定位,进一步加强村庄的优点,弥补村庄的不足,并促进未来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目前,各级政府相当重视新农村规划,每年都为此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本文通过对莆田市荔城区新农村规划进行总结反思,对新农村规划的设计展开探索。
莆田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中部地区,东临台湾海峡,西接泉州市的德化县和福州市的永泰县,南连泉州市,北邻福州福清市,辖1县4区(仙游县和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2个管委会(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荔城区位于莆田市区东南部,北接涵江区,南壤秀屿区,西连城厢区,东临兴化湾,陆地总面积269km2,海域面积55.89km2,人口约48万,辖4个镇(西天尾镇、黄石镇、新度镇和北高镇)2个街道办事处(镇海街道办事处和拱辰街道办事处),是莆田市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
自2013年以来,荔城区对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68个村庄逐步开展新农村规划建设活动,涉及5个镇街(其中西天尾镇3个村庄、黄石镇24个村庄、新度镇10个村庄、北高镇22个村庄和拱辰街道9个村庄),目前一些村庄如西天尾镇后黄村、黄石镇水南村、凤山村等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荔城区首次开展新农村规划,先行选择7个村庄作为试点,并在试点村规划中不断的学习、吸取经验教训、调整思路,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2.1 总结
(1)提出“三区划定”概念。在新农村规划中,为了控制管理农村个人建房问题,荔城区区政府提出了“三区划定”概念,即在新农村规划中划定农村个人建房适建区、农村个人建房限建区和农村个人建房禁建区的明确界线,经镇人大、村民主代表大会通过后上报规划局审批,并在镇、村进行长期公示,严格实施,对农村“两违”现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提出土地复垦对比图。为了平衡土地资源,节约用地,集中公共资源,荔城区要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在新农村规划中提出土地的利用复垦对比图,对土地的利用进行公开、公示,以便于将来项目落地时国土、建设等部门的管理审批。
(3)加强产业发展规划,重视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在新农村规划中,规划编制单位除了重视传统的农业产业外,对工业、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如拱辰街道东阳村、西天尾镇后黄村、黄石镇江东村、新度镇大坂村、北高镇埕头村等,或规划打造古建筑文化,或规划打造田园旅游文化,或规划打造珠宝特色文化等,通过吸引外来游客,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同时按照“幸福家园”三通四绿十配套的要求,加强村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2.2 反思
(1)规划与建设反序进行现象频出。鉴于新农村规划不能一蹴而就,而一些项目由于补助资金落实、年初计划要求等原因,先于规划进行建设,规划编制单位受这些先建设项目的束缚,容易形成不是规划指导建设,而是建设影响规划的局面。
(2)规划编制单位与镇村业主容易陷入“城市化”误区。 在荔城区新农村规划过程中,“城市化”几乎是通病:首先是规划编制单位缺乏因地制宜的理念,规划时对规划项目的落地实施没有概念,对可能引起的拆迁安置情况几乎不加考虑,对分期规划、资金调度情况等不重视,规划时间安排不合理,新农村规划基本是批量生产;其次是大部分镇村干部对新农村规划都存在误解,新农村规划与农村个人建房审批完全划上等号,没有本地文化传承的自觉,个人意识较强,整体意识薄弱,喜欢新东西,拆迁旧事物,使得新农村规划多停留在“近期可以审批农村个人建房”的水准,无法真正指导村庄的发展。
(3)水系整治被忽略。荔城区属于平原,除了母亲河木兰溪外,还有大大小小百来条的溪流,几乎每个村里都有溪流或沟渠淌过,水系十分发达。现阶段荔城区大小溪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村庄内部的沟渠溪流不断的被道路、建筑蚕食,如黄石镇海滨村,绕村溪流在建筑密集的地方被缩减成宽度不到1.5m的沟渠,村庄防洪排涝成为一个大问题,但在本次新农村规划中,水系的整治、保护鲜少被提及。
相对城市规划的推倒重来,新农村规划受到更多条件(如历史、习俗、信仰、风水、邻里关系等因素)的限制约束,对于如何做好新农村规划,使其真正起到指导村庄未来建设发展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3.1 加强对上位规划的解读、现状的调研分析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找准新农村规划的定位,确定新农村规划的着重点。
福建省新农村规划导则里将村庄分为改造型、新建型、保护型和城郊型四类,分别采取相应的规划对策。但一般来说,每个村庄都有改造、新建、保护和控制的区域,区别的是各个区域的大小罢了。故找准村庄的定位,对于村庄中改造必须改造的,建设可实施的,发展可持续的,保护应保护的,控制该控制的区域的划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要找准村庄的定位,就要对相关的规划政策进行了解。各级政府的政策要求有助于规划编制单位了解区域村庄的组合情况、重点发展的产业、各个村庄的发展方向、近几年可能落地实施的项目和村庄资金拼盘的构成等信息,从而确定新农村规划中如产业发展趋势、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覆盖延伸等应达到的深度。
