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宗炫
(尤溪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尤溪 365100)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指出:“职业教育还存在理念相对滞后,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教学模式、课程教材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需要等问题。”[1]反观中职语文,自2009年新大纲颁布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取得了不少成效,尤其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使用,提高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不到位,对语文教改的方向把握不准,缺乏关注社会、研究学生和阅读文本的兴趣,有的课堂上出现了“泛文本”“无作为”“阅读评价导向缺失”等现象。
课程改革不只是换一套教科书而已,必须“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为先导,以促进课堂有效教学为核心,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目标”。中职语文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就要与专业、职业、生活相结合,与做人做事教育相结合,其终极目标是指向学生的发展。[2]改革不是“舍本逐末”,一切新形式、新技术、新模式都只是一种手段,“正本清源”至关重要。因此,中职语文课改必须始终立足“校本、生本、文本”实际,解决好教材选用、主体学习和文本教学三大关键因素。只有固其根本,才能不失语文本色,才能彰显中职特色,才能提高语文教改的时效性。
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中职语文教学改革,首先必须解决课程标准和教材问题。目前,中职语文教材主要有外研社、高教社、人教社、语文社等不同版本。各出版社都能依据大纲认真组织专家编写教材,并形成各自特色。但“乱花渐欲迷人眼”,各有千秋的语文教材让中职校语文有了自由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模糊性。尤其在中职办学模式多样化,中高课程对接、高职招考尚缺规范化的背景下,语文教材的取舍更显得随意。学生多样化需求与单一教学方案间的矛盾,学生多元化能力与单一考核标准间的矛盾,都造成职业学校无法形成统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
现行各版本的中职语文教材,都是按照“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其中一年级的基础模块是必修内容,其他两个学年内完成的两模块都是选修内容。大纲明确规定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能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的余地。[3]因此,各中职校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校本,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课时和选修内容,并大胆开发教学资源,体现中职特色。校本教材选择具体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与专业、职业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第二,体现时代性、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第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自学和运用语文良好习惯的养成。
这就要求我们中职语文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材观。第一学年可以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学生实际情况“博取百家之长”,从中职课改国家规划新教材中选取文质兼美,“教师喜欢教、学生喜欢学”的课文。其次,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开发校本教材。中职二、三学年在保证教学基本课时的前提下,鼓励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与学生需求,大胆开发、选择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校本教材。例如,近年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出版的“走进海西”大型纪实文学丛书,以游记、散文、随笔、报告文学、新闻访谈、科普小品等多种纪实文学样式,体现福建各县 (市)地域经济发展及地方文化特色以及省重点工程建设成就,兼具文学性、新闻性与政论性特点。我省各中职学校可以结合本地、本校专业实际情况,选取其中一些内容开发为语文校本教材,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彰显中职特色,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有效性”问题。我们中职校的不少教师对学生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耐性,行为上还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无形中还是以教师的学习经验来代替学生的学习,出现“见书不见人”“课堂低效”的现象。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西尔伯曼在《教室里的危机》一书中早就提到,课堂要做到真正转型必须体现两个要素:一看课堂气氛是否转变;二看学习方式是否转变。[4]在教与学两个方面中,学生的学习是主要因素,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学生,更要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享受到成功学习的喜悦,这才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
而目前我国的教育分流依然采取的是一个学业标准,分流的依据不是学生的兴趣特长、思维特征等,到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被“升学教育”淘汰的所谓“学业失败者”,在人们的眼里他们都是“差生”。这又很容易让中职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不平衡感”。[5]如果学生这一“失败感”“不平衡感”的问题没有解决,遑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职业学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整体学业失败感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使学生由一个失败者的心态转化为一种成功者的心态。其实,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成果早已显示,仅仅根据狭窄的学科知识考试结果将学生划分为优秀生和差生,这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其他智能方面有潜力的学生特别不公平。“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多元的评价来消除对中职生的“差生”预设,给学生学习的自信,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对于从事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来说,我们在改变学生这一“失败感”“不平衡感”的现状很具有学科优势,许多学生对富有人文性的语文还是很好感的,基础差别也不大。因此,中职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立足生本、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利用中职语文教材优势将语文教学从“知识导向”“能力导向”转变为“价值导向”。其次是具体实施层面,在语文课的听、说、读、写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中营造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信赖的教学活动氛围,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更要找回成功的自信。例如,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师在上《窦娥冤》这篇课文时,一改教师主讲的教法,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试演中,同学们对如何突出窦娥“指天斥地”的愤怒细节进行了争论:有的觉得重点在【滚绣球】这段唱法的模仿,有的说要用颤音和延长音,有的认为仅在“地也……天也……”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有的提出了在窦娥表演时增加跺脚、哭倒的动作。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文选读本是母语教育教材始终绕不过的一座大山,目前中职语文教材也依然是以文选的方式呈现。中职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注重内容价值取向的语文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职业素养。语文感悟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也是最隐性的能力,其核心是文本感悟。只有通过品读文本,感受领会文本中蕴含的意义、形象和情感,积累语言材料和规范形式,才能形成内部感悟能力,从而生成外部能力。阅读和写作仍然是形成语文素养的核心,而阅读重于写作。教材中的选文,作为读和写的“例子”,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感悟。也只有立足文本,注重文本的反复品读、吟诵,才能生成能力、指向应用。
当然,立足文本并非局限于文本,而是以文本为例,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历练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正如参加过中职语文教材审稿的陈日亮老师所说的,学习语文必须从从书本延伸到生活,和人生世界打通,内化为语文素质表现为语文能力。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中职语文不论教什么和怎么教,总得把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起来,语文素养也正是在这习惯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形成的。[6]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好“评价导向”,真正落实到字词句的文本感悟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都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如果教师自身不会读书、不喜欢读书,那就会影响教学实效。我们要避免“为课改而课改,为精彩而精彩,却忽视了最关键的文本解读”的错误行为。有的课堂上“花样百出”“亮点迭出”,但很多是与教材的教学内容没有多少联系,有的纯粹是脱离文本的表演,学生真正受益不多;有的在文本阅读中一味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解读,并美其名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实际连一个哈姆雷特还没有弄清;有的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说教课,“借题发挥”,语文味荡然无存,最终使得思想人文教育也显得苍白。要克服以上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就要大力倡导文本理念,一切回归课本,落实字词句的分析,通过作品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作者的人文情怀,体会作品中蕴含的真善美的文化内涵。例如,在教学高教版《语文》职业模块的第一单元“自知与自强”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我与地坛》,特别是史铁生对“生死”的一段经典解读;还可以通过仔细品读《精神的三间小屋》,特别是毕淑敏关于“安放我们自身”的思考,诵读品味中,学生自然会感悟到“顺境时勿忘自知,逆境时更须自强”的人生哲理。可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本阅读习惯,将使其终身受益。
立足校本的资源开发为中职语文教改注入了活力,立足生本的潜能调动激发了中职生的学习兴趣,立足文本的语言感悟让语文课上出了味道。当然,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中职语文教学如何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事实,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学生,仍要不断实践、探索、改革、创新。
[1]李术蕊.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
[2]徐国庆.论职业教育中的普通文化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2(3).
[3]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09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沈茂德.窗内窗外:一位校长的教育行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周同,等.现代职业教育的“人道”范畴[J].职教论坛,2014(4).
[6]陈日亮.我即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