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女性文学论坛”综述

2015-04-18 04:13:05
妇女研究论丛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授文学研究

江 涛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北京 100048)

2015年6月26-27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女性文学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女性文学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海外的知名学者汇聚一堂,各抒己见,在多个视阈与问题中对“女性文学经典化与跨界书写”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解析。

本次会议总论坛的议题是女性文学经典化与跨界书写。文学的经典化直接受制于政治权力的无形之手的操控,而在无意识深处,也是男权主义的产物,因此从女性的角度讨论女性文学的经典化,不仅仅是从女性自身内部言说被男性的历史所遮蔽的文学,从而获取合法性,同时也是女性解放运动在文化层面上的进一步突围,并且是一次对女性文学思想与审美价值的重估。

著名作家张抗抗从作家自身的角度来理解“女性文学的经典化”,她认为“经典化”是为女性写作设置的一个目标,是有意义的,但作为作家却不一定很在意。对于女性写作,她谈及三个方面的体会:首先是女性意识的自觉,这种自觉“是指女性希望由自己来掌控命运的强烈意愿,是一种深层的主动的清醒的自我认识”。其次是女性写作的拓展,是要从传统的两性关系、家庭关系进入女性和社会的关系、女性和历史的关系、女性和人类的关系。第三,是女性写作的深化,也就是对自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简言之,张抗抗认为的女性写作不再是身体、家庭、闺阁的反复,而是拓展到以女性自我意识来参与和思考宏大的、形而上的命题中去。同为女性作家的徐小斌则从佛教概念“我执”和“无执”的纠缠中思考了女性写作的悖论。“我执”是“对文学的真爱,把文学当作信仰来爱”,“无执”则是一种“平静,沉默的接受现实”,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徐小斌的发言暗指当下文学环境的浮躁,对功名利禄的沉迷与追求绑架了对信仰的虔诚,所以“我执”已然变味,而“无执”则彻底缺席。两位女作家从女性意识、家国意识与人类意识各层关系的自觉把握中,论述了女性文学经典文本生成的可能性。

著名评论家陈骏涛先生回顾了80年代女性文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后期是第一阶段,是“中国女性主义的萌生期”,是“浮出历史地表”的时期。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期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后,是一个性别意识自觉的年代,也是中国女性主义从萌生到成长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末到新世纪,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延伸和发展的阶段中。美国德儒大学柏棣教授的发言可以看作对陈骏涛发言的回应。她对当下女性文学的现状以及研究对象提出了质疑,认为女性文学是现代的产物,现代女性文学批评中的基本概念则必然地含有鲜明的历史性和现代特征,而对历史性的关注正是女性文学批评领域所缺乏的。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卓慧臻教授则将比较文学领域里的两个经典个案——伍尔夫和张爱玲联系起来,对二者笔下关于战争的书写进行了比较研究。她认为,伍尔夫在表现战争的手法上是隐藏式的,以暗线处理,战争在某种意义上是摧毁和破坏的象征;张爱玲对战争的表达则是明线式的,战争能够为企图改变生活现状、受过教育、长久受到父权压制的妇女提供一个选择的契机。从女作家不同的“个体经验”叙事来探索女性经验与经典文本构成对颠覆男权中心文化具有革命性意义。伍尔夫和张爱玲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

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中文部的段炼教授分享了荷兰女性学者米柯·鲍尔的研究对女性文学研究的启示。米柯·鲍尔的研究领域甚广,横跨视觉艺术、文学理论、犹太历史、圣经考古、人类学、精神分析、女性研究等领域,是一位集大成的理论家。米柯·鲍尔的跨界研究对于女性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有着重要启发。

与会学者对于文学经典化的理解虽各有差异,但也表达了对文学经典化的共识。首先,“经典化”一定是一个时间概念,它需要的是作家对自我、对世界、对人生的体验,以及对文学的坚持,同时也需要评论家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独到的审美眼光。其次,女性文学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土的同时,又要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前者是女性文学的养分之根,后者则是女性文学未来发展的目标所在。

6月27日下午,在总论坛的主题引领下,根据每位到场嘉宾研究领域的不同,划分为两个分论坛同时进行。第一个论坛的议题以“女性文学的经典化问题”为核心,由陕西师范大学的屈雅君教授、上海大学的董丽敏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的王侃教授以及北京语言大学的李玲教授分别主持并发言。

到场嘉宾对于议题都做了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精彩诠释,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从学理层面对“女性文学”“女性批评”以及“经典化”进行探讨。李玲教授和王侃教授均从理论的角度指出性别批评应保持文化反思的锋芒,并探讨了经典的文化政治问题。李玲反驳了妖魔化女性主义的思想暗潮,认为当代中国的性别批评始终坚持了两性平等和谐、主体间共在的价值理想,并未出现过反对男性的激进女性主义流派。王侃则讨论了经典的文化政治问题。他认为目前对于“经典化”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经典”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建构”起来的,而我们正试图在“经典”的构成机制中嵌入“性别”这一要件。但是,所面临的困境是,“性别”要件的嵌入实际上会导致既有“经典”标准的修正甚至颠覆,从而导致一系列“解经典”化的阅读和阐释行为的发生。其二,“经典”是权力斗争的巨大场域,是激烈的政治角力的结果,但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为今天的“经典化”提供文化与学理的支撑?这都值得思考。此外,海南师范大学毕光明教授从文学史的角度对女性文学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他指出,文学经典化就是对文学作品的经典性进行确认,并促使具有经典性的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内在价值,且保持价值实现的持久性,女性文学的经典化毫无疑问,也必须以文学性作为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基本尺度。文学性不是艺术技巧和形式主义的代名词,而是生存经验、生活感知和生命情志等主体内在精神内容与表达方式的巧妙结合。而南开大学乔以钢教授则对“女性文学经典化”这个概念所涵盖的范畴提出了疑问:它是指女性文学范畴中的经典之作,还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经典中应当有女性创作的一席之地?厦门大学林丹娅教授的发言刚好是对这一问题的解析。她将美国学者李普曼的“拟态环境”这一概念引入对当下女性文学的经典化过程中。她认为,女性文学的经典化貌似是由阅读者客观的选择,实际有着被各种“拟态环境”所左右的迹象,有各种权力场、文化语境的影响与引领,所以必须要认识能够形成女性文学经典的内、外在元素,认识和分析其形成规律,并且可以用于运作。而《名作欣赏》副总编傅书华先生则从文学名作和文学史建构的关系方面,批判了当下读者对文学名作的阅读缺失的现状,并分析了其原因。

