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趋势展望

2015-04-18 02:40王晓红教授沈家文博士后
国际贸易 2015年2期
关键词:利用外资外资服务业

王晓红(教授) 沈家文(博士后)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责任编辑:薄雅)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趋势展望

王晓红(教授) 沈家文(博士后)

随着我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通过不断创新利用外资政策、利用外资方式,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外商投资环境,2013—2014年我国利用外资仍然保持了良好稳健的发展态势,利用外资规模持续扩大、外资质量显著提高、外资结构更趋优化,外资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

一、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

(一)利用外资规模居全球前列,增速进入稳中趋缓新常态

全球FDI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呈现出微弱回升态势,但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仍稳健增长。据联合国贸发会统计,2013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达到1239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1880亿美元),全球占比达8%。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表现出增速稳中趋缓的态势(见图1),2010—2014年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速分别为17.4%、9.7%、-3.7%、5.2%、1.7%。根据商务部2015年1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14年1-12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63.7亿元人民币(折合1195.6亿美元,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同比增长1.7%;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778家,同比增长4.4%。

(二)外资质量显著提升,外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1.外资投资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主

随着我国服务业不断扩大开放,通过放宽外资服务业准入门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全球高端要素,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速,服务业在我国利用外资总额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见图2)。

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从2011年起已经连续四年超过制造业。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4年1-12月,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068.1亿元人民币(折合662.4亿美元),同比增长7.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5.4%;其中分销服务业、运输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为473.7亿元人民币(折合77.1亿美元)、273.5亿元人民币(折合44.6亿美元)。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3.5亿元人民币(折合15.2亿美元),同比下降15.4%,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3%。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52.5亿元人民币(折合399.4亿美元),同比下降12.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3.4%;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分别为377.4亿元人民币(折合61.5亿美元)、234.7亿元人民币(折合38.2亿美元)、195.1亿元人民币(折合31.8亿美元)。

图1 1979—201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及企业数

数据来源:商务部

表1 2014年1-12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情况

数据来源:商务部外资司

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反映出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对外资准入放宽、吸引力增强,计算机应用服务、综合技术服务、建筑、金融、卫生、文化艺术等成为外资流入的热点领域,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等高附加值投资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依靠低要素成本与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阶段基本结束,将进入一个质量不断提升的新阶段。我国吸收外资逐步从引进资金为主,向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服务并重转变。

2.制造业外资呈现出总体规模下降、高端制造业外资比重上升的态势

2013年制造业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36.76%,与2005年相比(制造业占比70.37%)下降了近34个百分点。2014年1-12月,制造业外资占比为33.4%。制造业外资下降,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扩大就业、吸引制造业回流等措施所导致,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吸引外资比较优势下降。与此同时,我国拥有高技术人才丰裕、产业配套体系完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等综合竞争优势,近年来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2002—2012年我国通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外资项目14673个,实际使用外资额285.3亿美元。2002—2012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外商投资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见图4),累计外资项目15836个,实际使用外资422.2亿美元;2002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21.3亿美元,占比5.8%,2012年达到50.7亿美元,占比10.4%。随着我国经济加大内需,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措施的实施推进,国内市场对先进制造业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吸引外资速度将加快。

3.外资产业链呈现出由低端不断向中高端延伸的态势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人力资本素质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因素,为跨国公司各类高端服务业投资提供了大量机遇和良好环境;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政策,为跨国公司投资服务业提供了动力。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 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分别为311.7亿美元、97.2亿美元和21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8%、25.8%和60.8%。为了扩大在华市场,针对本土市场创新产品,大量跨国公司在转移制造业后,逐渐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在我国纷纷设立研发中心、设计创新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结算中心、财务中心、跨国公司总部等服务机构,继续转移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2002—2012年金融业累计外资项目826个,实际使用外资总额75.4亿美元,呈现增长态势(见图5)。

图2 2002—2014年我国外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根据商务部数据整理

图3 2013年中国利用外资三次产业比重

数据来源:商务部

表2 2007—2013年我国分行业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单位:万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图4 我国通用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及占制造业比重

