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贵喜
(宁德市蕉城区霍童中心小学,福建 宁德 352112)
生活是习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譬如:风景篇。家乡的大山、家乡的小河、家乡的果园、稻田……这些都是学生们最熟悉的景物只要你有心引导观察,练习说话,便是最好的素材。如《美丽的霍童溪》一文。
师:(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我把孩子们带到学校东面的霍童溪岸上,观赏眺望霍童溪的美景。)同学们,你们面前的霍童溪像什么?
生1:霍童溪像一条绿色的绸带,从村头一直飘到村尾。
生2:霍童溪像顽皮的孩子在追逐玩闹。
生3:霍童溪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
……
师:大家仔细观察,大胆想象,真了不起!你们还能说说为什么会想到用“绿色的绸带”,“顽皮的孩子”“晶莹剔透的宝石”……来形容霍童溪呢?
生1:我观察到霍童溪的形状和溪水的颜色。
生2:我听到溪水的声音,也看到它活泼的样子。
生3:我还发现了它与众不同之处—水特别清。
经过引导观察,练习说话,孩子们知道了可以从看、听、想、品等几个方面来写霍童溪,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特别具体,感情特别真实。
作文这件事仅留心观察生活还远远不够,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做成什么样的文章。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笔者有意识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校义务劳动,鼓励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兴趣活动,通过自己对生活亲身体验、感受,把它们内化为自己语言,写下来就是自己的好作文。不仅如此,还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在家长带领下郊游。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MH370客机失联事件发生了,笔者随即利用班会课,召开一次班级讨论会。有的学生汇报对失联原因的种种猜测;有的学生汇报人们对客机上人员的祈福,悼念场面;也有学生汇报搜救的进展情况……讨论会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或感兴趣的问题发表看法,写一篇习作。稿子交上来,一篇篇习作自然朴实,真诚感人。
传统的想象作文训练要求情节合理,而新体系作文想象丰富、大胆、多元,只要是合乎学生真情实感的独特想象,都给予呵护,并进一步通过“引领”加以“催化”,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欲望。在大人看似不合情理的想象中,却埋藏着一颗颗最珍贵的创造种子。孩子在不受约束的想象中,才会真切地感悟到心灵可以比眼睛看得更远。
低年级学生想象习作占的比重最大。低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课件或阅读文本开展想象读写活动。其中,创编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最经常读写训练的方式,同时在故事里还潜藏着许多创作力开发的写作点。笔者在二年级上了一节说话写话课。当笔者让孩子们认识“碧绿的西瓜”“金黄的圆月”“一堆牛粪”的直接印象后,提出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编故事。
生1:一个夏天的月夜,几个警察正在追一个小偷,小偷逃进西瓜地里。小偷把圆滚滚的西瓜当作子弹砸向警察。警察穷追不舍,拔枪警告。小偷跑得急,踩到牛粪上,摔得四脚朝天,终于被制服了。
生2:天渐渐地黑了,一轮金黄的圆月像一块大大的月饼,挂着树梢上。小明吃过晚饭,带上几个小伙伴,来到一片碧绿的西瓜地里,挑了几个又大又甜的西瓜,大口大口地咬,正吃得高兴,突然听见地里头有人大声叫喊着。小伙伴们扔下西瓜连忙就跑。小明跑在前头,踩在牛粪上,又撞到身后的小军,小军又撞到小力……
生3:暑假的一天傍晚,天快要黑了,一轮金黄的圆月悄悄地挂在树梢上,小红从地里回来,看见路中间有一堆牛粪,便清理了这一堆牛粪。西瓜地的主人看见了,赏给了她一个大西瓜。
各种各样的故事版本,让孩子们兴致盎然。在孩子们创编中,笔者不忘随机捕捉写作点。针对第一个故事捕捉到的习作点:“警察穷追不舍,拔枪警告……”他们可能会说什么话?针对第二个故事,笔者捕捉到的习作点:你见过一轮金黄的圆月吗?它会像什么?如果教师把故事中“大声地叫喊”,改为“粗鲁地叫喊”好吗?为什么?可能会叫喊什么话?当大家知道被人发现时,心里可能怎么想?针对第三个故事,笔者捕捉到的习作点:小红看见路中间一堆牛粪时,心里怎么想?清理牛粪时用了哪些表示动作的词?
通过指导鼓励创编,让枯燥的习作变得那样生动有趣,它不仅点燃了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也让创新的种子悄悄地生根发芽。
首先,由传统习作训练重套路指导改为重思路开拓,回归儿童自由生命的表达。新体系作文不再要求“老三段”,不再要求作文一定要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写经过,做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把孩子们的写作思路牢牢地套在一个框框里。而是鼓励儿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为不同的孩子对同一件事或同一景象,他们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看待,自然所得到的体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比如:《记一节体育课》,可以写体育课上,开展某项竞技比赛,某位同学摔倒了,其余同学的表现,体现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也可以写体育课上,某位同学某项技能特别出色,表现“我”对该同学羡慕佩服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写某体育老师上课很精彩有趣,表达“我”喜欢上体育课……
其次,不提倡让学生背范文,机械套用范文的语言文字,或绞尽脑汁,东拼西凑,语句不连贯,漏洞百出,提倡学生运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重视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关注童心、童趣。
再次,对习作语言的规范使用,不再那么苛刻要求,允许学生说得不好,写得不好,甚至说错,写错,但求学生肯说,敢写,便一一表扬肯定。
综上所述,在选材立意上,在思维拓展上,在语言的组织运用上,新体系作文总把“自由”的权利交给学生,追求“自由”成了新体系作文的核心思想,要让孩子们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由地呼吸,像蔓草一样自由地成长,这也正是作文教学的意义所在。
[1]张云鹰.用文字为生活拍照——“开放式习作教学”研究与实践[J].小学语文教师,2014(7,8).
[2]周一贯.开放,小学习作教学的灵魂所在[J].小学语文教师,20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