第二,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已“经典化”的作家作品进行再解读。董丽敏教授从历史转变中的性别主体建构的困境出发,重新解读了张辛欣的经典文本《我在哪儿错过了你》。她认为,《我在哪里错过了你》以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问题意识、故事讲述以及人物塑造方式,展示了极具历史现场感的“女性”以及“性别”生成的基本过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20世纪80年代以“新时期”为旨归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如何借助“女性文学”得以建构的秘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作家、批评家北乔先生,以铁凝的女性成长作品为研究对象,概括出她的写作历程:出走与回归、迷茫与挣扎、暖色与和谐。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所长郭淑梅教授,则从生态的角度考察了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性别释义,认为作为一个自然人,女人在迟子建笔下并没有特别的性别意义,她的两性平衡论所展示的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存在状态。

第三,从传统的文学文化中发掘女性色彩。陕西师范大学的屈雅君教授从社会性别的角度介绍了江永女书的女性文化系统,从瑶族故地的女书发现瑶族女子的社会地位,以及女性的公共空间——结拜姐妹、婚姻习俗、女红、女性节日,引申出一个不同于传统男性氏族的独立的文化系统。邯郸学院的宫红英教授则梳理了先秦、秦汉、建安、唐宋、明清五个时代邯郸本土的女性文学。

第二个论坛围绕“性别视野与跨界书写”展开讨论,由郑州大学的樊洛平教授、《新华文摘》的陈汉萍编审、济南大学的刘传霞教授和江苏师范大学的王艳芳教授共同主持。

王艳芳教授、樊洛平教授、陆卓宁教授均以台湾女性文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个人分析、族群政治与性别政治以及横向比较的不同视角,梳理了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现状。王艳芳以赖钰婷的《小地方》为例,从旅行结构、旅行动机、旅行体验这三个方面来探究赖钰婷的旅行书写,藉此解析出其书写之特色和性别空间之价值,进而丰富台湾旅行文学的研究。樊洛平则采取横向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20世纪80年代大陆和台湾的新女性主义小说的创作,认为两地创作存在同构性与差异性。同构性主要体现在都以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构建为基点,审视父权中心体制所建立的社会传统与文学成规;差异性则体现在大陆新女性主义小说大多关怀社会现实,表现出“痛苦的理想主义”风格,台湾新女性主义小说更深入女性历史生存真相,呈现出“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陆卓宁教授以台湾原住民作家阿乌为研究对象,从群族政治与性别政治交织的视点论述了台湾原住民女性的身份建构。

在外国文学方面,北京林业大学的南宫梅芳副教授讨论了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的多个女性形象。她指出,奥康纳笔下的女性拥有独立的空间、独立的思考能力、美丽的外表,但她们的精神、身体、性格都表现出了某种怪异残缺,显示了好女人难寻的事实,而在这个事实的背后则是一种隐喻,是抗拒男权传统对女性的界定和规范的写作。济南大学的宋晓英教授通过分析新加坡女作家邹璐的人生和创作之路,进而研究其社会身份的转变如何影响创作思想。此外,首都师范大学的李晋教授从阅读伦理的角度对伊迪丝·华顿小说《班纳姐妹》进行了阐释;宝鸡文理学院的李伟老师基于鲁敏的《六人晚餐》、迟子建的《第三地晚餐》和麦克·盖尔的《双人晚餐》,分析“晚餐”这一日常生活事件所反映出的制约男女两性关系和谐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来自西安工业大学的白军芳教授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大众传媒时代对某种社会偶像和价值观念的流行式打造。

在作家作品解读方面,济南大学的刘传霞教授分析了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群山之巅》,认为这部新作更多的是转向一种喧嚣变异迷茫的城市生活的言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田美莲副研究员则通过对嫣然的长篇小说《角色无界》的解读,以及对作者本身的地域跨界和创作跨界的关注,揭示了女性精神成长命题。

此外,邯郸学院讲师邵育欣从对古典诗词的阐释中梳理了唐宋时期燕赵才女的人生际遇;中山大学的郭冰茹教授则从女性文学史建构的角度对当下女性文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反思,她认为当下的研究停留在女性作家书写的层面,缺乏国外女性学者丰富的理论背景,而女性问题不是单纯的性别问题,应将其置于社会历史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进行观照。

女性文学经典化与跨界书写,是一个有着较大的阐释空间的理论维度,也面临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具体问题。同时,在对这个概念进行阐释和界定的时候,也要注意性别政治、历史思维、话语权利、心理定势、文化导向等各方面对问题的规约和遮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匡汉先生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他提出了女性文学研究的三点建议:首先,研究女性文学不能离开时代思想的大背景,同时要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其次,要打通现代、古典、海内、海外,从整体发展历史的角度思考女性文学研究。女性文学经典化的提出,要求女作家们创作出更有思想深度、更有审美价值的好作品。第三,要共同创造一个两性平等和谐的文学世界。

猜你喜欢
教授文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30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刘排教授简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我与文学三十年
小说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