数据来源:商务部

(三)外资区域结构加速优化,东中西部产业链布局更趋合理

1.东部地区外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显著

截至2013年我国外资企业约78.62万家,其中东、中、西部分别为65.66万家、10.6万家和5.86万家,分别占83.52%、10.6%和5.86%;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14768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分别为11953美元、1125亿美元、885亿美元,分别占80.94%、7.62%和6%。东部地区吸收外资仍占绝对优势地位。目前东部地区外资结构已经逐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2013年北京市实际利用外资85.2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总量的82.2%,商务、信息、科技等新兴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7.5%,占比为68.2%;商贸流通、信贷消费、文体娱乐业等领域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22.5%、1.1倍、1.3倍;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热点,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5.1倍、2.3倍,新能源生产供应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8.5%,生物医药产业合同外资增长2.2倍。截至2013年底,上海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10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0%;2014年1-12月,上海实际利用外资181.66亿美元,同比增长8.3%,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63.85亿美元,增长20.8%,占比90.2%。上海市借助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势,外资结构明显优化。

2.外资流向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在外资增速、外资规模、外资结构等方面都显著提升。2007—2013年间,我国东部地区利用外资比重由2008年的84.79%下降为2013年的80.94%,呈现下降态势,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中部地区利用外资增速快于西部和东部。2014年1-12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14.9亿元人民币(折合979.2亿美元),同比增长1.1%;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666.9亿元人民币(折合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7.5%;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661.6亿元人民币(折合10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

3.外资产业链布局呈现出东中西部融合的态势

外资逐步将制造加工环节、生产基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把地区总部及研发、设计、运营、财务、物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布局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了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与服务产业链融合发展。截至2013年北京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机构累计达到714家。2013年上海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超过80%,商贸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物流业同比分别增长了29.4%、23.3%和37.6%,占全市的比重分别提高2.7%、2.2%和0.5%。在加工贸易中,2013年中西部地区占全国比重达到11.9%,比2012年提高2.1个百分点,比2007年提高8.9个百分点。外商投资全产业链发展的趋势,对于发挥我国区域比较优势,深化区域产业分工,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图5 2002—2012年我国金融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及占服务业比重

数据来源:商务部

表3 截至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商务部

(四)外资企业在我国外贸中仍占主体地位,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外资企业对于我国外贸格局变化、提高出口竞争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外资企业出口额达到10442亿美元,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占比为47.3%;外资企业进口额达到8748.2亿美元,占比44.9%(见表4)。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2013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2万亿美元,增长9.3%,占进出口总额的52.8%;加工贸易进出口1.36万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32.6%,较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4年1-12月,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12.1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4%,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6.1%。近年来,随着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国内企业配套率、增值率都有所提升。我国的对外出口中有4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资在我国服务贸易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亚洲仍是我国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下降

我国利用外资来源地长期以亚洲为主。2014年1-12月对华投资来源地中,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排名前10位的国家/地区(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省、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合计投入6915.3亿元人民币(折合1125.9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2%,同比增长2.7%。其中,韩国和英国对华投资分别为243.5亿元人民币(折合39.7亿美元)和83.3亿元人民币(折合13.5亿美元),同比增幅较高,分别为29.8%和28%;日本对华投资265.7亿元人民币(折合43.3亿美元),同比下降38.8%;美国对华投资163.6亿元人民币(折合26.6亿美元),同比下降20.6%。此外,欧盟28国对华投资420.7亿元人民币(折合68.5亿美元),同比下降5.3%;东盟对华投资399.8亿元人民币(折合65.1亿美元),同比下降23.8%。

(六)外资政策不断创新,利用外资新优势已经显现

1.不断出台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措施

我国利用外资工作重心由“重规模”转为“重质量、重结构、重效益”。2013年3月商务部出台《2013年全国吸收外商投资指导意见》(商资发[2013]82号),鼓励外资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领域;充分发挥国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效应,引进高技术含量、高端环节外商投资。2013年5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优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公告》,简化试点范围内审批事项的申报程序,取消省级以下商务主管部门转报环节,简化申报文件,取消部分无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需要报送的文件。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改革了外商投资项目管理方式,将项目全面核准改为有限核准和普遍备案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表4 1986—2013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商品总值统计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整理