(2)要找准村庄的定位,就要认真解读上位规划。各类上位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区域控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交通规划、绿道网规划、产业规划、防洪排涝规划等可以帮助规划编制单位了解城市未来的发展走向,定出合理的分期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判断村庄未来是并入城市、是保留原地开发建设(保护村或一般村庄)、还是发展成中心村(或是更进一步发展成区域中心村)。村庄未来不同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新农村规划的不同着重点:
①并入城市村庄的规划重点是增强村庄与城市的联系,加强控制管理。如保护水系、古建筑、古树名木、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等设施;城乡统筹,将村庄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联成一个系统,延续城市保障网的覆盖范围;加大村庄内“两违”的控制,在强制性管理上提出导引思路,引导村庄内的建房申请户往安置区或保障房区域发展,为村庄未来并入城市做准备等等。
②保留村庄的规划一般侧重于村容村貌整治和产业发展。如对农村环境进行整理,特别是在水系治理、垃圾整治和公共厕所建设管理方面进行重点规划;对建筑风貌进行概括,提出村庄立面整治提出方案;根据村庄实际,提出产业发展,除基本的农业产业外,促进村庄向第三产业(如田园观光、果林基地、古建筑游览、民俗文化体验、生态疗养等)发展;增加绿化规划,接轨城市绿道,蔓延城市慢行系统等等。
③中心村,尤其是区域中心村的规划重点是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包括公共服务设施、产业规划、交通组织、文化特色、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的共享和互补。因为它们不仅关系到自身村庄的发展,还影响着周边村庄的规划,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对区域内村庄经济社会结构的整合进行重组。如荔城区新度镇的大板村、龙头村、桂林村等,这几个村都在壶公山脚,都拟依托壶公山景观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这几个村便以大板村为中心村,形成一个片区,加强村域整体产业的布局研究,结合现有特色农业,对片区内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商业街的设置内容、民俗文化表演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让村庄之间的产业发展形成合理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或减少重复建设,反而更加有利于发挥壶公山旅游资源的优势,增强发展后劲,并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3)要找准村庄的定位,就要进行细致的现状调研分析。现状的调研分析除了对村庄现状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内外交通、自然人文景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人口、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分析外,还包括村庄的文化特色、拆迁安置承受能力、自然防灾情况和业主沟通内容的分析,尤其是和业主的沟通内容分析,对规划编制单位了解分析村庄拟落地实施的项目、村庄内哪里能拆哪里能建、村庄资金的来源组成、村民的普遍发展意愿等起到决定行的作用,是规划编制确定村庄定位和新农村规划的重要依据。
总而言之,规划编制单位总结村庄定位时,通过综合分析,建议在着眼未来的同时,更要立足现实、量力而行,为下一步新农村规划提出总的指导思路。
3.2 围绕新农村规划的定位,进一步加强村庄的优势,补充劣势,突出强调村庄的特色。
村庄的优势因镇街、村庄经济文化差异而不同,多数是古建筑保存较好、田园果林风光良好、依山傍水、民俗文化独特等。村庄的劣势大都相同,基本都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以及绿化美化方面不理想等。
村庄的特色是新农村规划的灵魂,如何提炼村庄特色,是新农村规划的重点。因村庄自身条件不同,村庄特色的提炼有易也有难。
(1)村庄本身就有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观优势。如荔城区后黄村、东阳村,古民居保存较好;七步村白鹭纷飞,长丰村荔枝密布;东甲村有镇海长堤,江东村为梅妃故里等等,这些村庄的特色几乎是现成的,新农村规划只要围绕着这些本身就存在的特色景观进行拓展,梳理好交通组织,配套相应的如停车场、公厕、垃圾收集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对建筑风貌进行整治,规划商业旅游服务设施等等,就能让传统乡村焕然一新,引人入胜。
