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担起应当的责任
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敢于担当作为评价新时期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的“应常态、增信心、强定力、促发展”主题活动,明确提出“应对新常态、龙江有信心,应对新常态、龙江有作为,应对新常态、龙江有定力,应对新常态、龙江有保障”,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担起应当的责任。
担当是“把责任举过头顶”,是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集中体现。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人无论是肩负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慷慨就义,还是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艰苦奋斗,依靠的始终是将责任融于血脉的担当精神和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把责任举过头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责任看得重一些,把自身的利益看得轻一些,始终忠诚于党和党的事业,补足精神之“钙”,固牢思想之元,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职责使命,以淡泊之心对待个人名利地位,多为改革发展提对策、想办法、谋出路,定住心神、站稳脚跟、挺起脊梁,坚守共产党人的灵魂和命脉,对于该做的事业,能够顶住压力做好,对于应负的责任,能够迎着风险担当。
担当是“把百姓放在心中”,是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将“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并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彰显出庄严的使命感和厚重的责任感。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担当是“知其难而为之”的责任意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路线图绘就之后,广大党员干部就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担其责。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区,没有前车之鉴,没有经验可循,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担负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重大职责,着力提升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对矛盾的化解能力、对政策的执行能力、对形势的驾驭能力,找准破解制约发展瓶颈的办法,做出符合规律、符合实际、符合民生的科学决策,当好深化改革“主心骨”,把好推动发展“方向盘”,以“三严三实”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积极主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黑龙江的共产党人历来就有敢于担当的光荣传统。在建国之初,他们支撑起国家的基本工业格局,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在祖国石油贫乏的时候,大庆石油工人奋发创业,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保证国家的能源需求,黑龙江的四大煤城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建国以来累计为国家贡献了占全国七分之一的商品粮,被誉为“中华大粮仓”,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常态下,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着下行压力增大的严峻形势。究其原因,既有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共性因素制约,也有大庆油田出现历史拐点、油价与煤价下跌、重点国有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资源型城市发展亟需转型等不利因素影响,支撑龙江经济快速增长的外部条件已经发生了改变,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将敢于担当贯穿于工作始终,在困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于作为、敢于承担。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新常态下,黑龙江的共产党员应接过推动黑龙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接力棒,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凝神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坚决贯彻省委“1534”重大发展战略,突出创新驱动,着力深化改革,全面呈现龙江发展的良好势头、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树立龙江坚实前行、奋力发展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