表5 2013年对华投资前10名来源国家/地区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和商务部数据整理

2.上海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准入前国民待遇等外资政策创新初见成效

2013年我国负面清单模式的实践在上海自贸区开启,上海市政府2013年9月制定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这个清单包含了18个行业门类,共有190条。2014年,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将负面清单由190条调整为139条,提出了在上海自贸区内实施的31条扩大开放的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开展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修订,大幅度缩减了限制类条目,进一步放开外资股比限制,结合上海自贸区试点情况,修订后的目录在金融、文化、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都提出了进一步开放的措施。下一步将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上海自贸区2014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扩大对外开放和新设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的需要,在制定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时,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上海自贸区成为我国推进服务业开放的突破口。一方面以负面清单的模式确定了我国服务业限制开放的基本范围,为未来缩减清单范围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为国家出台服务业开放的新政策积累经验。上海自贸区重点在金融、航运、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六大领域扩大开放。

二、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业仍然开放不足,利用外资质量有待继续提高

首先,我国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而农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比重仍然很低。201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房地产业占23.2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2.32%,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和邮政业占3.4%,农、林、牧、渔业仅占1.45%。在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创意、养老服务、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业领域,还有很大吸收外资的空间。我国外资虽然规模大,但长期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的加工制造业,在解决大量就业的同时也产生了“分工锁定效应”,不利于劳动者素质提升,难以产生技术外溢效应;房地产业则具有投机性高、回报大的特点,推动了境外热钱涌入,对国内房价炒作、资产泡沫等产生不利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服务业开放政策仍然滞后,上述服务业领域大多在独资、股比等方面进行限制,导致外资准入存在障碍。引进外资注重资金规模,而忽视外资的科技创新价值、忽视中小型高技术外资企业等,也是造成外资质量差、综合效益低的重要原因。

(二)外资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趋同化现象突出

我国区域外资经济发展仍极不均衡,不能按照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布局。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资源丰富,具有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比较优势,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与东部城市的差距缩小,极大地增强了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但在市场体制环境、产业配套能力、高端技术人才、交通便利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承接加工贸易转移速度较慢,承接跨国公司高端服务业转移存在较多困难。而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土地、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已经进入服务经济发展阶段,具备了转移加工贸易的条件,但基于地方政府追求财政税收、GDP考核等因素影响,很难主动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目前东部地区产业布局存在严重的同构现象,长三角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达90%,与浙江的同构率也达70%。

(三)招商引资存在过度竞争,忽视环境成本现象突出

我国长期以来以GDP、利用外资等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在这一导向的驱动下,许多地方政府在吸收外资中注重数量扩张,而忽视质量的提升,注重通过土地、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相互竞争,而忽视区域比较优势和产业分工,造成一些地区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消耗大的外资比重上升。一些煤焦化工、制鞋业、造纸业等外资企业的生产活动严重破坏和污染了当地环境和生态;一些地区对外商无限制地采取税收减免、租赁价格优惠等政策,使外商轻易就获得了很大利益,影响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损害了市场运行的公平竞争机制。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摊派引资任务,基层政府甚至出现了“买外资”等行为。

(四)相关法律、服务体系仍不完善

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开放性、创新性不足,没有与国际接轨等问题,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如,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力,山寨、盗版等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软件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外商投资。部分外商通过转移定价等手段来获得利润,损害了中方股东利益,逃避税收监管。此外,一些基层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寻租行为严重,以及海关监管方式、服务手段滞后等服务质量问题也抑制了外资进入。

三、我国利用外资趋势展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4—2015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4%和5%。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增强,全球直接投资将继续活跃,服务业仍然是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发展中国家将继续成为跨国直接投资增长的引擎,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将继续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增长最快的跨国投资市场,未来5~10年仍然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机遇期。