(2)村庄虽然有些优势,但并不突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制约了村庄。这类村庄在规划中可以突出强调村庄中的优势,弱化劣势的影响,甚至可以变劣势为优势,当近期规划中无法达到转变效果时,可以结合上位规划、村庄的远期设想在近期规划中留下伏笔,为村庄长远发展留下伏笔。如荔城区黄石镇的华堤村,优势是绕村水系发达,水系两侧保洁度高;劣势是村庄格局被区域性交通走廊(福厦铁路、沈海高速、涵港大道等)分割成3片,交通便利的同时造成了村庄各类用地零碎,公共服务设施无法集中建设。新农村规划时,近期结合水系两侧现有村道及宫庙等公共设施营造滨水景观带,加强现状水乡风貌的保护利用,突出水乡特色,同时加强与规划城市道路的衔接,进一步明确村庄出入口与涵港大道、涵黄公路和交接方式,突出区域交通的优势,为未来村庄长远发展预留余地。
(3)基本没有明显优势的村庄,如何创造特色就成了难点。建议这类村庄在规划中加强相邻村庄之间区域性的统筹,依附大的如镇、中心村等的大文化背景,连贯与城市道路、周边村庄的交通,推进区域连片发展,实现与区域旅游、产业等特色资源的串联和设施共享,以大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来促进本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如荔城区新度镇的东宋村,村庄偏小,村庄内能提炼特色的现状基本没有。在新农村规划时,依托新度镇的壶公山旅游文化资源,进一步优化村庄路网,区域性村道南连东埔余村,北接凌厝村,道路两侧预留一定宽度的控制绿带,并安排城乡公交停靠站用地;结合村庄整治提升景观,延续新度镇乡村绿道建设,加强和桂林村的联系,发展乡村旅游。
3.3 提升园林景观规划在新农村规划的作用,着重提高对本地文化的保护自觉、传承自觉和融入自觉,加强在乡村文化氛围和古建筑传承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现阶段,规划编制单位和镇村业主对园林景观规划都不太重视,经常把园林景观规划与绿化等同起来,认为园林景观规划就是在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植草种树。但这是不足的,绿化仅仅是园林景观规划的一部分,真正的村庄园林景观规划包含村庄自然景观规划(包括村庄中的山川、湿地、河溪、古树名木、文物、果林田园等)和人文景观规划(包括村庄内的宗祠、道路、梯田、方言、音乐、服饰、民俗、神话传说等)两个方面。规划编制单位本着善于发掘风景的眼光,在新农村规划中通过系统的园林景观规划,串联自然人文景观,形成吸引人的风景游览线,不仅能为村庄带来优美的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也能提升村庄的独特性。它并不像公园规划或绿地规划那样,多少都有条可依,村庄园林景观规划更灵活,功能格局依产业布局、现实需求而不同,总体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方面:即对村庄中的园林景观资源进行分析,对传承的非物质文化进行记录,对历史文物、古树名木、古民居、宗祠、庙宇、古要素、古风貌、水系、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定位、整治,在规划中通过文字说明、界限控制、防护控制等手段进行区别、保护,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如对破损的古建筑提出修复意见,对水系进行清淤整治,对非物质文化进行总结等。
(2)利用和发展方面:本着“以人为本、经济适用”的原则,通过分析上位规划和现状的地形地貌、自然人文景观,结合道路、水体、广场、建筑、植物等元素,弱化人工造景,减少村庄经济压力,着重在自然景观的相互关联和空间组织方面进行加强设计,引导屋顶的绿化(如种菜、种花、小品、家庭土地祠等),构筑一个连续顺畅、有起有伏、如诗如画的景观通廊。如结合庙宇增加集散广场,结合宗祠建设文化服务中心,增添文娱设施,结合水系建设两侧景观,通过山、水、田园建设乡村慢道,完善市、区、镇的绿道网体系建设,融入市级景观系统等等。
(3)建筑风貌的总结和整治方面:建筑学家说,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第一根支柱,是历史文化具体的形象标志,是体现出一个地方的本质形象。承载了中国6千年地域文化的中国农村,是建筑文化最浓厚的地方,但悲哀的是许多村居都没有传承古民居、保护建筑文化景观的自觉,原来很多风格各异、记录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特色的古城镇、老街区在村民自由的翻建、重建或新建过程中消失殆尽,留下的是一个个千篇一律、“洋”味十足的农村社区,不仅极大的破坏了村庄的建筑文化景观,也让建筑文化的传承在慢慢消失。所以在新农村规划中要特别注意对建筑风貌的提炼,统筹规划建筑立面,保护旧的,整治新的,建设传承的,要注重新建筑和古建筑之间的融合,即使部分村庄存在建筑的密度较高,道路狭窄的现象,也可以参考福州三坊七巷的做法,尽量保护、整治现状,筹划古村小巷乡愁游的旅游项目等。
如莆田建筑的特色是红砖、墙面贴花、燕尾脊等,在新农村规划、建筑立面整治中应保留和发扬这个特色,新建建筑风格外观可以依然是红砖褐瓦,建筑层数可以适当拔高,丰富天际轮廓线,建筑内部可以进行扩建楼梯、卫生间、加大采光、提高技术等彻底改造,既保证居民住的舒适,也可以让新建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取得平衡。
(4)营造文化氛围方面:随着村庄经济文化的发展,园林景观规划也应跟着相应提高对自然人文景观的宣传和管理。其实,文化的流失归根到底是人的自觉性不足。我们的规划师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塑造,如雕塑、名题、传说缩影等方式,营造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当这种文化气息被所有人认同、彻底融入新老居民的生活时,那种习惯成自然的 “根”不需任何提醒,就能自然而然的传承下来了。比如西安,无须刻意营造任何的园林景观,哪怕是路边普通的花草,都散发着深刻在骨子里的六朝古韵。
3.4 做好分期规划的计划。
