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雪平 江丽娅 骆剑蛟 刘小聪 陶平 黄夏雨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交通事故和意外事件不断增加,导致骨折患者人数不断攀升[1]。在骨折之后,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等症状,并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等,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预后效果[2]。如何加快骨折愈合,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中,笔者即探讨热敏灸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骨折术后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8~60岁,平均(33.15±13.27)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证实为骨折。纳入标准:(1)新鲜骨折l周内就诊;(2)闭合性骨折;(3)无血管神经损伤及严重心、脑、肝、肾疾病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全身性疾病;(4)年龄在18岁以上,60岁以下。排除标准:(1)病理性骨折,局部软组织挫伤严重及严重复合伤患者;(2)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全身性疾病患者;(3)多次手法复位不成功或治疗期间骨折再移位患者;(4)不符合纳入标准及未按规定用药及资料不全而影响结果判断的患者。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肾壮骨为治则,组方为:当归10 g,川芎10 g,川断10 g,骨碎补10 g,杜仲10 g,乳香5 g,没药5 g,伸筋草10 g,随证加减。以10 d为1疗程,治愈即停止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热敏灸治疗。选择舒适、充分暴露病位的体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热敏点:用点燃的纯艾条,以患部附近的经穴、压痛点、皮下硬节等反应物部位为中心,在以3 cm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2 cm左右施行温和灸。根据腧穴热敏化现象,即当患者感受到该点“艾热”具有透热、扩热、传热等特征时,此点即为热敏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点被探查出,分别在每个热敏点上施行温和灸,直至透热现象消失为1次施灸剂量。按照不同患者的情况调整施灸时间,一般为5~100 min不等,1次/d,连续治疗14 d停止,休息3~5 d之后,再次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愈合程度:将骨折愈合程度分为5个级别,按照表1中的相关指标对患者的骨折愈合程度进行判定。(2)愈合时间: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如不变形,则观察第1天为临床愈合时间。(3)患者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利用四级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无疼痛;1分为轻度疼痛,可耐受,不影响正常生活和休息;2分为中度疼痛,需要药物处理;3分为剧烈疼痛,严重影响到正常休息。(4)疼痛消失时间。
表1 骨折愈合程度评判标准
1.4 脱落标准 所有筛选合格进入随机化试验的受试者,无论何时因何原因退出,没有完成规定方案的治疗病例,均为脱落病例。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0例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无病例退出,未出现脱落病例。
2.1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例
2.2 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疼痛时间(14.1±2.1)d显著短于对照组(24.3±3.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疼痛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分析(±s) 分
表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分析(±s)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30)2.38±0.35 0.32±0.11*对照组(n=30)2.41±0.41 1.41±0.23
2.4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34.1±3.1)d显著短于对照组(49.5±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意外事故发生率不断攀升,导致各种骨折病例日渐增多[3]。
骨折愈合是一个类似于骨原有模式的生物再连接的自然修复过程,在骨折发生之后,患者机体会出现诸多生理生化改变,蛋白加速分解,机体处于负氮状态[4-5]。且毛细血管出现痉挛,微循环发生异常,并对血肿机化以及周围组织代谢产物清除产生影响[6]。因此,患者临床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肿胀以及骨折不愈合等,如果不及时的实施有效的治疗,患者极易出现功能障碍等情况[7]。临床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大多采取复位治疗和针对性的处理、药物治疗以及功能锻炼等方式,但各种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和依赖性,其他一些常规治疗方式也往往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8]。此时,便可以积极的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和治疗。中医理论认为,中医认为肾主骨、藏精,骨的生长、发育、强弱与肾精关系最为密切。如果肾精耗损,则骨髓生化无源,以致髓不养骨,骨质丢失,从而导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体内会出现气血异常,形成血瘀,导致气血运行失常[9]。骨折对机体的气血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气血在体内瘀积不散,因此导致肿痛情况出现,行气活血祛瘀是骨折治疗的关键。贾长虹[10]利用双柏散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治疗早期四肢骨折肿胀疼痛,即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肝主筋,肾主骨,因此,对骨折进行治疗的时候还需要肝肾同补,以达到活血化瘀、养肝益肾、消肿止痛、益气活血的功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疼痛和肿胀症状。另外,益肾活血类的中药还可以对间充质细胞的增生和分化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改善血运微循环,加速骨端钙、磷离子的累积,促进骨折钙化,缩短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积极的联合予以热敏灸治疗。热敏灸是一种简便、安全、高效的新型治疗方法,全称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采用艾条温和灸体表热敏化穴,激发经络感传,促进经气运行,是气至病所的疗法,具有“小刺激、大反应”的特点[11]。治疗过程中,采用艾条温和灸体表,热敏化穴,达到激发经络感传,促进经气运行,使气至病所,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2]。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利用腧穴热敏化艾灸对项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以及慢性腹泻脾肾亏虚证患者进行治疗,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13-14]。将热敏灸应用于临床对骨折患者的治疗之中,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可以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加速患者的骨折愈合。国内有学者通过建立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发现热敏灸可以降低骨质疏松大鼠的血钙,升高其血磷水平,且钙磷乘积高峰显著升高,从而有效促进钙盐的沉积,加快骨折愈合,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有较好的临床效果[15]。临床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在补肾壮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热敏灸治疗,以提高疗效。穴位在不同患者身上有不同的敏感度,热敏灸是在热敏穴位上施灸,热敏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最容易激发经气[16]。所以,热敏灸的针对性更强、疗效更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疼痛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常规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热敏灸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但是,受到研究时间以及样本容量等因素的限制,最终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准确和片面性。因此,本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不断完善。
[1]黄圣良,程玉兰,马翰斐,等.雷尼酸锶联合强骨胶囊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33-37.
[2] Wallace A L,Draper E R C,Straehen R K,et al.The vasxeular response to micromovement in experimental fraeture [J].Micromovement in Orthopaedios Londonford,1998,9(3):40.
[3]肖爱娇,陈日新,康明非,等.热敏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OD、MDA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4,42(1):51-53.
[4]徐昕,云雄,邓迎生,等.骨折延期愈合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7):63-66.
[5]郑博,曹晓林,钟亮,等.不同治疗方法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2):101-103.
[6] Okazaki H,Kurokawa T,Nakamura K,et al.Stimulation of bone formation by Recombinant broblast growth factor-2 in callotasis boning thening of rabbits[J].Caleify Tissue Int,1999,64(6):542-546.
[7]杨小平.胫骨下段骨折不愈合中医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9-80.
[8] Waisman M.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ling of bone fracture using L-opa[J].Clin Orthop,1999,42(1):244.
[9]叶贵生.中医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思路与方法[J].中外医学研究,2010,8(3):16-17.
[10]贾长虹.双柏散外敷治疗早期四肢骨折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8):1433-1434.
[11]汪振荣,田宁,郭玉青,等.热敏灸治疗胆囊结石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7):11-12.
[12]范景洪,陈志刚,曾庆民,等.推拿加牵引配合热敏炙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4):70-71.
[13]何凌,姜国平,刘华,等.腧穴热敏化艾灸对慢性腹泻脾肾亏虚证患者胃泌素及胃动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4):460-463.
[14]吴峰,康明非,熊鹏,等.针刺阿是穴配合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项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观察[J].针刺研究,2011,36(2):116-120.
[15]邹来勇,涂国卿.热敏灸对骨质疏松大鼠血生化表达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1,26(11):2260-2261.
[16]吴峰,熊鹏.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型)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