(一)利用外资新的竞争优势已经形成

在低成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比较优势下降的同时,我国利用外资新的竞争优势已经形成。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我国产业配套优势明显,多数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人力素质较高,逐步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二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具有梯度优势;三是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下,劳动生产率提升有较大空间,要素成本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成本上升压力;四是外资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红利继续释放,在积极探索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改革措施下,我国吸引外资环境将继续改善;五是我国已经培育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比如通讯、电力、高铁等,在价格、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六是我国民营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年均增速高于外贸出口18.4个百分点,已经成为我国外贸最具活力和出口潜力的市场主体;七是上海自贸区设立之后,新一轮自贸园区战略将带动我国利用外资的继续增长;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大力促进我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双向互动发展。

(二)利用外资规模将呈现趋稳、趋缓的新常态

从吸收外资规模上看,我国将持续保持世界第二、发展中国家第一的地位。从不同发展阶段来看,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吸收外资进入高速增长期,2002—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幅高达9.8%;全球金融危机后跨国资本流动总量萎缩,2009年全球FDI急剧下跌33%,而我国仅下降13%;2009—201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幅6.9%,我国吸收外资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增速趋缓、稳健发展的新时期。

(三)外资结构将呈现以服务业为主持续优化的新阶段

我国服务业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服务业开放政策不断完善,体制改革红利逐步释放,以及人才规模、产业配套能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强,服务业将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增长点。随着金融、电信、能源等垄断行业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拓宽,金融、教育、文化、医疗、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吸收外商投资的潜力会得到释放,服务业吸收外商投资将继续拉开与其他产业的差距。

(四)“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继续推动中西部地区外资增长

积极推进 “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使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

四、 政策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等政策措施,为我国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外资质量和综合效益,促进开放型经济更加均衡、安全、高效发展,创造了宏观政策环境,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以提高外资质量为着力点,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实现利用外资高质量增长

一是把以招商引资规模作为政绩考核指标的导向,转变到着力提高引资质量和综合效益上,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二是把单纯吸引境外资金与引进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国际标准规范、国际化人才结合起来,扩大外资的技术溢出和管理溢出效应。三是注重引进高科技外资项目。尤其要发挥跨国公司技术创新优势,鼓励跨国公司开发新技术、转移关键技术,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在重大科技项目招标上,要做到内外资一视同仁。鼓励内外资企业共同研发,提高国内企业研发国际化水平,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着力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通过加强廉政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建设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吸引外资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便利。

(二)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作用,推动利用外资政策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通过在天津、福建、广东等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等先行先试的做法,以开放促改革,切实改革与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实现利用外资政策的创新发展,由过去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转变为靠市场机制、开放环境吸引外资。与此同时,通过在我国沿海、沿边、内陆等不同区域设立若干自由贸易园区,进一步创新利用外资模式,放宽外资准入,探索推广外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在银行、保险、医疗、教育等领域设立外商独资企业等方面的经验。同时,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转型升级,加强分类指导,更好地发挥区域引资平台作用,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

(三)把利用外资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推动外资产业结构优化和价值链攀升

一是鼓励吸引外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应结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加快对上述领域外资的政策倾斜,尤其要大力吸引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通信、金融保险、医疗教育、文化创意等领域外资,在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投资研发中心、设计创新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总部基地等高端服务业。二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目前,加工贸易仍然是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领域,在为我国解决大量农村劳动人口就业的同时,也造成了我国产业国际分工低端、全球价值链低端、产品低附加值的格局。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加工制造业布局的优势延长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落地生根,形成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加强国内企业、中小企业的产业链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

(四)把利用外资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外资区域合理布局、均衡发展

一是继续对外商投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给予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开放水平和吸引力。中西部地区人力、土地等资源要素丰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但对外开放水平低一直是制约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政策层面的支持,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大项目落户,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是加快东部地区外资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利用产业集聚、人才聚集、创新要素集聚等优势,加快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外资,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三是加速东中西部外资产业链融合,促进外资区域均衡布局。目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产业链布局已经形成了在东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布局研发、设计、物流、咨询、总部等高端服务业,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布局加工制造业的格局。应充分发挥东中西部互补优势,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加速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产业链融合互动发展,形成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全产业链布局,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要素集聚能力提升,带动区域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责任编辑:薄雅)

猜你喜欢
利用外资外资服务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做好利用外资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创新高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利用外资概况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