分期规划涉及到在建筑拆迁、空心村整治、未来社区的建设位置、近期拟建设项目方面,是新农村规划中的重心,是项目落实的重要依据。规划编制单位在做村庄分期规划时候,除了注重结合村庄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议要特别加强与镇村业主及村民的沟通,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和承受能力,了解村庄资金拼盘的组成,量力而行。规划的再美好,如果不能真正实施,再好的项目都是“纸上谈兵”,永远落实不了。在荔城区新农村规划过程中,为了合并空心村,集中村庄用地,方便村庄的拆迁整治,在每个村庄中都规划一块近期实施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承前启后,保证规划的项目可以落地实施,使规划真正具有引导性和可操作性。
3.5 严格实施规划,强调保护性开发。
新农村规划审批后,如何保证按照规划与建设不脱节也成了难点。许多镇村业主对新农村规划不重视,对新农村规划中的计划实施的项目没有认真把握,完全抱着“规划墙上挂,实施到时看”的敷衍态度,把新农村规划当成了政府的硬性任务来完成,这种条件下,即使新农村规划做的再好,在具体实施上也没办法展现出规划意向的成效。在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针对部分镇村业主喜欢拆旧补新的做法进行专门的培训。可以专门针对这方面的内容(比如古建筑的历史意义、园林景观的具体内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等)对基层干部(如镇里的主要领导、包片干部、村建站的负责人等)进行专门培训,强化他们的保护意识,再通过他们对村干部、村民进行宣传,加强群众对保护历史、保护景观、传承文化的观念,从而习惯成自然,发展成自觉的行动。
(2)请政府相关部门做个文化盘点,建立相应的文化数据库。对确定的古村、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利用视频、音像、图片等一切可利用手段,记录方言、土语、名称、规模、支撑文化的特色等等,确保文化的不流失。
(3)严格审批制度,完善奖惩制度,在政府政策的层面上强调保护性开发。习惯是养成的,除了宣传培训外,通过下达政府文件,制定严格的审批、奖惩制度等手段,强制性的要求保护性开发村庄。对于保护开发较好的村庄,在资金补助、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违反规划、破坏性开发的村庄,予以同方面的严厉惩戒,以此来保证新农村规划的顺利实施,保证新农村规划中特色文化的传承。
新农村规划是“人的规划”,新农村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新农村规划的目的是解决村庄长远持续发展的方向,新农村规划的意义是让村庄的历史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继续传承下去,让城市即使再怎么变化也依然能泛发出历史的底蕴。当然,新农村规划要编制、实施的好,不仅需要规划编制单位在设计阶段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在宣传、执法等方面的干涉作用,双管齐下,才能保证村庄建设走上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
[1]李昌平.警惕乡村规划设计陷入“城市化”误区[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6)
[2]谢晓林.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村庄合并”的探讨[J].黑河学刊.2007,(3).
Study on the New Village Planning and Design——Take New Village Planning of Putian Licheng for Example
WUZhidan
(Putian Licheng 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tation,Putian,351100)
The role of the new countryside planning is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round the village of localization, further strengthen the advantages of the village, make up for the inadequacy of the village,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the future. Pay much attention to at present,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of new countryside planning, every year has invested huge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new Village planning of putian licheng and construction activity summarized reflection, study on the new Village planning and design.
Village planning; Positioning;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吴智丹(1984.4- ),女,中级工程师。
2015-02-24
TU98
A
1004-6135(2015)04-0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